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心极端环境下的奇异四不像天体

银河系中心极端环境下的奇异四不像天体

银心。NASA / ESA / SSC / CXC / STScI

自大约50年前,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间接发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后,这个地带的神秘性越来越显现出其超人想像的一面。此前人们发现那里可能聚集着上千个小黑洞,而最近,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又在那里发现了一些“神秘天体”,它们围绕着银心超大质量黑洞运行,看上去像尘埃云,但行为方式又和恒星如出一辄。

据悉,这些天体富含尘埃,非常紧凑,和银心黑洞距离很近,且飞行速度极快。起初它们是和背景辐射混在一起的,但是因为在运动,所以被天文学家挖了出来。

事实上,这些天体并非最近才现身。其中两个2004和2012年就已被发现。当时人们以为它们只是气体云,但后来当它们运行到距离银心黑洞极近的地方,却没有在黑洞的强引力下解体,天文学家才大吃一惊。因为一般的气体云在那个距离上,一定会被撕成碎片。

银河系中心极端环境下的奇异四不像天体

此次新发现的神秘天体有3个,它们的特征和此前发现的2个极为相似。这些天体体态臃肿,每一个都被包裹在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囊中。它们不会像恒星那样发光,它们的尘埃囊只会发出微光,因此很难被发现。

要把它们从背景辐射中找出来很不容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能够从三个维度上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这三个维度包括两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波长维度。波长维度能够为我们提供与其运动速度有关的信息。一旦从三维数据立方里辨认出这些天体,科学家就可以着手追踪它们相对于黑洞的运动。

这些天体不像气体云那样松散,作为膨胀的恒星又显得过大。分析之后科学家发现,它们会产生比普通恒星高得多的能量辐射。据此他们认为,这些天体有可能是恒星合并的产物。恒星合并的诱因,则可能和银心超大质量黑洞引力的长期影响有关。

银河系中心极端环境下的奇异四不像天体

恒星合并过程中的确会存在一个为期百万年以上的膨胀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两颗恒星才会完全融合,表现出单颗恒星的特点。这可以解释为何这些天体会产生额外的能量,并同时具有恒星的某些表现。

天文学家计划对这些天体的大小和外形作进一步观察,以了解他们的成因。他们期待着看新发现的这三个天体在到达距离银心黑洞最近点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是被撕裂?还是像最早发现的那两个一样完好无损?

但这要再等上至少20年时间。

参考: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39437/there-are-strange-objects-near-the-center-of-the-galaxy-they-look-like-gas-but-behave-like-sta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