二戰時,蘇聯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斯大林格勒?

蘇聯人拼命守住“斯大林格勒”的原因就和德軍拼命死守“勒熱夫”突出部一樣,這兩個地點對於蘇德兩軍來說都是進攻中的絆腳石、防守中的關鍵點。對於德軍中央集團軍來說,勒熱夫突出部是整個集團軍群的東部屏障,正是這個突出部外圍吸引了朱可夫的160多萬紅軍部隊,整個集團軍正面才避免面臨毀滅性的壓力;

二戰時,蘇聯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斯大林格勒?

同樣的蘇聯人也是藉助斯大林格勒要塞的堅固陣地,拖住閃擊戰德軍機械化部隊的腳步,確保了整個蘇聯南部的安全。假如說蘇軍將斯大林格勒拱手相讓,按照計劃“”保盧斯的33萬精銳第六集團軍群,將南下參與到“克萊斯勒”B集團軍群對高加索油田的攻擊隊伍中,失去巴庫油田的同時也失去了接受同盟國援助的重要窗口“伊朗”。說不定會引起整個伊斯蘭世界倒向德國,這是非常可怕的事。

二戰時,蘇聯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斯大林格勒?

其實早在進攻斯大林格勒之初德軍就沒打算再繼續跨過伏爾加河,德軍只是想控制這裡的鐵路樞紐讓莫斯科方向的紅軍無法南下支援高加索戰區,最多也就是將伏爾加河航運納入重炮火力範圍而已。但是正如德軍將領所言他們將一場突襲戰打成了拉鋸戰,一個重兵集團被困在廢墟中整個夏季攻勢的計劃都被打亂了。此外南線德軍並未真正抵達裡海重鎮“阿斯特拉罕”這才是保盧斯軍團的終極目標。二戰時,蘇聯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斯大林格勒?

控制阿斯特拉罕也就達成了巴巴羅薩計劃制定最東方推進線的南部目標,拉平戰線後A集團軍群就可以根據需要拆分,是支援勒熱夫突出部的“莫德爾”、還是馳援高加索的“克萊斯勒”都足以改變歷史。足見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德軍南北兩線都在等待保盧斯完成攻城計劃後來支援自己的作戰,正是此地蘇軍的堅守讓東線德軍徹底破產,因此說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轉折點一點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