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學特長呢?

徐彬凱

這幾天我們看到,新聞中很多人都在說取消各種特長生,很多家長為之歡呼雀躍,其實我很不理解。難道孩子學習某項興趣就只是為了特長生加分嗎?就只是為了未來在升學這條路上有更多的便利嗎?就只是在通過文化課學習無望的情況之下,讓孩子有條出路嗎?

難道孩子特長的學習不應該是幫助孩子拓寬對世界認識的一種手段嗎?難道不應該是在發掘孩子真正興趣的前提下,幫助孩子追求他們能力極限的過程嗎?

如果家長幫孩子學習興趣和特長的目的,在最開始就不是很正確,那麼孩子學習的過程一定會很痛苦。要麼會出現家長為孩子選擇興趣時方向偏離的問題,要麼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帶著太強的功利性。

只要偏離了孩子真正的興趣,家長為了升學而強迫孩子學習特長。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一定會發生激烈的正面衝突,也就是說家長和孩子在花時間,卻沒有得到最高效率的學習過程。

特長一定要學,但一定要根據孩子真正的特長和興趣來。學習這件事,對大部分的家庭來說,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搞好應試的能力,再根據家庭的經濟能力和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選擇興趣班和特長班。

不管是學習還是興趣和特長,唯一的一點就是要做到,只要開始就別輕言放棄。學習本身就是漫長而辛苦的過程,家長認清了在引領孩子前進的路上,大家都能輕鬆愉快。


九鬥學生心理

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

父母在準備干涉孩子的興趣愛好之前,不妨先聽聽孩子的意見,尊重他的選擇。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 麼,如果讓孩子學,一定要仔細觀察,再選擇一種比較適合孩子性情及興趣的才藝。千萬不要讓孩子一下子接觸太多,或強迫孩子學習 沒有興趣的東西,破壞了孩子 以後學習 的信心和慾望 。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很多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

當孩子對父母的安排表示反感的時候,父母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你可以說:“告訴媽媽你喜歡哪項活動?”

當孩子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好和理想的時候,應該告訴孩子:“你的理想真不錯,我支持你,相信通過你的努力一定會實現的!”對孩子的理想之苗,父母要一點點地培養扶持,要細心澆灌滋潤,不要一見小苗,就立即傾盆大雨,或者恨不得讓它明天就成為一棵大樹, 這都是不切實際的。

尊重孩子的朋友

在孩子交往過程中,儘管需要父母的指導,但父母也要尊重他們的意願,讓他們有一定的自主權。在選擇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見常常會不一 致,只要對方不是品行太差,還是儘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見,然後在他們交往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父母還應尊重孩子的朋友,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裡來 做客。父母這樣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對孩子的尊重,也可以進一步密切與孩子的關係。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

清除頭腦中的封建家長制餘毒,改變“我說你聽”、“我打你受”那種支配一切、指揮一切的錯誤觀念。孩子必須管教,但又必須把孩子作為 家庭的一個平等成員。父母與孩子, 既有“領導”關係,又有“同志”關係。在施教中,要時刻提醒自己聽一聽孩子的想法。孩子年幼無知,認識可能片面,可能錯誤。父母瞭解了,才好有針對性地實 施教育。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尊重孩子的每一個意願和想法,給孩子一個自主決定的機會。尊重孩子的權利,就是要徵得孩子的同意,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並且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給予引導,這也是民主 家庭中父母為孩子應當負起的一個責任。父母在決定之前,不妨先聽聽孩子的意願和想法,尊重他的選擇。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麼,如果 讓孩子學,一定要仔細觀察,再選擇一種比較適合孩子性情及興趣的才藝。千萬不要讓他一下子接觸太多,或強迫他學習 沒有興趣的東西,破壞了他以後學習 的信心 和慾望 。


二冷

聽說每個對育兒有要求的家長都關注了格格巫育兒日記。

有些家長經常會問,該不該讓孩子學特長呢?

格格巫育兒日記為你支招:

1. 如果孩子對某個興趣班展現出特別的興趣,可以讓孩子學特長。

因為有興趣的孩子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在這個特長上。

2. 如果孩子對某個興趣班展現出特別的天賦,可以讓孩子學特長。

特長與興趣最大的區別是,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會更多。所以家長們經常會進行權衡。

如孩子班上有同學是羽毛球特長,天天都要打兩個小時,節假日天天五小時。經常出去打比賽,文化課肯定會受影響。

如朋友孩子選擇鋼琴專業,天天練琴兩小時,節假日天天五小時。上的課是2400元45分鐘的。選擇鋼琴專業後,文化課就基本沒時間補習了。

但是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孩子喜歡並有天賦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最有長尾效應的那一項。

3. 如果以上兩個都不是,孩子就是學學興趣班好了,特長的事情等以後再行決定。

興趣班的花費和時間沒有這麼多。但是卻是孩子業餘生活有效的調節,也是不可或缺的。也許孩子暫時還沒有發現特別專長,某一天他可能會突然醒悟。

有讀者留言說,學鋼琴的孩子到了初中,學業這麼重,又不走特長,難道還要繼續學嗎?

