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於熟悉[家族之苦]的觀眾而言,它更像是一種熟悉的陪伴,莞爾一笑的默契。

你知道這家裡有個頑固、任性的父親,精明強幹的女兒,清風拂面的蒼井優兒媳。

山田洋次擅拍這種家庭溫情,街頭巷尾的人情味兒。早年,[寅次郎的故事]一拍就是四十九部,像是跟觀眾達成了默契,去影院看“阿寅”成了新年傳統。

在耐著性子講家長裡短方面,山田洋次得小津安二郎真傳。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晚春]——嫁女兒的故事,他說不厭,我看不煩

無論是山田洋次鏡頭下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還是小津電影中靜默的時光,都淡然從容、不徐不疾,一如印象中的日本式安靜溫和、彬彬有禮。

講述光陰的故事,得靠耐心慢慢磨。

用電影捕捉時間

怎樣用影像講述時間?

用長鏡頭捕捉不被剪輯的、完整時空,真實還原?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用沒有指針的鐘表,寓指時間的凝滯?([野草莓])

還有一種更被動、但也更聰明的臣服姿態,做一個時間的記錄者。

小津山田洋次自是其中高手,大洋彼岸的理查德·林克萊特更捨得花時間,慢慢打磨。

[少年時代]用12年時間,拍攝少年從6歲到18歲的生活

導演在女兒Lorelei剛上小學時有了這個想法:用影像記錄女兒這一段人生。

於是就像一個社會實驗一樣,固定班底,每年拍一次,一次只拍幾天。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理查德·林克萊特(右)在片場

很大膽的實驗。

12年,如果有演員或其他主創中途退出,影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夭折。

導演把電影交給時間,於是,我們看到了光陰的樣子。

主人公從玩遊戲看動畫的稚子,到敏感擅思的攝影青年;

從夏令營收集蜥蜴脊椎骨,到第一次獨自旅行……

不是奔跑迎接的姿勢,也不用刻意躲閃,就那麼自然生長。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不同的人生階段,同一個演員,更顯真實

沒有明顯的故事衝突,沒有三幕戲劇結構,始於平淡,歸於平淡。

時間的在場感

我曾經很笨拙地,試圖從[少年時代]中挑出幾句生活感悟箴言。

那是剛踏進二十門檻的年紀,對一切未知都好奇,又自覺智識淺薄而放大了恐懼和謹慎。

甚至書籍、電影、旅行都一定要被功利地賦予一個意義。

電影結束,更覺惘然。

沒有。

沒有一句可以記在手賬,或做成屏保的臺詞。

只有每日生活的細碎:

媽媽胖了又瘦、瘦了又胖;

弟弟不care滿臉痘痘,只對人際溝通感到失望,雖然憤憤,又終於不了了之。

很久以後終於明白,投入生活中的每一分鐘,不管是充實的,還是虛擲的光陰,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說起來,時間是什麼?

是戲裡,母親看賬單的場景,出現了四次。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柴米油鹽、水電煤氣、學費房貸,不是生活常態?

是戲外,扮演媽媽的帕特麗夏,看完電影傷感地說:“伊桑和我,只是在變老”。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十幾年前後的帕特麗夏

借用王小波這幾句,最傳神:

如一個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粼粼流光,落葉,浮木,空玻璃瓶,一樣一樣從身上流過去……

“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其餘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轉眼間都已跑到那似水流年裡去了。”

[少年時代]們、[家族之苦]們……讓人感受到相似的,時間的在場感。

被時間塑形的電影人

其實,用電影跟蹤角色,讓角色講述時間的方法,不少見。

春嬌與志明從曖昧、被新歡攪局、到一紙婚約。一場銀幕姐弟戀,談了五年。

[山河故人]裡的張晉生,1999年就顯示出了商人的投機本性,十五年後的家庭圓滿,耄耋之年獨居海外的鄉愁……

逝者如斯,山河依舊,故人已去。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十八年前賈科長用“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致敬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到[山河故人],眼之所及,依然故土

被時間塑形的銀幕角色,是光陰的作品。

十三歲時,讓-皮埃爾·利奧德是少年安託萬,撒謊、逃學、偷打字機……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最終走投無路的童真,被鐵絲網擋在海灘外

自此開始了《安託萬·杜瓦爾內歷險記》五部曲,從[四百擊](1959)到[二十歲時的愛情](1962)、[偷吻](1968)、[夫妻生活](1970)、[飛逝的愛情](1978)。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讓-皮埃爾的20、30、40

讓-皮埃爾隨著角色安託萬一起成長,在銀幕上造成了一種“罕見的真實感”。

那發生在六十年前的法國電影新浪潮,一群年輕電影人“妄圖”打破好萊塢的虛假和墨守陳規,用長鏡頭、自然光捕捉樸質真實生活。

於是浪蕩兒、逃課學生、扒手、失業母親……有悖於好萊塢美學原則的邊緣人物,都被攝影機記錄下來。

電影保存下來的關於生活的痕跡,時間看得見

▲旗手巴贊還提出電影“木乃伊情結”

即,人類“用逼真的臨摹物,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願望”,是“人類保存生命的本能”。

就像古埃及人認為肉體不腐則生命永存,於是熱衷木乃伊,電影,通過逼真的影像,捕捉和保存生命痕跡。

那是電影保存下來的,時光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