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公元前480年,希臘艦隊和波斯帝國艦隊在薩拉米斯海峽進行了一場大海戰。這是世界古代歷史中,第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大海戰。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波斯帝國艦隊,因為戰術的失誤,被希臘艦隊打得大敗。

此戰之後,強盛的波斯帝國不僅失去了進攻希臘的能力,連保住已經征服的土地的能力都大打折扣,從此陷入叛亂與外敵入侵的打擊風暴之中。而獲勝的希臘則進入了軍事、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上的全面興盛時期,成為地中海地區最早的霸權者。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薩拉米斯海峽大海戰

大流士一世的雄心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於公元前12世紀出現在希臘半島的邊緣地區。經過一段長達300年被稱為“黑暗年代”的時期之後,古希臘文明開始在整個希臘半島興盛起來。很多強大的城邦國家開始出現,如雅典和斯巴達。文化與經濟開始繁榮,人口也處於不斷的增長之中。到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文明開始向地中海周圍地區擴張。希臘人在小亞細亞半島建立起了許多殖民城市,著名的特洛伊就是其中一個。

在希臘文明開疆拓土的同時,中亞地區也誕生了一個強大的文明——波斯帝國。這個帝國起源於十個部落組成的聯盟,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了對外擴張。西方是波斯帝國重點擴張方向,在龐大的波斯軍隊鐵蹄之下,中東地區的呂底亞、巴比倫、埃及等國家相繼被征服。到公元前6世紀末,波斯帝國的觸角,已經伸到了地中海邊。

此時統治波斯帝國的,是被稱為“萬邦之王”的大流士一世。他於暴亂中通過權謀取得帝國王位,即位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波斯帝國帶人了鼎盛時期。這位鐵腕帝王的雄心絕不僅僅是治理好已經獲得的土地,而是不斷征服新的土地,建立起空前規模的大帝國。在強盛的國力支撐之下,大流士一世將古希臘文明納入了擴張計劃。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強大的文明——波斯帝國

從公元前516年左右開始,大流士一世就派大軍橫掃了小亞細亞半島上那些希臘人的殖民地。只是這些被征服了的殖民地並不老實,時不時地在希臘一些城邦國家的支持下發動叛亂,搞得大流士一世很是惱火。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出他的女婿,率領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分海陸兩路出發,開始了第一次進攻希臘的戰役。然而運氣並沒有站在他這一邊,軍隊出發沒多久,一場罕見的颶風就將大部分的波斯戰艦捲入了海底。失去海軍的支援,也就失去了補給,陸軍撤退。兩年之後,大流士一世又派出多達25000多人的軍隊進攻希臘。波斯軍隊雖然成功在希臘半島登陸,卻在馬拉松平原被不足1萬人的希臘聯軍擊敗。

雖然連遭失敗,但大流士一世征服希臘的雄心並沒有改變。他決心花更多的時間以組織起一支更大規模的軍隊,來實現征服希臘的夙願。突然發生的埃及叛亂打亂了大流士一世的計劃,並且他本人也在平叛的過程中死去。

薛西斯的大軍

繼承帝國王位的是大流士一世的兒子——薛西斯。名字就是“戰士”之意的他,當然不可能與希臘文明和平共處。他組織起了一支包括30萬名戰士和1200多艘戰船的大軍,於公元前480年揮戈西進,直指希臘而來。

為了一舉蕩平希臘,薛西斯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而不僅僅是倚仗人多勢眾。他先在靠近希臘半島的地區建立起多個前進基地,還和迦太基等國結盟,以牽制希臘。在前期準備完成之後,薛西斯才率領大軍攻入希臘半島。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希臘聯軍在國王利奧尼達率領下,將波斯軍隊阻擋在了溫泉關

