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酸爽多汁的西紅柿為什麼沒有了,市場上到處賣的都沒有一點味道、硬梆梆、吃起來像木頭一樣?

鹽荒子孫V

在農村老家很少人種植西紅柿,西紅柿是蔬菜中比較難種植。我就種了一些西紅柿,也是購買的種子,但別人種植的西紅柿又大又紅,而我自己種的又小又酸,西紅柿還沒成熟就開始爛,不是被蟲吃就是被鳥吃。不可否認自己的種植技術確是差,但主要的原因還是農藥化肥的使用。

1、西紅柿的品種不一樣。

隨著農業技術的推廣,現在很多西紅柿的品種,都是比較耐儲存運輸的。與傳統的西紅柿品種有較大的育種技術改進,有抗病蟲害的品種,有耐存儲的品種。

2、西紅柿的種植技術,農藥化肥的使用

以前農村種植西紅柿,很多都是“靠天吃飯”。西紅柿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或者連續乾旱的天氣很容易出現死苗,在農村也很少使用化肥農藥。農村種植的西紅柿,都是自然成熟。大家都知道,西紅柿青色未成熟的時候是硬邦邦的而且比較酸,現在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催紅劑等其他要藥物的使用,能使西紅柿未成熟之前就能採收,而且看起來又大又紅,在口感上也會噴一些藥物減少酸味。

3、同一品種相同條件下的西紅柿在大棚種植就是露地種植的西紅柿口感差些。

就算是同一個品種的西紅柿同樣的種植條件,露地種植和大棚種植的口感就是有差別。大棚的光照、溫度、溼度等種植條件,於露地種植的相差很大,就像同樣的種植技術,口感上也是有差別的。


昕瑞生態

對於西紅柿風味的改變終究是原因是由於流通環境(遠距離運輸)西紅柿品種,生產流程的改變最終改變了西紅柿的味道。

1.西紅柿品種的改變,使得很多風味基因的缺失。

2.化學制劑的大量使用,土壤有機質不斷降低,催熟提前採摘,也讓西紅柿不能形成很多風味物質。



西紅柿味道的是與非

西紅柿的味道或許就是一個時代記憶的縮影,西紅柿酸中帶甜,甜中帶酸,是很多人記憶中夏天最完美的解渴佳物,拿著一個著色不均帶點黃的大西紅柿,張大嘴巴一口下去,爆汁,軟軟沙沙的的果肉,入口即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紅柿變了,每一個都是圓圓的紅通通,卻只剩下一個形狀,沒有果肉,空心,沒有汁水,或許略帶一點酸味,甚至你還能看到綠色的種子。炒個西紅柿雞蛋或許還得往鍋里加一瓢水,西紅柿的味道到底去哪兒呢?我們必須瞭解西紅柿,或者這個農業在這個全球村的時代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綠色革命

"綠色革命"一詞,最初只是指一種農業技術推廣,化學制劑尤其是在化學農藥與肥料推動。20世紀60年代某些西方發達國家將高產穀物品種和農業技術(農藥,化肥)推廣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區,促使其糧食增產的一項技術改革活動。但它導致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

不僅僅穀物,所有的作物在這股浪潮之中都改變了原來的面貌,農業生產的種子在化學制劑,機械化的推動下,種子培育不斷的像更高的產量方向培育,而且為了解決流通激素讓作物的生產週期改變,或者其他性狀改變以適應(比如西紅柿中的硬果),從而解決流通問題。而這些或許往往對於消費者而言卻是不能夠了解的。你吃的西紅柿根本就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西紅柿的種了。



西紅柿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1.品種的變化

無論市場的西紅柿有多少叫法,對於生產,只分為硬果型西紅柿和軟果型西紅柿。兩者各有各的優勢,硬果型番茄耐儲運,可以切片,如很多快餐使用的西紅柿切片。軟果型,多汁,味道好,不耐運輸。軟果由於流通不耐儲運造成的整個生產環節以及種子‘改良’往往更願意選擇硬果型西紅柿。到了最後消費者能夠接觸的往往也只能是硬果型西紅柿。而在以前商品的流通的空間區域範圍比現在是小之又小。所以軟果型西紅柿多汁,味道好的優勢就成為品種人工(生產者)選擇強勢性狀。

