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蘇和山東,誰才是未來經濟領域的老大?

事後說

這三個省份是我國目前經濟體量最大的三個省。2017年廣東GDP89879億元,江蘇85900億元,山東72678億元,合計248457億元,佔了全國經濟總量的30%。這三個省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全球前20大經濟體。

那麼未來,誰會獨領全國經濟風騷?不講大話,從幾個細節看。

城市發展

現代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城市的帶動,縣域經濟已經式微。

(△ 2017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競爭排行榜)

以上是中國城市排行榜的前15名。其中廣東省有深圳、廣州兩座;江蘇省有蘇州、南京兩座;山東省有青島一座城。從城市得分看,廣東明顯領先於江蘇和山東。尤其是深圳的綜合實力已經進入全國第三,僅次於上海和香港。這一點可以通過深圳的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驗證。

新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入,產業總是在不斷升級。舊產業的發展空間有限,新經濟成為未來發展的增長引擎。在這裡我們以代表科技發展趨勢的“獨角獸企業來舉例。獨角獸指的是目前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這部分企業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科技領域。

2017年,科技部公佈了我國最新的獨角獸企業,共164家,其中80位於北上杭深四城。單講粵蘇魯三省情況。全國164家獨角獸有19家,其中14家位於深圳。廣東的獨角獸數量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國第三。

(△ 2017年廣東省獨角獸名單)

江蘇有7家獨角獸,比2016年增加5家,上升勢頭明顯。

(△ 2017年江蘇省獨角獸公司名單及估值)

山東省,對不起,目前的獨角獸公司還是零。山東省在傳統制造業,如能源、化工、家電、紡織等行業是全國強省,但是新經濟的發展缺失。


綜合以上兩個細節,基本可以排除山東成為我國第一大經濟體的可能性。江蘇和廣東,我依然看好現在的廣東。

(△ 深圳)


紅谷新視界

廣東、江蘇、山東長久以來都是我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行政特區中最重要的經濟保障,是中國經濟三巨頭。

2017年廣東省經濟實力繼續領跑全國,GDP規模高達89879億元,穩居全國第一位,這是廣東省連續領跑內地各地區第28個年頭。2017年廣東繼續趕超第13的西班牙和第12位的俄羅斯,直逼第11位的韓國。

江蘇也是一如既往的保持全國第二的位置,GDP規模也是8萬億以上,為85901億元。山東第三位,GDP規模為72678億元。

山東省非常特別,雖然GDP規模位居全國第三位,但在全國人民的認知當中,總覺得山東是個窮地方。山東自身也比較內斂、低調。

從目前的排名和經濟體量來看,廣東省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江蘇與山東距離廣東還是有些距離,而且如果與2016年的數據作對比會發現,廣東與後兩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

廣東省不但經濟體量大,增速也毫不含糊,如同一頭巨象在起舞,虎虎生風。因此,要論未來誰會成為經濟領域的老大,廣東依然會是呼聲最高的一個。

前段時間,21世紀新聞實驗室與wind資訊公共公佈的一組數據也能夠很好地說明這一論點。

上圖是2017年A股IPO家數區域分佈圖,上市公司數量代表的是地區經濟活力,是衡量地區經濟活躍度的可靠指標,可以看到廣東省遙遙領先於其他區域,經濟規模僅次於廣東的江蘇與山東,加起來都追不上廣東。


天天說錢

作為一名山東人,自然希望山東以後可以做老大,可是根據現在的發展來看,我認為江蘇更有可能成為第一。

先看一下經濟總量,去年的統計數據,廣東是七萬九千五百多億,江蘇省是七萬六千多億,山東是六萬七千多億。廣東江蘇差距不大,山東與兩個差距比較大。再來看總人口,廣東一億零四百多萬,山東九千五百多萬,江蘇是七千八百多萬,也就是說,江蘇省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明顯高於其他兩省,發展更均衡。

來看一下各地的地理位置




一個省的經濟發展是由一個個市組成的,江蘇省的發展可以說是全國的一個個例,全國沿海省份一般靠海的城市發達,看一下這幾副地圖,比如廣東的珠三角,山東的膠東半島,唯獨江蘇,沿海城市發展起步晚,發展慢,這點是蠻奇怪的。可以看一下其他幾個沿海省份,浙江的寧波溫州,福建的泉州廈門福州,遼寧的大連,相對省內都是發達的,全國只有江蘇省的沿海城市是相對省內不發達的,也就是說,江蘇省還有一部分地區本該發達但是還沒有發展充分,這個潛力是巨大的。比如最近這幾年政策也開始逐步重視,比如江蘇南通的發展就很強勁,江蘇的發展後勁看起來是最足的。

江蘇浙江的江南地區自宋代經濟中心南移以後就一直是全國最富庶的地方,這一點,在改革開放以後,仍舊在持續。在早期,香港對珠三角的刺激作用是巨大的,江蘇省則有來自上海的促進。現在,香港的影響力已開始走下坡路,上海的影響力卻是與日俱增,這對周圍省份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當然,經濟的發展是多元影響的,縱觀歷史,經濟的發展也是幾經波折,經歷過很多不平衡的。不管這三省誰未來可以成為老大,都希望可以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越來越好。