當然要繼續,你並不知道孩子以後的想法會不會改變。能堅持當然儘量堅持。

4.興趣能夠堅持就是一種力量。很多人到高中才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的。

有一個朋友孩子從小一直堅持學鋼琴,從未間斷。

她不是最有天賦的孩子,卻是最堅持的孩子,後來考上了武漢音樂學院。

5.特長雖然在高考加分會逐漸取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專業肯定不會取消,通過特長專業上大學的還是可行的。

有一個朋友沒有考上大學,復讀時選擇了突擊學習美術專業,考上了裝潢設計專業,大學時就開始接活兒了。

6. 讓孩子學特長會影響文化課嗎?

其實不用擔心,比如能夠同時搞定鋼琴每天一小時練琴和文化課的孩子,對時間利用的效率會更高。

如果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和天賦,就算是學習有影響也是值得支持的。因為最難得的是找到自己的所長。

不管是通過文化課還是通過藝術生考上大學的,都是發揮所長,在個人發展和收入上並沒有太大區別。有特長的人有可能創業更容易。

所以不必糾結於應該不應該讓孩子學特長,而是先看孩子適合不適合學特長。


我是格格,前雜誌社編輯,外貿達人,淘寶運營達人,拆書學習者,1個10歲女孩媽媽,願與你分享育兒和英語學習的經驗。代表作《你越不放手,孩子越依賴!聰明媽媽用這4招,孩子獨立快》,歡迎你的點贊和留言!


格格巫育兒日記

當然要讓孩子學。讓孩子學特長不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某某家某某人,而是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一、學習的過程會是孩子將來美好的回憶。作為一個成年人,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最開心的片段之一就是課後參加學校樂隊的訓練與表演。那時候縣城裡還沒有各種培訓班,是音樂老師發起的,從學生當中選了一些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訓練。

音樂老師擅長的是手風琴,我學習的自然是手風琴。學習的過程很痛苦,因為個子小,手風琴很重,左右手還需要同時配合按鍵。但是,當樂隊到公開場合進行表演時候,收穫大家高度讚揚的時候,心理還是美滋滋的。可惜後來因為高考放棄了各種興趣愛好。

乘著互聯網的東風,有各種特長的已經站在自媒體的風口之上,享受到相關紅利。有繪畫特長的開繪畫班、寫作特長的開寫作班、美容特長的開美容培訓班、攝影特長的開攝影班……若干的個人已經依靠自己的特長走上了財務自由之路,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三、給孩子報特長班要慎重。當然要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開始可以廣撒網,後期應該聚焦於某一種特長的培養,長期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有大的收穫。比如,在不知道孩子的興趣愛好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多報幾個特長班,繪畫、網球、游泳、舞蹈,都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留心觀察孩子的反應,留下孩子最感興趣的1-2項,專注練習培養就行。

特長不是越多越好,應該是越精越好。有了特長,會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增強也有幫助,此外,還有助於孩子對學校文化課程的學習。

你還不想讓你的孩子學習特長嗎?

@願與你一起擦亮星星,共同成長!


擦亮星星

該。

我大學的時候,去學生會應聘,發現競爭相對最不激烈的是文藝部。為什麼?因為要求有文藝特長,吹拉彈唱都可以,也就是要有一技之長。

我什麼都不長,更別說特長了!於是我成功進入保衛部(哭)。

對了,提醒一下:特長是該學,但不能盲目。

如何報特長班,我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選擇特長班的時候要多多試課,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孩子較小的話,家長也要在試課過程中多多觀察,選擇一個孩子有興趣的特長,才會真的特特特特長。

不違背孩子興趣的前提下,儘量選擇小眾的特長。現在跳舞、聲樂的、鋼琴的、吉它的就跟大學生一樣,一抓一大把,放眼過去,滿眼都是。魯迅說,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說,世界上其實本有特長,學的人多了,但不是特長。所以你可以讓孩子學編鐘演奏這種冷門的,學會了保證特長。

最後,給您的建議是。學特長要量力而行。就拿鋼琴舉例,您如果買不起鋼琴,您還讓您的孩子怎麼學?好吧,您咬咬牙買的起,可您住的房子連擺桌子都擠,您放哪?別忘記路上撿了一把芹菜的故事(什麼?沒聽過。自個網上查查去),相關投入必須跟得上才能選擇啊!