面對這股空前強大的波斯入侵浪潮,所有希臘城邦都有命懸一線的巨大危機感。在這種危機感之下,希臘城邦團結在了一起,組成了希臘聯軍。希臘聯軍在國王利奧尼達率領下,將波斯軍隊阻擋在了溫泉關。然而由於奸細的出賣,波斯軍隊抄小道突破了希臘聯軍防線。在此危急關頭,利奧尼達毅然命令希臘聯軍向雅典方向轉移,自己率領斯巴達勇士殿後,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溫泉關失守之後,整個希臘半島就完全暴露在波斯大軍面前,數量上居於絕對劣勢的希臘聯軍,根本不可能阻擋波斯大軍的猛進。波斯大軍很快就佔領了大半個希臘半島,並逼近了雅典。雅典是當時希臘最重要和最富有的城邦,如果落入敵手,希臘文明很可能就要臣服於薛西斯的霸權之下。

在這危難時刻,雅典海軍統帥地米斯托克里建議放棄雅典城,將財富和居民通過海上轉移到薩拉米斯島,並在海上同波斯一決雌雄。希臘聯軍接受了這個建議,提前轉移了雅典城的財寓與居民,留下了一座空城。薛西斯發現自己中了“空城計”,惱怒的他下令焚燬了雅典城。

在薛西斯焚燬雅典城的同時,波斯帝國龐大的海軍艦隊也在向薩拉米斯灣集中,準備將退守薩拉米斯島的希臘聯軍一網打盡。此時集中於薩拉米斯灣的希臘艦隊總計有將近400艘戰艦,而波斯艦隊的戰艦數量超過了1200艘。巨大的數量差距,讓很多人都失去了勇氣和信心。很快,各種瑤言就開始在希臘聯軍中飛快地流傳,抵抗的意志已經接近崩潰。連希臘聯軍的統帥歐里拜德斯,一個以善戰著稱的斯巴達軍人,都開始膽怯起來。照這樣下去,希臘聯軍將不戰自潰,而希臘文明也將在波斯大軍的刀鋒下滅亡。

但歷史並不會這樣發展,因為雅典海軍的統帥——地米斯托克里,會讓失去鬥志的希臘聯軍重新奮發。改變歷史的薩拉米斯海戰,即將爆發。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薛西斯的名字就是“戰士”之意

戰前分析

將帥:薛西斯VS地米斯托克里

薛西斯:雖然波斯帝國的艦隊由波斯皇后阿提米西亞指揮,但真正的統帥,應該是她的丈夫薛西斯。與他的父親大流士一世相比,薛西斯不失開疆拓土的雄心壯志,同時又以嚴謹的思考與穩健的行事風格區別於大流士一世。這點從其進攻希臘之前一系列周密的準備工作就可以看出來。但薛西斯雖是陸地上的帝王,卻非海上的霸主。對海戰的不熟悉已經讓他在即將到來的大海戰中先輸一招。而對希臘聯軍的輕視,以及對自身力量的迷信,則將會讓他遭遇徹底的失敗。

地米斯托克里:即使不是在這場大海戰中起決定作用的統帥,地米斯托克里也應該是後人崇拜的對象。他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海權理念的人,僅此一項就足以留名於青史,更不要說他還有許多其它偉大的功績。地米斯托克里不是光說不練的理論派,他利用自己執政官的身份,積極地推行其海權理念。在他的努力之下,雅典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正是依靠這支艦隊作為中堅力量,希臘聯軍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大海戰中,一舉擊敗波斯艦隊。而希臘聯軍的決戰雄心,也將由地米斯托克里來喚起。

武器:三槳座戰艦VS三槳座戰艦

波斯帝國和希臘聯軍裝備的戰艦主要都是三槳座戰艦,因為有上中下三層船槳而得名。根據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記載,標準的三槳座戰艦長約36米,底部寬3米,水線上寬5米多,衝鋒時的最高速度可達到9節左右。每側中層和底層各有27只槳,頂層為31只槳,共有170名槳手,還有1名船長(在船尾)、1名尾舵手、1名大副(在艦中部,指揮槳手)、1名控制節奏的笛手、15名甲板水手和替補槳手。

