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導讀:

最近,大家對經濟制裁很感興趣。各種觀點不斷湧現,有些觀點針鋒相對到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步。身處其中,也許不一定能夠看清全貌。而三十多年前的一樁“公案”與今日頗有類似,也許能給我們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

本文發佈於“騰訊財經”《灼見》,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


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最近,大家對經濟制裁很感興趣。各種觀點不斷湧現,有些觀點針鋒相對到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步。身處其中,也許不一定能夠看清全貌。而三十多年前的一樁“公案”與今日頗有類似,也許能給我們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

美國對日本很、生、氣!

1985年12月,一名叫熊谷獨的日本人交給美國政府商務部、以及美國主導下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技術封鎖和禁運的巴黎統籌委員會一封揭發信,引發了一場意義深遠、波及全球的軒然大波。

熊谷獨本來是日本和光交易公司駐莫斯科辦事處首席代表,他透露了一個驚天大秘密,1981年4月,日本東芝機械公司、伊藤忠商事公司、和光交易公司的代表與蘇聯簽署協定,東芝機械公司將向蘇聯提供4臺9軸數控機床,而這種機床絕對是在“禁運”名單裡的。1982年12月至1983年6月,這批設備在日本裝船。1984年初,蘇聯將這批設備投入使用。熊谷獨說,為了能夠交貨,日本煞費苦心,申請時聲東擊西偷樑換柱。他們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挪威的國營軍工企業康斯伯格公司進口NC2000型的2軸數控機床,在日本改裝成為9軸數控機床後,仍然作為2軸數控機床向挪威出口的名義提出申請。申請出口許可證時改換商品名稱,將這批設備填報為不受出口限制的“豎式機床”。

日本與蘇聯暗通款曲,其餘北約成員從中助力。大家為了經濟效益,都“背叛”了好朋友美國。

美國很生氣!

美國認為,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無法逃避電波監視,而核潛艇隱藏在電波不能穿透的海底深處,其唯一能夠被探知的是聲音。蘇聯核潛艇本來噪聲相當大,現在有了日本機床,噪聲幾乎沒了。

美國表示,“潛艇不出聲音的問題是海底戰爭中的一個生死問題”,“核潛艇有沒有聲音成了世界末日方程式裡的一個因素”,這對美國核潛艇及美國國防是重大打擊,對於日本本身以及全球戰略安全也是重大破壞。日本必須為此負責。

美國眾議院議員漢特甚至引用列寧的話批判東芝公司:“這次事件恰好證明了列寧所說的‘資本家由於太貪婪,連我們準備用來絞死他們的紋索都會賣給我們’。”

整個美國為之沸騰。

日本很不服氣

美國很沸騰,日本也很沸騰。

指控很嚴厲。但日本“不服氣”。不服氣主要在兩方面。

一方面,日本認為,美國是在一場世紀貿易戰中找尋報復機會,美國為維持自身經濟競爭優勢及高新技術霸權地位,藉此遏制、打壓正在全面趕超的日本經濟和科技。

1983年,美國商務部報告稱,五個高新技術領域中,美國只在飛機制造、航空航天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而在半導體技術、光纖技術、智能機械技術領域全都落後於日本。美國武器系統中的高級電子部件有40%來自日本。

1985年,美國成為最大債務國,日本成為最大債權國,“日本威脅論”高漲。美國不但限制日本的紡織品、鋼鐵、機床、汽車等對美出口,還指控日本廠商在美傾銷64KB隨機存取存儲器。1987年4月,里根總統簽署了戰後第一個對日經濟制裁法令,對日出口美國的價值3.3億美元存儲器徵收100%關稅。

另一方面,日本認為,美國主導下的多邊技術輸出管制系統存在很多問題。

其實,東芝與挪威康斯伯格公司80年代前就曾經多次聯合向蘇聯出口高性能數控機床。只是,70年代的美蘇關係相對緩和,巴黎統籌委員會的貿易管制也相對鬆弛。當蘇聯出兵阿富汗,美國政府貿易管制政策的目標,已不是蘇聯外交領域的妥協,而是迫使蘇聯改變其國內政治。1982年11月,巴黎統籌委員會決定加強貿易管制。1984年,進一步加強對高新技術轉讓的限制。

太過政治化的經濟政策瞬息萬變。事實上,違反貿易管制的除了日本,其他巴黎統籌委員會成員國也有類似行為,就連美國自己也是如此。

美國很注重“契約精神”。可是,美國的所謂“契約”都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建立的,還能夠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改動。何況,要自由經濟的賣給蘇聯,政治上不正確;要賣給政治正確的美國,又說貿易不能瞎自由。

因此,日本人一直拖拖拉拉。

美國到底要什麼?

在數次否認後,1987年,日本政府正式承認違規,對東芝機械公司作出了一年內禁止向“共產圈”國家出口的行政處罰,東芝高層相繼辭職。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3年內禁止東芝機械公司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取消了參議院“5年內禁止東芝集團所有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制裁。

看起來,美國不過是為了維持正義的秩序,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知大局、識大體、也體貼小難。

但真的只是如此而已嗎?

