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曾有詩曰:從來修月手,合在廣寒宮。元好問《蟾池》中寫道:下界新增養蟾戶,玉斧誰憐修月苦。不光這二位,很多詩人都曾寫道“修月”二字,究竟何解?
原來,在唐代《酉陽雜俎.天呎》中記載,唐太和中鄭仁本表弟遊嵩山,迷路之後,遇一人枕枕一幞物,在睡覺,於是問路,這人笑答:“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意思就是,你知道月亮是由七件寶貝合成麼?月亮像個丸子一樣,其中的影子是日光照耀在凸出來的地方。有八萬二千戶專門修月亮的,我就是其中一人。並贈於飯糰,說是吃了一生不生病,說吧就不見了。
由此可知,很多古人認為,月亮乃是件大寶貝,是由七件小寶貝組成,不光如此,還有很多人專門進行維修,修修砍砍,保證月亮能夠達到最美的效果。
當然,修月亮的也不是簡單的斧頭,而是一把玉斧。
明代唐伯虎《觀鰲山》之二:“金吾不禁夜三更,寶斧修成月倍明。”
清代王夫之《沁園春》:“桂斧誰修,玉砂難碾,琢就玲瓏七寶裝。”
宋代王安石《題扇》:“玉斧修成寶月團,月邊仍有女乘鸞。”
閱讀更多 賊貓大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