希臘聯軍的三槳座戰艦與波斯帝國的三槳座戰艦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戰艦上搭載的戰士數量。波斯帝國拼命地想往每艘戰艦上多塞幾個士兵,在薩拉米斯海戰開始之前,薛西斯又命令向每艘三槳座戰艦上塞了30名士兵,結果造成戰艦重心不穩。為了保持平衡,很多波斯三槳座戰艦上都用大量壓艙物來保持重心,但這樣卻又使得機動性大大下降,戰艦變得極為笨重。這是個致命的隱患。希臘聯軍的三槳座戰艦上搭載的士兵由4名弓箭手和10名重裝步兵組成,數量要少得多,但是其戰鬥力更強。而且希臘士兵的海上戰鬥經驗比初上戰艦的波斯士兵要豐富得多,在海況惡劣時這一點體現的更加明顯,而薩拉米斯海戰時的海況,就比較惡劣。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波斯帝國和希臘聯軍裝備的戰艦主要都是三槳座戰艦

雙方的三槳座戰艦都裝有撞角,這是一種固定在艦首的尖銳突出物,由堅硬的實木製成,外面包有青銅,長度在3~5米左右。在衝鋒時的高速度之下,撞角能夠撞沉當時所有的戰艦。當然,這一戰術的成功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撞擊敵艦的側面,最好是正中央。

在武器的質量對比上,希臘聯軍稍微佔了一點上風,但這點上風微不足道。因為波斯帝國擁有的三槳座戰艦數量是希臘聯軍的3倍以上,更不用說還有各式各樣的其它戰艦。波斯帝國能否把這種巨大的數量優勢發揮出來才是決定這場海戰的關鍵。

士兵:數量VS戰鬥力+士氣

在士兵的對比上,很明顯,波斯帝國佔有絕對的數量優勢,30萬陸軍加上1200多艘戰艦,加上其他後勤人員,總人數超過40萬。而希臘聯軍陸海軍加在一起也不到10萬人。

但波斯帝國也只佔有數量上的優勢,如果用真實戰鬥力和士氣來衡量,希臘聯軍要遠遠勝過波斯帝國。波斯帝國的大軍都是東拼西湊起來的,陸軍還好,海軍則幾乎全是由僕從軍組成。組成波斯帝國海軍的,主要是腓尼基人、埃及人的分艦隊。這些僕從軍並非毫無戰鬥力,只是戰鬥意志不夠頑強,士氣低落。一旦遭遇到突襲,很可能會不戰自亂。希臘聯軍是由來自各個城邦的士兵組成,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主,在波斯帝國咄咄逼人的勢頭之下,希臘聯軍是為自己而戰,一定會團結一致、奮勇一擊的。

天時地利:混亂VS以逸待勞

在天時地利上,波斯帝國看似握有優勢,對希臘聯軍即將形成包圍之勢。但實際上,佔盡便宜的卻是希臘聯軍。

薩拉米斯海峽的地形環境十分特殊,不僅海峽狹窄,而且形狀怪異,成“拐”字狀。波斯艦隊無論從東口還是西口進入海峽,都有暴露其側翼的危險。而希臘艦隊,就部署在“拐”字的兩邊,以逸待勞。只要波斯艦隊進入海峽,就瞅準機會對其側翼進行打擊。

另外,在海峽東口外面,有個名叫普西塔利亞的小島,這個小島剛好將海峽東口分為左右兩邊。如果波斯艦隊從海峽東口發動打擊,則必須從這個小島左右兩邊繞開。這必然會造成一定的混亂,如果海況有變化的話,混亂的程度會更加嚴重,而希臘艦隊的戰機也就會來到。不幸的是,波斯艦隊正是決定從海峽東口發動打擊,而且那天的海況也不是很好。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實際上,佔盡便宜的是希臘聯軍

死戰之心

在希臘聯軍人心惶惶的時候,只有地米斯托克里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明白此時最重要的是穩定軍心,用同仇敵愾的情緒來團結聯軍。而首先要穩定的,就是那些指揮艦隊的指揮官,其中又以聯軍統帥歐里拜德斯最為重要。於是,他提議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對付氣勢洶洶的波斯艦隊。

地米斯托克里在會議上軟硬並用,先是鼓動統帥歐里拜德斯,激起了他心中的戰意。接著威脅到,如果不同波斯艦隊決戰,那要溜走的,第一個就是他率領的雅典艦隊。失去雅典艦隊的希臘聯軍,就只能任由波斯大軍宰割了。

