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出土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工藝,圖文並茂學習鑑定(乾貨)

陝西出土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工藝,圖文並茂學習鑑定。東周時期,陝西屬於秦國,秦人性格豪放粗獷,在玉器雕刻方面不甚講究。與南方的楚國相比,在制玉方面,秦式玉器造型簡單,尤其在鏤空雕刻方面,工藝相對落後。

陝西出土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工藝,圖文並茂學習鑑定(乾貨)

圖1

如圖1所示,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雕刻,仍舊採取傳統的模式:起稿、打孔、定位、拉搜、成型。秦人在工藝方面不甚講究,鏤空多成窄縫狀

陝西出土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工藝,圖文並茂學習鑑定(乾貨)

圖2

在線條的轉角處,可明顯看到圓形,這是定位鑽孔痕跡,鑽孔的目的是為了讓絲鋸進入,帶動潮溼解玉砂進行拉搜,這種工藝從史前到清代,一直延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拉絲工”。

陝西出土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工藝,圖文並茂學習鑑定(乾貨)

圖3

雖然都是拉絲工,但秦式玉器的工藝相對落後,我們可明顯看到拉搜的線條不夠勻稱,界面呈現

凹凸不平的波浪感,這與史前良渚文化的鏤空工藝有些接近。而同時期的中原與楚式玉器,拉絲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陝西出土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工藝,圖文並茂學習鑑定(乾貨)

鏤雕工藝步驟

再來溫習一下鏤雕的步驟:

1、陰刻線起稿;

2、在轉角處管鑽定位孔;

3、絲線進入,帶動潮溼解玉砂,拉搜成型。

本文通過三幅圖片學習東周時期秦式玉器的鏤空特徵,希望能為大家的收藏帶去一點點幫助。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轉發收藏,也可以關注我,一起來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