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許家壩鎮:精準發力,奏響鄉村振興“五部曲”

思南縣許家壩鎮位於黔東北烏江中下游,銅仁市西部,是思南縣河西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集鎮距縣城33公里,總面積108.8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4.8萬餘人,其中集鎮人口2萬餘人,城鎮化率達48%。現有貧困人口571戶1740人,2018年計劃出列181戶629人。

思南县许家坝镇:精准发力,奏响乡村振兴“五部曲”

蔬菜基地一角

近年來,許家壩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商貿聚集和良好人居環境的新型小城鎮,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以前,我們許家壩大壩上最多的農作物可能就是玉米了,一年下來也賺不了幾個錢,今年我們村把土地全部流轉,用來發展蔬菜產業,種植了幾百畝的西紅柿、豇豆,發現比種玉米划算得多!現在我們村的蔬菜已經銷往遵義貴陽等地,收入十分的可觀”。萬塘村支部書記黃朝剛如是說。

春風吹綠許家壩,產業點綴永旺場。自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許家壩鎮大力發展產業,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以“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為目標,結合22個村(社區)和農戶實際,認真分析研究資源環境狀況、產業發展條件、市場需求潛力,認真謀劃產業,深入推進“三變”改革,抓好抓實產業扶貧“造血”功能。尤其是自省委、省政府頒佈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和銅仁市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啟動大會以來,該鎮積極響應“春風行動”號令,選準春耕備耕時機,堅決打好產業結構調整硬仗。全鎮幹部群眾同心同向、苦幹實幹,按照“五個一”思路,即“一項目一專班、一村一工作隊、一組一群眾會、一村一基地,一基地一合作社(企業、大戶)”,堅持以產業脫貧為根本,始終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治標之本,圍繞中藥材園區、蔬菜園區、精品水果示範區和萬畝無公害花椒產業示範帶、高山萬畝草原生態畜牧業和高山優質烤煙,全力以赴抓好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大力推進傳統低效農作物種植向現代經濟作物種植轉型,重點發展蔬菜、茶葉、中藥材、青花椒、養殖業等產業。春風行動啟動以來,全鎮農業結構調整1.45萬餘畝,其中蔬菜3502畝、精品水果400畝、食用菌200畝、茶葉1100畝、中藥材1303畝、花椒4970畝、烤煙3000畝、其他作物860畝。深入推進“三變”改革,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扶貧產業“造血”功能不斷增強。

奏響生態宜居“協奏曲”

許家壩鎮生態環境保護優良,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4%,萬畝高山草原生態畜牧養殖園區成為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示範基地,被評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常青種養專業合作社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近年來,許家壩鎮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政府工作目標,將重點工程、任務和建設指標逐一分解,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局面。堅持“城鄉融合、農旅一體”的發展思路和“創建省級和國家級生態鎮”的目標定位,注重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依託萬畝草場、騾子頂生態茶葉園區、雲光頂生態茶葉園區、水車壩烤煙基地、巖頭河、猴子洞、馬家洞、馬畔塘旅遊開發,加速推進生態鎮建設。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解決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改善小城鎮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著力打造宜居宜遊的新型示範小城鎮,2017年12月該鎮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鄉鎮”。2018年來,該鎮綠茶種植5000畝,經果林種植2150畝,獼猴桃種植100畝,柑橘種植500畝,脆蜂李種植350畝,晚香李種植400畝,黃桃種植200畝,無花果種植100畝。傳統產業烤煙種植2000餘畝,成功實現平地向高山區域轉移;蔬菜種植3500畝,青花椒規劃種植8000畝;壩坨連片種植中藥材1000畝,並作為全省重大觀摩項目接受省市縣觀摩。如今,該鎮鄉村環境愈加美麗,人與自然更加和諧,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生態農業、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建設、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生態工程成效顯著。

彈奏鄉風文明“交響曲”

