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管理辦法落地開啟獨角獸迴歸序幕——簡評CDR對市場影響

2018年6月6日,證監會發布《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稿等9份規章及文件,《管理辦法》的發佈標誌著CDR在A股的發行以及海外科技龍頭(BAJN)迴歸A股進入了加速落地階段。對市場影響如下:

一、估值重塑

二、流動性影響有限

證監會此次強調將嚴格掌握試點企業家數和籌資數量,合理安排發行時機和發行節奏,預計對股市流動性的衝擊不會太大。從IPO方向來看,1至5月IPO融資規模僅為519億元,而去年同期該值為1089億元。去年下半年以來,IPO發行家數和融資規模都處於歷史較低水平,IPO當月通過率也從去年平均的80%以上的中樞位置下滑至當前每月不足60%。這表明監管層已提前統籌了發行節奏,為新經濟企業發行股票或者存託憑證鋪路。同時6家公募戰略配售基金順利獲得批文,總共將募資3000億用於CDR標的投資,該6只基金面向大眾募集,認購門檻低,更多吸納的是非二級市場資金,因此不太會造成劇烈的市場波動。監管充分考慮了本次CDR試點可能對市場資金層面造成的影響,此次海外獨角獸迴歸更多體現了中央深化供給側改革,從“三去”逐漸轉為“一補”的戰略思想,保證證券市場穩定是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因此不用過分擔憂CDR對二級市場流動性造成太大影響。

三、加速創新

《管理辦法》的發佈可能從根本上改善國內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及發展環境,國內大量具備核心技術、研究能力的科技企業可以在A股發行CDR或直接IPO實現快速發展期的資金需求。目前科技企業更傾向於使用VIE架構發行DR進行融資以解決同股不同權問題,未來隨著細則的相繼補充,A股市場必將在國家實現《中國製造2025》產業升級目標過程中發揮資本支持核心作用。

在《管理辦法》發佈同一天,6家公募戰略配售基金順利獲得批文,距離材料上報日僅用了7個工作日,在提供給廣大投資者參與產業升級發展紅利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投資該類基金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1、估值、定價風險:由於試點創新企業在發展階段,傳統的市盈率等估值方法可能不適用,估值和定價難度較大,現需要通過充分市場詢價發現價格。而剛上市受到情緒因素影響,短期內可能產生較高溢價。

此外,CDR基金主要投資標的推測未來大部分以美股和港股科技股為主,由美股市場定價,而現在美股港股科技股估值目前處於高位。

2、VIE結構對投資人風險:通過CDR迴歸A股無需拆除VIE結構,境外控股公司和境內外商獨資企業(WFOE)是通過協議控制境內運營實體公司,在控制力上相對於直接的全資持股的控制具有更多的不穩定性因素,對投資者造成風險。

3、二級市場流動性風險:基金成立半年後可上市交易,一方面存在著上市後遭遇集中拋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存在著交易價格低於淨值的折價風險。

4、政策風險:投資標的可能因為國內政策變動導致相關投資風險。

CDR管理辦法落地開啟獨角獸迴歸序幕——簡評CDR對市場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