好吧。我是一個沒特長的人。發表了一堆特長的廢話,您聽聽就可以,別往心裡去哈。


醫教奇葩說

教育部公佈了《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要繼續清理和規範中考加分項目,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通知》一出,一些家長就不淡定了,既然取消了特長生那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繼續學呢?我認為:


(1)首先來看,這是關於中小學招生工作的通知,也就是在義務教育範圍內,說白了就是限制一些學校打著特長生的名義招收片區以外的學生。有利於保障孩子按規定劃片就近入學。

(2)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和天賦時,應該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再說了藝多不壓身。從小了方面來看這有可能會成為孩子以後謀生的一個手段。

(3)學特長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4)網上不是一直有些網友感慨:這年頭不學會些才藝都不敢結婚了,單從個人方面考慮,特長也得學。
(5)從孩子自身考慮,無論是在學校還是以後步入社會進入工作單位,你有特長就可能比別人多一些機會。


總之,家長不要把學特長看成是考好學校的敲門磚,要以平常心去對待,不要太急功近利。無論加不加分,我們都要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從長遠出發,為孩子的一生著想!


愛的教玉

當然應該學,以我個人的感受為例,從小沒有學習任何特長,長大之後,總是很羨慕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一方面能夠消磨無聊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充滿樂趣,另一方面甚至可以增加一項掙錢的本領,為生活多儲備一條出路。

報班我覺得首選少年宮的各類興趣班,首先是老師的素質相對還是有保證的,大部分地區的少年宮都是隸屬教委,老師大部分也是編制內人員。演出或者展示的資源和平臺也多一些。二是是價格便宜,孩子有興趣就一直學下去,學著學著不感興趣了,中途放棄也不會太心疼錢。我認為孩子一旦真的是不想學了,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學下去,而是應該讓他多嘗試幾樣,明確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這樣學了才有意義,才能真的學好,甚至學以致用。不然生硬的學,可能純粹的浪費時間,完全學不進去。

學的太多也不好,學不過來。專心學個一兩樣,最多三樣,精通一樣就很不容易了。


珍惜158470501

特長是必須要學的,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那個年代是不一樣的,我們那時候只要學習好就能找個好點的工作。

現在社會發展的這麼快,已經有無人餐廳 無人超市,機器人已經在大城市開始蔓延,銀行也開始了刷臉時代,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鐵飯碗也可能存在競爭上崗,試想一下讓孩子只是學習考大學能行嗎?

我們這個年代還有很多人是沒有考上大學的,我們的競爭都這麼激烈,我們都將面臨失業的危險,試想一下二十年後,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比我們那時候要好很多,比我們那個年代的人都要聰明許多,還有很多的家教,輔導班,到時候考大學是沒有多少問題的,試想一下到時滿大街的大學生又有幾個有用武之地呢?

所以一定要給孩子報特長班,報特長班要考慮社會發展動向,比如: 機器人,口才,毛筆字,等等。

特長班只要開始學儘量不要停止學習,不要因為考級高了學費太貴就停止,要知道一開始便宜是因為那是基礎,級別越高越貴是因為學到了精髓。

希望說的這些對大家有幫助,以上這些都是個人觀點,感謝閱讀。


相識既有緣6

最重要的,先要諮詢一下孩子的看法,看孩子是否有想要學習其他東西的想法。

如果,有,看ta想要學習的是哪方面的,想要培養的興趣愛好又是哪個

一般倆說,男孩子會比較喜歡打籃球,跆拳道,吉他等,

女孩子跳舞,彈琴等。

但是,也會相反的時候。

因為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態度和大人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用你的思考方式去考慮你的孩子應該報什麼特長班,

而是,讓你的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方向,因為只有孩子自己喜歡,ta才會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用心的學習。

當然, 在日常的生活找那個,作為家長,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在某些方面具有特別能力,然後可以嘗試著在孩子不厭煩不拒絕的情況下引導式的培養這個特長。

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和看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我是不語姑娘

建議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興趣班,可以嘗試讓孩子接觸一些對孩子身心發展有幫助的事情。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剛接受學前教育的時候就報各種興趣班,如舞蹈班,鋼琴班,跆拳道,樂器班,這其實是對孩子很不負責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喜歡畫畫,可以讓他自己在家畫畫,當畫的有一定的水平時候,有獨立構思能力的時候可以帶他去畫畫班,孩子喜歡跳舞唱歌帶他去報舞蹈班,男孩子喜歡運動,帶他去打籃球,踢足球。這是我個人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