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平穩,結售匯逆差縮窄,人民幣兌美元波瀾不驚

經濟運行平穩,結售匯逆差縮窄,人民幣兌美元波瀾不驚

文/ 任亮

4月16日至20日當週,美元指數有所反彈,較前週上漲0.59%,收於90.3313。非美貨幣多數下挫,其中歐元兌美元貶值0.34%,收於1.2288;100日元兌美元貶值0.29%,收於107.66;英鎊兌美元貶值1.66%,收於1.4003;澳元兌美元貶值1.18%,收於0.7670。

當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由6.2898上調至6.2897,累計上調1bp。在岸即期匯率由6.2825降至6.2898,累計貶值73bp,離岸即期匯率由6.2732降至6.2791,累計貶值59bp。

4月16日至20日當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波動幅度較小,前半周逐步下調,後半周則逐步上調,累計較前一週僅升值1bp。但從即期匯率走勢來看,週四在岸及離岸匯率均出現大幅波動,在岸即期匯率瞬間大漲近200bp,最高觸及6.2609,其後震盪回調,日內抹平漲幅,回覆至開盤水平。

近期,人民幣匯率仍主要跟隨美元走勢波動。隨著地緣政治風險的持續消退,當週美元指數持續走高,至週五終於突破90一線。從我國國內來看,最近公佈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總體運行平穩,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繼續企穩。但需注意的是,短期內中美貿易摩擦、地緣事件等可能繼續影響市場情緒,人民幣波動幅度可能增大。

當週外管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為18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5%;銀行代客涉外收入由逆轉順,前三個月累計順差10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逆差252億美元。雖然目前銀行結售匯仍呈現逆差趨勢,但從結構來看,2018年一季度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164億美元,而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僅20億美元,表明個人、企業等市場主體購匯更加理性。

總體來看,雖然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上升,中美貿易摩擦激化,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依然穩定。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有望繼續保持雙向流動、總體平衡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