雖然地米斯托克里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統帥歐里拜德斯決意一戰,但其他指揮官仍然下不了決心,甚至準備用投票的方式來否決地米斯托克里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地米斯托克里別無他法,只有請薛西斯來“幫忙”了。

地米斯托克里派出一名心腹,讓他送一封信去給薛西斯。地米斯托克里在信中對薛西斯大加溢美之辭,表示自己早就想追隨其左右。還稱希臘聯軍毫無鬥志,根本不敢對抗強大的波斯大軍,準備找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偷偷逃走。他還勸說薛西斯千萬要趕快行動,否則就會錯過征服希臘的大好良機。

薛西斯不是笨蛋,自然不會輕易相信地米斯托克里的這封“投誠”信。但手握空前強大的軍隊,以及希臘聯軍的潰敗,已經讓這位處事嚴謹的帝王心中滋生出了驕傲與盲目樂觀的不良心理。整個夜晚他都在營帳中反覆思索那封“投誠”倍的真實性,越來越傾向於相信而不是懷疑,而這種情緒是最可怕的。

薛西斯派出去的探子帶回的報告,最終讓他做出了抉擇。探子回報稱,在薩拉米斯海峽口沒有發現希臘聯軍的警戒艦隻。薛西斯據此認為希臘聯軍確實如地米斯托克里所說,已經喪失了鬥志,準備找機會逃走。薛西斯下令讓埃及分艦隊封鎖海峽西口,其餘波斯艦隊前往海峽東口,對海峽內的希臘聯軍艦隊形成合圍之勢,準備來個甕中捉鱉。

當希臘聯軍那些指揮官還在爭吵是戰是逃時,傳來了波斯艦隊全面封鎖海峽的消息。頓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爭吵,現在逃跑是不可能了,被逼到山窮水盡的希臘聯軍,只有與波斯艦隊決一死戰。地米斯托克里巧妙地讓薛西斯“幫忙”,讓死戰之心充滿全軍上下。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死戰之心充滿希臘全軍上下

以多打少

地米斯托克里針對敵我態勢,以及薩拉米斯海峽的特殊地理狀況,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是將希臘艦隊的主力,集中在海峽東口。對於海峽西口的埃及分艦隊,則只派出一支小艦隊加以牽制,防止主力艦隊遭到東西腹背夾擊。而在主力艦隊的配置上,又以左翼為重點,精銳的180艘雅典戰艦全部配置在這裡。在即將到來的海戰中,左翼的雅典分艦隊將是擊破波斯艦隊的利刃。同時,地米斯托克里也不急於求戰,而是以逸待勞,因為他知道,薛西斯一定會按捺不住,仗著數量優勢主動過來“送死”的,而希臘艦隊只需要靜靜地等待出擊的最好時機就行了。

與地米斯托克里的周密安排不同,薛西斯對艦隊發出的指示非常簡單,就是一擁而上吃掉希臘艦隊。擔任海軍統帥的波斯皇后阿提米西亞本來一直反對與希臘聯軍進行海戰,但在他丈夫的旨意之下,不得不硬著頭皮率領艦隊出擊,以腓尼基分艦隊為前鋒,向薩拉米斯海峽壓了進來。而為了目睹這一場偉大的戰鬥,薛西斯特命人在岸邊築起了一座高臺,從這裡可以將整個海峽的情況盡收眼底。在他身後是數十個史官,準備記錄下這輝煌的一刻。

波斯艦隊的推進最初還算順利,但沒過多久,就遇到了那個名叫普西塔利亞的小島,波斯艦隊開到這裡,不得不從小島左右繞行。本來還算整齊的波斯艦隊,因為分流繞行出現了混亂,阿提米西亞費了很大勁才勉強整好隊形。更要命的是,本來就比較狹窄的海峽,因為這個小島的“搗亂”,變得更加狹窄。龐大的波斯艦隊只能一艘接著一艘通過,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隊形。偏偏這個時候海面又不太平,波濤翻滾,弄得波斯戰艦搖來晃去,上面的士兵站都站不穩。

戰機已到!