此前,日本正主張獨立研製FSX型戰鬥機。這既是工業競爭,也是政治對等的象徵。美國急迫的想得到日本自動相控陣雷達和機翼整體造型技術,堅持要與日本聯合開發。1976年,日本已通過相關禁止防務技術出口法規。80年代開始,美國多次向日本提出引進防務技術要求。日本有所放鬆要求,但美國的要求更高。1984年,美日建立防務技術聯合委員會。1985年,美日締結《轉讓軍事技術的詳細安排》,美國要求日本轉讓的軍事技術有36種之多,日本政府只同意向美國輸出與便攜式地對空導彈有關和與美國海軍建造、改造艦船有關的3項技術。顯然,美國的予取予求與日本的敝帚自珍間,還有比太平洋更寬的距離。

但形勢在“東芝事件”後直轉急下。

1987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訪日時提議:“由日本出資金,日美兩國開始實行一項廣泛的研究和發展計劃,掌握更好的潛水艇探測技術和製造出比蘇聯潛水艇噪音更小的潛水艇”。

1987年7月,日本加入美國的“戰略防禦計劃”,同意提高出口管制水平。

1988年4月,美日雙方達成協議,日本提供13.3億美元改進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生產的F16“獵鷹”式戰鬥機;日本在美國提供的資料基礎上研製的新技術將免費流回美國;美國還可以獲得有關日本首創的、用於FSX戰鬥機的先進工藝技術信息,併購買這些技術。

1989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應從美日關係的全局出發考慮FSX戰鬥機問題,因此,美國的開發分擔率為40%;日本應提供美國希望得到的所有技術,包括新型防雷達輻射塗料技術(隱形技術)、計算機防禦系統和超地平線雷達技術、鈦合金一次成型技術。日本表示同意。

FSX戰鬥機後來正式定名為F-2戰鬥機。

正如溫伯格所說:“我們現在才第一次有了過去沒有過的獲得日本技術的渠道”。

給中國的啟示

違反了禁運條款是肯定的。日本無可辯駁。但是不是造成了那麼惡劣的影響?據說,有可靠資料表明,蘇聯核潛艇噪音明顯降低發生在東芝機械違禁出口之前。事情無法澄清。因為美國堅持說有證據,但屬於軍事機密不便公開。

有趣的是,對於同樣“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挪威,美國採取了淡化勢態的方式,而對於日本,則採取了軟硬兼施、步步攻心的教科書級手腕。

先是集中火力,將事態無限擴大化,最大限度利用了國內輿論,把此事能夠上升到的“政治化”程度用到了極致;繼而一點點拿出證據,許多“證據”其實就是熊谷獨自己的證言,一步步削弱日本方面的自信心和抵抗力,終於讓日本陷入“我們既壞又蠢”的認知上;最後,表面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其實拿了面子又搶了裡子,讓對方在自責自怨中甘心情願拱手相讓,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最想實現而不得的核心願望。

日美關係與中美關係當然完全不一樣,“東芝事件”與我情況亦不相同。但是日美貿易摩擦的演變或也能夠給我們帶來以下啟示。

要合規。中國有自己的跨國公司並不是很久的事。跨國公司們在國內“摸著石頭過河”而殺出血路突出重圍,難免存在公司治理規範極度缺乏的普遍問題。而當他們漂洋過海跨到法制法規相當完善成熟的市場,就必須也應該要學習、遵守規則,而不能老是以炫耀“我在森林老家裡是食人族酋長”等來作為資本。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正走在現代化治理的路上,建立、完善法規,以及企業、個人的合法合規,是必然方向。

要合規,但不要迷信。有些法規牽涉到極強的政治或國際政治意圖,比如各種經濟制裁與安全審查,可以說,這些規則主要都是基於主導國利益發起、制定的,其中目標,耐人尋味,絕不單純。我們需要入鄉隨俗合規,但也不必一味迷信於這些所謂規則的“正義”與“公益”性,動輒自我道德批判,甚至建議自我懲罰等。

不迷信,但不要不信。不迷信,不意味著不相信。當下國際形勢、國際格局、國際組織、國際規則,雖然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可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但仍然以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與框架為基礎。目前這套秩序中,美國作為重要的主導者,其成果和地位,是歷史選擇的結果;其維持世界秩序及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是其綜合實力強大的結果;其維持世界秩序的基礎,是基於全球的共識之上建築而起的。一定要相信,國際事務中,地位與實力是對等的。我們是這樣,別人也是這樣。

要相信,不一定要喊得大聲。相信“話語權”的存在,積極尋求與自身實力相當的話語權,可以幫助自己走得更遠。與此同時,話語權重在“權”,而不是在聲高。話語權背後,往往有堅硬的拳頭,更有一套非常縝密的話語體系,教別人都心悅誠服,不得不同意這個共識。過分在話語裡強調強權,反而會讓人害怕、激起反感、降低共識,從而適得其反。

要溫柔,也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佈局。不主動“秀肌肉”“秀獠牙”,不意味著不反應、不反擊。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和自己的真實目標,該短兵相接的也得亮兵器,該長期持久戰的也要韜光養晦。如果大家都在走鋼索,你就要穩健些。因為要看誰能走得久一些。

後記

人人都會犯錯誤。

特朗普的“威嚇”手段看上去不錯,但種種完全以“美國第一”的“國家安全”為名的制裁等,等於在挑戰全球秩序的基石,長期看,不一定對美國有利。

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共治”,是很有智慧的作法。但與此同時,也需要各級管理者加深理解,避免只追求表面現象,長期看,這樣才會對中國有利。

長期看,我們一定要防止極端,防止片面,防止短視。

人人都會犯錯誤,能否成功,要看誰更勇於、善於改正錯誤。■

萬喆: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對中國有何啟發?要合規不要迷信

本文發佈於“騰訊財經”《灼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