2.化學品的應用

工具本身並無對錯,但是由於工具的改變造成的生產流程,生產習慣的改變卻對於農產品品質發生了改變。催熟劑對於西紅柿風味品質影響,本質上無論是硬果型還是軟果型西紅柿,只要是整個過程能夠自然生長,其風味品質都還是不錯的。但是為了追求產量、全年供應等訴求激素在此就派上了用場。相較於自然成熟的番茄,使用催熟技術的西紅柿無論是前期保花包果還是後期催熟均會在整個過程出現發育的缺失,催熟果實與自然熟西紅柿相比維生素C、番茄紅素等含量會有明顯的下降。這兩種物質都是在番茄成熟後期迅速積累起來的。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結構的改變,有機物在不斷的下降,也成為農產品(風味)質量受到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所黃三文研究員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哈里·克利(Harry Klee)教授組成了20人的聯合研究團隊,歷時4年多的協同攻關,終於發現了番茄風味調控機制。該研究團隊組織了一個170人的“品嚐小組”,對100多種番茄進行了多次嚴格的品嚐實驗,並利用數據模型分析確定了33種影響消費者喜好的主要風味物質,這些物質包括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和29種揮發性物質,揭示了番茄風味的物質基礎。

該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之所以“西紅柿沒有以前的味道了”,是由於在現代育種過程中過於注重產量、外觀等商品品質,導致了控制風味品質的部分基因位點丟失,造成13種風味物質含量在現代番茄品種中顯著降低,最終使得番茄口感下降。



運輸和銷售等中間環節對西紅柿品種的選擇變成西紅柿產業鏈決定西紅柿品種的決定因素,而不是消費者本身。軟果型西紅柿運輸比較困難,因為軟,所以碰撞容易破;而硬果型西紅柿,水分含量少,比較瓷實,適合遠距離運輸。而且隨著催熟技術的應用,西紅柿更是可以在還未成熟的時候就可以採摘,運輸,上市。但是,這樣的成熟過程會影響澱粉向糖的轉化。西紅柿果實中的糖有約80%來自於葉子,這是在後期才轉移到果實中的,提前採摘會影響到糖的形成,所以味道也會受影響。

另外,化肥的使用也會影響西紅柿的口感。鉀是影響西紅柿口感的重要化學元素,但是在中國,氮肥的使用率遠遠高於鉀肥,因為氮肥的見效更快。

對於西紅柿風味的改變終究是原因是由於流通環境(遠距離運輸)西紅柿品種,生產流程的改變最終改變了西紅柿的味道。

1.西紅柿品種的改變,使得很多風味基因的缺失。

2.化學制劑的大量使用,土壤有機質不斷降低,催熟提前採摘,也讓西紅柿不能形成很多風味物質。


我們都愛西紅柿

農民不種好西紅柿,原來是中間商為自己的利潤,電商能解決嘛

有人說現在酸爽多汁的西紅柿為什麼沒有了,市場上到處賣的都沒有一點味道、硬梆梆、吃起來像木頭一樣?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

首先,農民對和客戶,也就是消費者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中間還有個銷售商,銷售商擁有各方面的資源,所以他在選擇產品時,重點還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大家都知道西紅柿不好運輸和儲存,特別是成熟的西紅柿更容易壞,中間的銷售商收了你們的西紅柿後不可能一下子銷售出去,需要經過一些的渠道,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

這個時間段不能讓西紅柿損失太多,所以,中間商一是收還未成熟的西紅柿;二是收方便運輸的西紅柿品種,這種方便運輸的西紅柿就是人們市場上常見的皮厚、沒味道、硬邦邦的品種。

