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對二季度經濟不樂觀

文/ 王靜文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8%,跟去年四季度持平,符合市場預期。整體來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轉型升級穩步推進,質量效益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也要看到,一季度GDP環比增長1.4%,連續第2個季度回落,已降至2016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由於去年二季度環比增速為1.8%,如果今年二季度維持在同比6.8%或以上的增速,則要求環比至少要達到1.8%,但從以下三個因素來看,很難做到。個人判斷,經濟下行壓力將從二季度開始顯現。

一是消費增長可能後繼乏力。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小幅反彈,主要是受房地產相關消費的拉動,但由於房地產銷售增速仍在放緩,這一部分消費將會相應回落。更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為8.8%,是去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實際增速為6.6%,已下降至去年1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收入增速放緩將會直接制約消費增速。

二是投資依靠房地產開發獨木難支。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都在回落,只有房地產開發投資由9.9%反彈至10.4%,但主要依靠土地購置收入和新開工反彈支撐。從全產業鏈來看,由於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資金來源增速都在放緩,國房景氣指數已開始見頂,開發投資增速預計將呈現漸進回落態勢。

三是今年貿易部門壓力會很大。一季度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為-9.1%,出現了近一年來的首次負貢獻。展望全年,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放緩將逐步制約外需增長,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將會限制順差規模,加之人民幣匯率影響偏負面,這些都意味著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漸減弱。

(僅代表個人觀點)

我為什麼對二季度經濟不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