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命名的這架飛機,60年了

以北京命名的这架飞机,60年了

1958年9月24日清晨,在北京東郊的首都機場,一架輕型旅客機挺立在飛機跑道上,機身兩側的發動機正隆隆作響。10時整,這架被命名為“北京一號”的飛機以300公里的時速、超低空10米高度掠過主席臺,成功試飛。

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在當年的試飛典禮上表示,“北京一號”能在100天內試製成功,不僅是新中國的創舉,而且打破了世界航空發展史的先例。

以北京命名的这架飞机,60年了

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館裡的真機 “北京一號”。圖源北航

被稱作“新中國創舉”的“北京一號”是由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和試製的輕型運輸機,也是新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採用2臺蘇制АИ-14Р活塞發動機,下單翼,乘員2人,載客8人,由北航1000餘名師生在百日內完成。

2018年5月30日,當年“北京一號”的參研團隊再聚首,俞公沼(副總師)、張吉臣(副總師)、張樹林(特設組組長)、楊國柱(動力組組長)、方一蒼(副駕駛)等平均年齡近90歲的老前輩們講述了“北京一號”研製歷程,重溫了60年前那段時光。

要從“紙上畫虎”到真正造飛機

“北京一號”前期副總設計師俞公沼告訴知道君(xjb-jingshier),北京航天學院成立之初,只有4個教研室,就是飛機設計、設計工藝、發動機原理、發動機工藝。教研室學生畢業前都要做畢業設計,要求設計一架飛機,但都是“紙上畫虎”,不能解決實踐問題。

“為了提高學生質量,我們設想,結合畢業實習,等學生畢業實習回來以後,讓他們參加一個實踐活動。這個實踐活動最好的就是,以教研室為首,設計一架飛機,讓學生參與其中。”俞公沼說,“學生要真正會操作、能真材實料造飛機。”

以北京命名的这架飞机,60年了

“北京一號”當年的參研團隊再聚首,(從左至右)楊國柱(動力組組長)、張樹林(特設組組長)、張吉臣(副總設計師)、俞公沼(副總設計師)、方一蒼(副駕駛試飛員)。圖源北航

“北京一號”後期副總設計師張吉臣佐證了這一說法:當時在教師和學生當中都存在著一個疑問,就是在北京航空學院正正經經五年制畢業的大學生,按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都學完了,現在要設計一架真的飛機,能不能設計,設計能不能成功?

“所以在設計當中,大家共同研究,最後試飛成功了,說明了北航當時的教學大綱、教育計劃、教材編制(沒有問題),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設計飛機,也符合北航當時培養的目標,這一點我印象很深。” 張吉臣說。

周恩來指示、彭真命名

要造飛機的目標確定了,造什麼類型的飛機成了需要面臨的選擇。

當時有兩個方案,俞公沼回憶:一個是張克明老師設計的旅客飛機方案,大概是19座;另一個是吳松老師設計的農業飛機方案。

兩個方案的方法論證是1957年年底開始的項目,1958年正式實施的時候,兩個方案都拿出來了。要實施哪一個?北航教研室爭論了半年。

“農業機安全性不高,因為是一個發動機,另外外觀也差一點。輕型旅客機是雙發動機,安全性較好,外觀流線型好,但功能性比較差。武光院長最後定下來採取輕型旅客機的方案。”特設組長張樹林回憶道。

後來,武光(北航學院時任院長)去國務院開會,在會上提出要設計製造飛機,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支持。“不單是精神上的支持,還給了投資支持。周總理還直接指示,一定要把‘北京一號’送上天。” 俞公沼告訴知道君(xjb-jingshier)。

“北京一號”是如何命名的?

“原來設計的名字是‘北航一號’,但試飛的時候改為‘北京一號’。為什麼呢?因為向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彭真做彙報時,彭真市長問為什麼要叫北航一號?回答說因為是北航設計的。他說那改‘北京一號’,作為北京的。最後就命名為‘北京一號’。” 張吉臣說。

“現學現賣”

方案敲定後,造飛機正式提上日程。1958年2月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後,“北京一號”開始試製。

當時北航建校才5年,缺乏樣機、設計資料和專用設備,大家只能“現學現賣”。

動力組長楊國柱說,“動力組的任務簡單來講就是一句話,把發動機裝上去、轉起來。這個工作對我們來說相對比較困難,因為我們當時學的都是老師教的、課本里的。起落架、發動機架等路線在課程設計裡有,課程設計裡面沒有的,對我們來說就很困難。”

“比如說發動機究竟怎麼轉的,我們不知道,好在那個時候我們有專門的老師傅瞭解電動機是怎麼樣的,所以我們當時的解決辦法就是調查研究,他們不會,我們也不會,他們學我們也學。”

“北京一號”從定型到1958年7月12日畫完最後一張圖紙,用了35個晝夜,卻總共完成了2000A4圖紙量,人均日出圖量達5.3A4。最後,經過幾十次的風洞試驗,才得出了優化的飛機外形,確定了總體設計方案。

確定後,北航師生們經過大量的計算,定出了飛機重量、速度、升限、爬升速度,全面鋪開了部件設計和零件設計。

“當時基本都是連軸轉,很多學生晚上就在實驗室眯一會兒,繼續幹。後來武院長看到老師學生們太辛苦,讓食堂在12點開了一頓餐,學生們都說,大饅頭真好吃。”俞公沼笑著說起。

試飛中的 “機上驚雲”

飛機造出來了,試飛後卻出現不少問題。

“當時飛機後面發現一個窟窿,我知道那是飛機缺一塊蒙皮,先跑了5、6個組會籤,接著找了鈑金師傅,鈑金師傅找了木模,兩個鐘頭敲好了,趕緊送到機場去補窟窿。”俞公沼回憶。

後來,“北京一號”又陸續進行了更長線航線的飛行實驗。

1958年10月,潘國定和王來泉駕駛“北京一號”,歷時5天,途徑濟南、徐州、南京,往返2500千米,圓滿完成北京至上海航線的試飛任務。

以北京命名的这架飞机,60年了

“北京一號”翱翔藍天。圖源北航

長時間的飛行過程中,“北京一號”也曾遇到驚險時刻。

副駕駛試飛員方一蒼說起這一次“機上驚雲”,“我們從北京飛濟南,然後去南京,又從南京飛到上海,一路上都飛得很順利。但回程中,飛機突然抖起來,飛機出現共振,很危險。飛行員潘國定水平非常高,轉速調慢以後,慢飛慢滑到了機場。雖然安全著陸了,但飛回去怎麼辦?我們考慮改變飛機的頻率,在機翼兩旁加了‘兩個棍子’。這樣我們就安全飛回了北京。”

“在100天的時間裡,‘北京一號’能做到這個程度很不容易。也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問題,但經過大家的努力,都在最短的時間克服了。”方一蒼說。

60年已去,當年的機組負責老師,已白髮蒼蒼,參與“北京”系列研製的北航59屆學生中,也走出了多位院士。

現在,這架銀色、雙螺旋槳的飛機陳列在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館,機身上印記斑駁的紅色漢字和五角星,見證了60年前的時光。

以北京命名的这架飞机,60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