其次,農民看到中間商的喜好,當然會選擇有錢可掙的品種了,所以農民們就大量種植這種方便運輸儲存的西紅柿。這時你也不要責怪農民,這就是市場需要,農民也是沒辦法,他們也是需要生活的。

最後,這些硬邦邦、沒有味道、跟木頭一個味的西紅柿就到了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又不能自己生產,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承受,所以農民電商的崛起,希望能改善這種局面,讓農民知道客戶的需求,從而實現大家共贏的局面,別讓農民辛辛苦苦的種植後,賺著最少的錢,而中間商確實賺著豐厚的利潤,通過電商不僅能降低農產品的價格,還能讓農民真正的賺到錢。

對此,你對農村電商有什麼好的想法呢?


聆聽家鄉

“現在酸爽多汁的西紅柿為什麼沒有了?市場上到處賣的都沒有一點味道,都是硬邦邦,吃起來像木頭一樣”確實,這樣的現象其實是比較多見的,尤其是在城市生活中,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城裡人熱衷並希望能夠在農村建一個小院,自己種一點菜,這樣吃起來更安全、更綠色、更有保障!

因為,其實現在很多市面上賣的蔬菜,都是打了很多藥劑的,催生劑之類的,所以,口感不好,這就是片面追求所謂的產量,導致農產品質量不過關,這樣你可能是會促使盡早豐產,但是卻並不一定會增收!因為,買過一次,上當了,不會再去買第二次;

因此,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都要講究一個誠信,而不是利益至上!這是基本的從業道德,並不是只有金錢才能給你帶來安全感,你的金錢獲取如果是有所違背道德的,那麼,最後,也不是屬於你的,反而還會因此受罰;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決定西紅柿口味的最主要因素是酸度和甜度,這兩者如何平衡,就大體上決定了西紅柿的口味。然而,酸度和甜度跟西紅柿品種、成熟度、產量都有關係,通常情況下,一株植株上長的西紅柿越多,甜度就會隨之下降。雖然消費者比較在乎西紅柿的口味,但對種植西紅柿的菜農來說,掛果多、產量高,才是增加收入的硬道理,尤其在附加值比較低的農產品中,只有追求產量才能帶來效益,因此,在育種過程中,產量是最優先考慮的指標。因此,現在的主流西紅柿品種,基本都是產量高的品種,其代價就是甜度降低。

此外,我們說酸度和甜度“大體”上決定了西紅柿的口味,言外之意是也有其他因素影響西紅柿的口味,比如硬度。軟爛的西紅柿成熟度過高,其實口味並不好。成熟度最好的西紅柿,通常被認為是顏色已經完全變紅但果實尚未發軟的那種。其實,當西紅柿顏色達到完全成熟時色度的20%時,甜味和酸味就以東京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但這時影響西紅柿口味的其他物質還在繼續生成,一般要等到色度達到完全成熟的80%時,各種風味物質才真正達到“成熟”的水平。

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影響西紅柿口味的其他物質至少有幾十種。這些物質就像西紅柿的調料,不一定有太多,但是每一種都可能帶來細微的差別,積累在一起,就會賦予西紅柿更豐富的口感。研究證明,一般人可以僅憑味覺分辨出風味不同的西紅柿,而這些西紅柿往往具有含量不同的上述風味物質。比如,如果糖和酸的含量相同,香葉醛含量更高的西紅柿口感就更甜、更好吃。

現代農業是規模化生產的農業,為了降低成本,追求產量,西紅柿很難在色度達到80%時採摘,通常在20%時就會進入採摘-運輸-流通環節。因此,一方面是高產品種含糖量下降,另一方面是成熟度不足導致增加風味的各種物質合成時間減少,從兩方面都降低了西紅柿的口感。

最後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過去物質較為匱乏時,西紅柿吃得也比較少,因此,記憶中的味道也可能超過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風味,也可以說,是情懷的味道。

不過,這兩個問題並非不能解決,隨著消費升級,實際上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了產量更低、採摘時間更晚的西紅柿,只不過價格要比高產品種高上不少。至於情懷的味道,那就無法彌補了。