早已等待多時的希臘艦隊,眼見波斯艦隊混亂的場景,意識到這便是出擊的絕好良機。統帥歐里拜德斯大手一揮,養精蓄銳多時的希臘艦隊吶喊著向波斯艦隊衝殺過來。

由地米斯托克里指揮的雅典分艦隊構成的左翼是希臘艦隊的主力,衝擊速度最快。正在岸邊高臺上飲酒作樂的薛西斯突然發現希臘艦隊像一群餓狼一樣向波斯艦隊衝了過去,而且左翼衝得特別快,就像一支利箭一樣,衝過腓尼基分艦隊,直向海峽東口的方向扎去。

阿提米西亞趕緊命腓尼基分艦隊轉向,攔截直衝過來的雅典分艦隊。這實在是個愚蠢的命令,因為這道命令讓本來就處於混亂中的腓尼基分艦隊因為轉向而變得更加混亂了。很多戰艦根本沒有收到轉向的命令,結果和那些正在轉向的戰艦擠在了一起。

就是現在!

地米斯托克里立即命令雅典分艦隊順著腓尼基分艦隊的方向,貼著開過去。先用撞角將外圍的腓尼基戰艦的船槳撞斷,讓其動彈不得。接著,地米斯托克里又命令掉轉艦首,將撞角對著腓尼基戰艦的側面,狠狠地衝撞過來,很多腓尼基戰艦就這樣被撞沉了。接著,地米斯托克里才命令雅典戰艦靠近剩下的刪呢基戰艦,展開接舷戰。

腓尼基分艦隊完全被地米斯托克里打懵了,不知道究竟該如何應戰。後面的阿提米西亞也不清楚前方戰況到底如何,只是催動波斯艦隊趕緊前往增援。只有岸邊高臺上的薛西斯,看得十分真切。現在進入海峽的波斯戰艦不到200艘,而希臘戰艦看起來幾乎要多一倍。本來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的波斯艦隊,由於狹窄的海峽,無法展開,結果竟然形成了希臘艦隊以多打少的局面。更糟糕的是,那些愚蠢的腓尼基戰艦現在完全處於捱打的境地之中,左翼的主動權已經完全被希臘艦隊所掌握了。

「史海」斯巴達300勇士的原型: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生死之戰

在薩拉米斯海戰結束124年之後,這裡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帝王

勝敗分明

然而,焦急的薛西斯發現,雖然左翼情況不妙,但右翼和中央的希臘艦隊似乎特別薄弱,不僅戰艦數量少,而且攻勢也沒有右翼那樣凌厲。左翼的希臘艦隊已經深深地插進了波斯艦隊的陣中,甚至已經脫離了中央以及右翼的希臘艦隊,而且中央和右翼的希臘艦隊不僅沒有什麼進展,反而還在緩緩後退!對於波斯艦隊而言,這同樣是絕好的戰機。薛西斯趕緊發信號給阿提米西亞,讓她指揮中央艦隊,趁勢分割希臘艦隊,猛攻其中央和右翼。

薛西斯的判斷極為準確,只不過他高估了波斯艦隊的作戰水平和作戰意志。就在阿提米西亞率領中央艦隊對希臘艦隊的中央和右翼實施打擊時,右翼的腓尼基分艦隊實在頂不住雅典分艦隊的猛烈打擊,開始潰退。此時剛剛通過海峽的那些波斯戰艦,正迫不及待地要到前方投入戰鬥,好在他們的薛西斯大帝面前好好表現一把。於是潰退的腓尼基戰艦和快速開過來的戰艦又擠成了亂糟糟的一團。

而地米斯托克里也發現了中央和右翼的危機,如果波斯艦隊成功地將希臘艦隊分割開來,並先吃掉中央和右翼的希臘艦隊,那雅典分艦隊戰鬥力再強,也會在波斯艦隊的絞殺下,最終被絞死。地米斯托克里當機立斷,命令放棄打擊已經處於潰退之中的腓尼基分艦隊,直取波斯中央艦隊。