張三鳴

主要看現存經濟總量,增長速度,資產投資等數據

2016年全國31省市GDP排名

從以上數據中看出,廣東,江蘇、山東分別是前三甲,廣東和江蘇差距3000多億,江蘇和山東差距900多億,山東與其他兩省的差距還是較為明顯。

三省份的增速分別是7.5%、7.8%和7.6%,相差並不是很大。根據這兩組數據,只能說明,在當前情況下三者的排名不會有大的變化。

再看下201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排名

可以看出,廣東與江蘇、山東的差距有所縮小,但是江蘇的增速稍有所下滑,廣東的增速位於第一。

2016年各省市固定資產投資排行

可以看出,山東是唯一一個超過5萬億的省份,比排在第二的江蘇的多3000億,比廣東多出2萬億之多!

2017年上半年各省固定資產投資排行

再看下2017年上半年的數據,山東依然是固定投資最大的省份,但是跟江蘇的差距在縮小,廣東已經跌出前五名。

綜上所述,廣東,江蘇等省份依靠人口紅利和廉價勞動力發展起來的經濟,隨著人口紅利的減退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加上山東如此之大的資產投資,很有可能在5年之內山東超過江蘇,10年之內超過廣東成為經濟大省,而江蘇很有可能在5年之內超過廣東,成為第二經濟大省!


房產內參

廣東、江蘇和山東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的三大省份,要說誰才是未來經濟領域的老大,我們要搞清楚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產業是什麼,或者參考一下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數字經濟

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的社會越來越走向數字化,特別是大數據及天網的運用,數字經濟越來越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數字化將大大提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效率,根據最新的報道披露,廣東數字經濟高居全國第一,是排第二的江蘇2倍多,成為名副其實的數字經濟領頭羊。


二、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這個是鐵打的道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的發展,美國能長期保持經濟的霸主地位,除了美元、軍事等硬實力外,科技等軟實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一直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發展的主動權,最大的鑰匙就是創新。廣東是目前我國創新做得最好的省份,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均居全國第一,不僅創新能力全國第一,而且誕生了一批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例如騰訊、華為、大疆、網易、美的、格力、比亞迪等。2017年廣東出臺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提出打造“中國硅谷”的目標,廣東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多達27家,位居全國前列,深圳更是全國的科創中心,這將為廣東未來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源泉。

三、金融

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看,未來的經濟發展逐步向金融和服務業聚集,掌握了金融就掌握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畢竟有錢好辦事。廣東的金融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擁有深交所和創業板,還擁有廣州這個華南地區的金融中心,而且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近在咫尺。目前廣東上市公司數量全國第一,總市值更遠遠拋離北京外的其它省份,資本的聚集為廣東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四、服務業

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軌跡看,一個地方經濟越發達,服務業佔比就越大。廣東的服務業佔比在省域經濟中位列第一。

五、地理位置

廣東由於臨近港澳,自古又是我國對外交往的窗口,海外華僑眾多,使廣東人更早的接觸了世界,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的流行文化和新思想新事物都是先通過廣東再傳遞到全國各地的,造就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優勢,也造就了廣東人低調、務實、開放和敢為天下先的實幹精神,也就是為什麼國家改革開放才首選廣東,其它省份不具備廣東這樣的優勢條件。無論是最初的改革開放還是大灣區國家統統首選廣東,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自貿區更落戶廣州、深圳和珠海。

誰是未來經濟領域的老大相信每個人看法不一樣,但縱觀全球,要起到引領作用一定要具備聚集效應,無論是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都是如此,特別是東京灣區的經濟總量佔日本30%以上,它們始終引領該國經濟的發展,而我國具備這種條件的目前只有廣東的珠三角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國家也明確提出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第一灣區,對比很多數據,廣東雖然經濟發展不平衡,但基本各項數據都高居全國第一,這是絕無僅有的,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廣東都將引領我國的未來經濟發展。


麼爺的舅舅

樓主問的只是誰是未來經濟領域的老大,那筆者就這方面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未來是多長時間呢?10年?20年?或者是長此以往?時間太長的話估計也沒人說得清楚。如果是未來十來二十年的話,筆者認為廣東是最有可能是經濟領域的老大

目前廣東、江蘇和山東是我國經濟總量排名前三的省份,首先我們先看一下三省2017年的GDP情況。



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為89879億元,江蘇經濟總量為85901億元,山東經濟總量為72678億元。廣東比江蘇經濟總量多出4000億元左右,而山東與前兩者相比差距較大。我們要看到這樣的趨勢,相比2016年,2017年廣東和江蘇GDP總量都在拉大與山東的差距,而廣東的GDP總量又在拉大與江蘇的差距。按照三省目前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未來廣東很有可能繼續拉大與後面兩省的差距。廣東經濟轉型做得相對較早,目前已經初有成效。



我們再來看看三省的陸地面積與人口。廣東陸地面積為17.9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1億。江蘇陸地面積為10.7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8000萬,山東陸地面積15.7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億。三省中,廣東的體量最大。體量越大,市場就越大,發展潛力就大。雖然廣東除了珠三角,其它地方山區較多,發展成本相對更高,但潛力還是在的。而且廣東對人口的吸引力也更強,每年都有很多人南下廣東工作。