爐石競技場

小時候在菜地裡摘到粉紅的洋柿子,放到新抽出來的井水裡泡上,東北這邊術語叫“井拔涼”,等涼透了拿出來直接咬上一大口,酸甜冰爽沙軟爽滑,簡直比今天任何的冰淇淋都消暑解渴,一頓能消滅掉六七個。不過今天大多數人即便到了鄉下,也很難吃到這樣酸甜起沙的柿子了。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品種的變化上。90年以前北方地區種植的多是毛粉802等老品種,秧子較現在的品種明顯粗矮,關鍵是果實皮薄肉軟,特別是茄瓤沙軟的程度高,柿子籽實是綠色的,就是咱很多人記憶裡的那紅皮綠瓤的趕腳。

但隨著現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各種蔬菜種植都是集中發展,大面積集中種植然後物流輻射周邊,所以降低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成了蔬菜種植和經營中的重中之重了,再好的東西,一上路就爛了上哪能賺錢呢?所以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像"114"、“歐頓”、“寶來”等等歐美進口的長貨期番茄品種不斷湧入中國種植行業。到了09年左右,國內大面積爆發番茄“TY”病毒,導致國內各大番茄種植基地選種向抗病類轉變,不抗TY的品種幾乎全部被淘汰了,這時像迪芬妮、歐貝、粉宴等品種接手了整個市場。

今天,我們市場上直接購買到的番茄品種有很多,但即便都是以高硬度、長貨期、抗病抗蟲為基礎的品種,口味只是兼顧。如果有條件有地方自己種植的,可以到網上購買老品種的種子自己種,這樣大夥兒就能穿越回去品嚐兒時的味道了。


東北爺們兒的廚房

我小的時候家裡種過菜棚。我以種菜棚人的身份來說說吧。


我們都知道西紅柿這種東西。在春末種植,到了炎炎夏日,經過人工培花,西紅柿在太陽的光合作用下,逐漸成熟,紅彤彤的!

我個人覺得在大地上種的西紅柿更加好吃,估計是接觸的太陽光多的緣故!

而隨著科技,人的生活條件的逐漸好轉,人們在反季也想吃上西紅柿,於是大棚種菜成為一種趨勢,冬天我們也能吃到西紅柿🍅!

但是很多人種植的西紅柿🍅,馬上到了冬季,但是西紅柿還沒有成熟,採取一種叫做【催紅劑】的東西,使還沒有到達成熟條件的西紅柿快速成熟,違背了它的成長,所以西紅柿就不那麼好吃!

而且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我們都知道溫棚【所謂的大棚,菜棚】,它是一種很溫熱的環境,就和南方的潮熱是一樣的那樣悟出來的西紅柿,怎麼可能好吃,它不像種植在大地裡的西紅柿🍅,可以自由呼吸!

還有一點,就是西紅柿的品種問題,有的人選的是那種存活率高,產量高,但卻忽視了它的味道!


【總結】:現在的西紅柿為什麼不酸甜可口的原因:

1西紅柿種植地不同,大地,和溫棚!

2西紅柿被人工催紅!(打藥)

3西紅柿🍅的品種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歡迎討論!【因為是小時候的記憶,可能有些地方說的不好,如有錯誤,歡迎指出!謝謝】


曉風攬月

有點上年紀的人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咬一口就爆汁、味道濃郁的西紅柿,如今很難吃到了。有的人抱怨說“現在的西紅柿沒有小時候的味道”。這種感覺除了有懷舊的心理因素影響,從品種上講確實是有原因的。

中國在蔬菜育種方面的水平和國外先進國家比相差甚遠,這種差距在縮小,但短期內趕上還不太現實。而從番茄品種來說,我們就從國外引進了不少新品種。其實,其中的一些品種在國外是作為加工番茄來培育的。這種加工品種要求的是較統一的成熟期、耐貯運等商業要求,比如西方國家番茄主要用於加工番茄醬,鮮食的比例較小。