本來阿提米西亞指揮著中央艦隊殺得正起勁,面前的希臘艦隊已經露出了敗象。但艦隊後方突然撲來一大群雅典戰艦,它們的撞角上,還帶著腓尼基戰艦的碎片。很多波斯戰艦在雅典分艦隊發動的第一輪撞擊中,就和那些腓尼基戰艦一樣,沉入了大海。接著,雅典戰艦衝入了波斯中央艦隊的陣列,將其衝得支離破碎。而希臘艦隊的中央和左翼,也趁勢衝殺上來。轉瞬之間,戰場的形勢就由波斯中央艦隊分割希臘艦隊變成了希臘艦隊包圍波斯中央艦隊了。

後續的波斯艦隊正和右翼的腓尼基分艦隊攪在一起,根本沒工夫來幫波斯中央艦隊,失去支援的波斯中央艦隊成了希臘艦隊的大餐。阿提米西亞環顧左右,目光所及,不是兇狠的希臘重裝步兵登上波斯戰艦在大砍大殺,就是被撞破的波斯戰艦正在下沉。海面上的波斯戰艦越來越少,而希臘戰艦卻越來越多。大勢已去,如果不快點逃,那自己都會變成刀下鬼。

想到這裡,阿提米西亞命令旗艦轉向,向海峽出口逃去。不巧的是,一艘波斯戰艦剛好橫在了旗艦逃跑的路線之上,阿提米西亞雖然是女人,但也是軍人,該狠心的時候自然就狠心。她命令旗艦將這艘礙事的波斯戰艦撞翻,讓出路來好逃走。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旗艦撞翻那艘波斯戰艦時,周圍的希臘戰艦還以為旗艦是臨陣倒戈的“戰場起義部隊”,竟然高聲為其喝彩,弄得阿提米西亞哭笑不得。

慘烈的海戰從早上一直殺到黃昏,長達8個多小時。血色夕陽輝映之下的海面,到處都是戰艦的殘骸和浮屍。岸邊高臺上的薛西斯早就沒有飲酒作樂了,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龐大的艦隊被希臘艦隊打得大敗,又急又氣,竟然大哭起來。他確實有大哭的理由,為了這次遠征,他精心準備了好幾年,耗盡了波斯的國力,帶著征服希臘的雄心而來。已經征服了大半個希臘,勝利已經唾手可得時,卻沒想到在最後的一戰中,將所有已經贏得的籌碼輸得個精光。

更可怕的是,現在波斯艦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剩下孤零零的陸軍,很快就將陷入糧草斷絕的危險境地之中。到時別說征服希臘,就是活著回波斯都難了。

敗是已經敗了,征服希臘的夢想破滅了,接下來怎麼辦,還得要靠他來決定。薛西斯帶著深深的遺憾與懊悔,下令全軍撤退。

後記

薩拉米斯大海戰完全扭轉了戰局,遭受重創的波斯帝國從此失去了進攻希臘的能力,甚至連希臘聯軍的進攻都難以抵擋,波斯帝國不僅喪失了在希臘北部建立的幾個前進基地,連小亞細亞半島上征服的希臘殖民地也被希臘聯軍解放。公元前449年,希臘聯軍同波斯帝國簽訂和約,波斯帝國退出了小亞細亞半島。此後,波斯帝國又陷入了叛亂與宮廷政變的漩渦之中,國勢一落千丈。

而希臘文明則在薩拉米斯大海戰之後走入了黃金時期,在政治、經濟、藝術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進步。但薩拉米斯大海戰也造成了希臘文明內部的分裂,雅典利用自己的海軍和商業優勢,組建了提洛同盟,同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分庭抗禮。兩大同盟廝殺了將近三十年,都耗盡了精力。

就在希臘兩大同盟混戰的時候,希臘北方一個名叫馬其頓的城邦開始興起。在薩拉米斯海戰結束124年之後,這裡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帝王。在他短短的13年帝王生涯中,不僅將統治整個希臘,還將統治整個波斯,建立起一個空前的大帝國。他的名字,叫做亞歷山大。(特約:文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