廣東一省獨佔珠三角,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廣東就有廣州和深圳兩個,而且廣東的著名的大企業更多,所以影響力方面廣東更強。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落地實施,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比肩東京灣區、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成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這將極大的促進廣東經濟的發展。所以未來十來二十年,筆者認為廣東最有可能是經濟領域的老大。


錦繡中源


1看發展速度。


2看市場規模 ,看數量。

3看用電量 代表經濟水平,蘇魯粵 基本差不多。。。 其中山東省是 全國最低調的 省,雖然山東各項經濟總量全國前3,,但是宣傳很少。


大大銀河界

作為廣東人覺得未來是江蘇做老大。蘇粵兩省經濟最大區別就是地區發展均衡度不同。有人覺得廣東欠發達地區是未來增長潛力,粵東西北未來只要趕上江蘇最差的宿遷市那樣的水平,廣東靠著珠三角的優勢都能碾壓江蘇。但從歷史上看經濟發展都有周期性,粵東西北在中國發展的黃金期都起不來,那麼在未來經濟減速,增長極收縮的環境下更起不來,甚至會像日本一樣被兩極分化,最終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一起成為發展棄子,人事物都逐漸萎縮。簡而言之,現在發展得好的地方潛力更大,現在發展不起來的地方已經失去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機會,以後只能淪為地區發展的零和博弈輸家。如今江蘇把全省底子鋪好了,以後的路子很好走。反觀廣東只有珠三角唱獨角戲,一隅之地增長再快,終究難敵一省的齊頭並進。


suen7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首先先上幾張圖,看看2017年這三個省的GDP情況在全國的排名情況。


廣東,江蘇和山東的GDP位列我國前三位,三個省的GDP之和為248457億,佔比全國GDP總量四分之一強還要多,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明白。至於說三省中誰會是未來經濟領域的老大?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維度去分析。


第一,產業結構。三個省份的產業結構都很健全,各個產業產值比重也相差不大,在這個環節只能說是打個平手。


第二,人口紅利。廣東常住人口1億1千萬左右,江蘇常住人口為8000萬左右,山東常住人口為1億左右。從人口數量上來看,廣東和山東更有優勢,不過江蘇能在人口數量劣勢的情況下取得如此高的經濟總量實數不易。


第三,地理環境。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平原,經濟發達,粵西北地區多為丘陵山地,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發展不均衡。不過廣東靠近港澳,利用外資率高。山東省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山區發展也還可以。至於江蘇則優勢明顯,百分之七十的地方為平原,各地市發展相對均衡,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江蘇的地理環境優勢最大。


綜上所述三省之間各有千秋,在未來發展中也會互相競爭互相促進,因此個人覺得沒有高低上下之分,真心希望廣東,江蘇,山東作為我國經濟的領頭羊能夠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帶動鄰近省份一起發展,共同富裕。


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謝謝😜!


上井農夫

個人分析比較,廣東,第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自秦漢以來就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起源地。第二:特別的政治局勢。清朝末期,也就是中國的近代史,廣東由於臨近香港、澳門,受資本主義的影響較深。第三:關鍵的政策傾斜:1978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將深圳作為廣東的首要先發地,帶動廣東再一次發展。

江蘇:第一:歷史上的江蘇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特色的吳韻漢風“江南省”,繁榮已久;地理位置:跨江濱海,平原遼闊,水網密佈,湖泊眾多,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地跨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說完三者各自的地理位置等優勢,現在來做一下對比,廣東、江蘇的發展依靠之前獨有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而山東的發展則因為自身不特別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沒有足夠豐富的自然自然限制了之前的發展。目前中國城市的發展基本都是靠城市帶動城市,靠一個大城市的輻射能力。廣東和江蘇的GDP、人口等經濟實力相當,山東再跑十年也跟不上。

廣東目前的發展靠深圳、廣州、東莞三地大輻射帶動周邊城市,以及香港影響,再次是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作為珠三角的重要城市,對外貿易經濟也促進了其經濟的增長。

江蘇目前靠南京、蘇州、無錫、常州(蘇錫常)帶動,由於崑山、南通臨近上海,近年來得到上海的照顧也不少,經濟總量與廣東平分秋色。

山東的發展則稍微有點滯後,省會濟南,輻射能力較弱,知名旅遊城市青島,日照、威海,依靠海濱,並沒有為其經濟增長帶來足夠多的佔比,雖是沿海城市,但是受到了天津、北京的影響,不少資源和對外港口通商都是由北京、天津瓜分。

為此,我覺得,對於趨於飽和的廣東經濟,香港的不穩定因素,廣東未來的經濟發展趨於緩慢;江蘇不論是其地理位置還是城市發展帶動,或者長三角城市經濟帶的拉動等,未來的經濟發展超過廣東極為可能。山東的未來可以說是平穩,不會有太大的跨越。

綜上,經濟領域在未來,江蘇大於廣東,廣東大於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