有研究證實,之所以“西紅柿沒有以前的味道”,是由於在現代育種過程過於注重產量、外觀等商品品質,導致了控制風味品質的部分基因位點丟失,造成13種風味物質含量在現代番茄品種中顯著降低,最終使得番茄口感下降。

好不好吃是食物的“風味”,而“風味”不像產量、抗病性、外形、色澤等易於量化的育種性狀——你能感覺到但看不見摸不著。前述研究人員組織的170人“品嚐小組”對上百種番茄進行了大量品嚐實驗(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吃傷了……),並用數據模型分析確定了33種影響消費者喜好的主要風味物質,包括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和29種揮發性物質。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分析了世界上400多份番茄的風味物質含量、並進行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獲得了控制風味的250多個基因位點,從而首次揭秘了番茄風味的遺傳基礎。其中有2個控制含糖量的基因位點,5個控制酸度的基因位點,發現了一些揮發性物質能夠提高果實的甜感,另一些可以賦予果實花香的氣味。
果實中高含糖量控制位點,果重和含糖量成負相關
這項研究成果很有意義——為找回“小時候的味道”、培育美味番茄提供給了切實可行的方向。在此研究的基礎上,育種家們合作已經培育出含糖量更高的新品種,還正在努力恢復番茄原來的濃郁風味。希望這一天早日來到~

昨天看到路邊的西紅柿和黃瓜不錯,就買了幾斤。

回到家媽媽就說:孩子,這些吃完就別買了,過幾天自己種點。現在市場上賣的都是抹過激素的,第一天抹,第二天就紅。之前在大棚幹活,棚主就說,這西紅柿可不能吃.....

但是滿大街的賣西紅柿,黃瓜的......


修車小陳

作為一個茄果類蔬菜的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來介紹一下蔬菜生產過程中,西紅柿生產基本是不會虧錢的(想從地裡刨點錢還是不容易的),西紅柿在大眾菜譜裡還是出現非常多的一個蔬菜,老少皆宜,最基本的西紅柿炒蛋是好多人學會的第一道菜。

網絡圖片

為什麼西紅柿可以做到基本不賠錢呢?我想市場需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起到必要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現如今的西紅柿

變硬了。為什麼會變硬呢?老師上課時講過,西紅柿裡的乙烯利合成途徑破壞掉,也就是不能合成催熟西紅柿的乙烯,具體是通過什麼途徑做到的我不太清楚,就想辣椒裡面通過自然差異出現了不育一樣,某個基因突變了,或者缺失都可能引起。有了這種可以使番茄變硬(有效延長腐爛時間)的親本以後,育種工作者就會把育種目標往硬質上靠,一位追求硬質,而忽略了風味,導致我們吃的西紅柿沒有口感,不再沙。這可以說是育種目標導致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市場流通導致的結果,因為市場需要貨架期長的西紅柿,消費者的需求不考慮。

網絡圖片

以上是個人感覺為什麼西紅柿硬,沒有風味的原因。

但是我們就吃不到以前的西紅柿了麼?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能吃到,這個問題不光消費者發現了,連育種工作者也發現了,不記得是我們國家哪個大學還是研究所,在nature還是science上發表了文章說找到了控制番茄風味的基因,也就是說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在往回找補了。

再有就是在農村,一直堅持種自留種番茄的農戶手裡還是有傳統番茄的,只要你仔細找,一定能找到種子,只是產量不好說,效益也就不好說了。畢竟番茄栽培過程中很容易發生TV病毒,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見到國外番茄種子賣那麼貴,基本銷售價在5毛一粒,批發價也不會低於2毛5。本人在某寶上購買了很多農戶自留種,希望能找到風味較好的品種,我種的地只供應自己吃,可以控制農藥施用,自己當心,畢竟孩子還小。

大家家裡都有陽臺,可以自己種一些,番茄分為有限生長型和無限生長型的,陽臺適合有限生長型,長的矮,便於管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