許家壩鎮文化底蘊深厚,1993年就曾被貴州省文化廳授予"花燈之鄉"榮譽稱號。近年,該鎮在成功創建為市級文明鄉鎮、國家衛生鎮的基礎上,啟動了創建省級文明鄉鎮工作。按照“硬件抓項目,軟件強管理,整體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克服鎮域經濟實力不強、鎮民素質不高以及社情較為複雜等各種困難,廣泛動員,深入開展愛國文明創建運動,鄉風文明呈現出形勢喜人、成效顯著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堅持不懈抓教育。認真抓好乾部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幹部理論素養,轉變幹部觀念,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在全鎮上下營造精神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突出公民道德素質教育。各村(社區)制訂村規民約,圍繞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公德,大力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評選遊活動;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濫辦酒席等現象基本消除。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入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選派領導幹部成立宣講組,分赴各單位、各村(社區)進行集中宣講和分片區宣講,宣講實現鎮域全覆蓋。

二是以鞏固“國家衛生鎮”、“省級文明鄉鎮”為載體,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對集鎮環境進行常態化整治,配齊20名環境衛生保潔員,配置垃圾車2輛,灑水車3輛,加大對集鎮環境的保潔力度,環境衛生全天保潔;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進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為目標,以農村環境整治任務為抓手,著力解決和改變農村髒、亂、差的現狀,加強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

三是豐富群眾文體活動,提升群眾文明意識。全鎮建起22個農家書屋,免費面向全村農民開放,已逐步形成全民讀書的良好習慣,營造“書香許家壩”的良好氛圍。每年舉辦大型花燈·龍燈大賽,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鄉愁的記憶,使得傳統花燈文化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得到喚醒和激活。

2016年,許家壩鎮成功摘掉“全市毒情重點整治鄉鎮”和“全市信訪維穩重點監控鄉鎮”兩頂“帽子”,全鎮社會治理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在“摘帽”的基礎上,該鎮不斷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也是生產力”的工作理念,與經濟社會發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以“三升、三強、六個堅決防止”為目標,以深入開展“五項行動”為抓手,著力抓好預警機制、責任落實、化解成效3個重點環節,穩步推進禁毒、維穩、平安建設和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環境安定和諧。加強平安工程建設,加大對“賭盜毒黃”等影響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鎮、村兩級巡邏隊伍以及各種技防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巡邏力度,實行網格化管理,切實提高治安防控的人防技防水平。嚴厲打擊涉黑、“兩搶一盜”等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推進掃黑除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重要單位、重點路段和路況實施高清攝像頭監控管理,構建覆蓋全鎮的天網監控系統,從技術上補充人防的漏洞。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不斷健全社會管理新格局,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工作,及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全面加強禁毒和反邪防邪工作,淨化治安環境。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動物疫情防控和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的監管,抓好“菜籃子”工程,確保群眾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加強消防安全工作,組建鎮專職消防隊,配備兩臺專職高壓消防車和消防人員,在重點單位和街道鋪設了專用消防管道,加強消防人員的技能培訓,全力做好消防安全排查工作,大力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十九大期間,該鎮按照“七個堅決防止”和“三個不發生”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資金和技術優勢,全力做好各項安全穩定工作,出色完成維穩工作。

全面貫徹中央、省、市、縣脫貧攻堅會議精神要求,始終堅持脫貧攻堅是當前最大政治責任和最大任務,以脫貧攻堅統領工作大局,強化責任擔當,明確思路,細化措施,緊緊圍繞“四場硬仗”,選準定好主體工作,查缺補漏,入戶核查,進一步提高攻堅精準度,做到扶貧對象再精準、扶貧產業再精準、扶貧措施再精準、扶貧成效再精準、脫貧退出再精準,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養殖基地一角

抓扶貧產業,促進增收脫貧。充分發揮農業園區在產業培育和脫貧攻堅上的重要作用,加快特色優勢產業培育。2018年發展蔬菜3502畝、精品水果400畝、食用菌200畝、茶葉1100畝、中藥材1303畝、花椒4970畝、烤煙3000畝、其他作物860畝。以"村兩委+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精準扶貧"多模式與貧困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採取企業帶動農戶、農戶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大戶帶動小戶等形式,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

抓基礎設施,補齊脫貧短板。深入實施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三年大決戰,2018年全鎮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18條41.56公里;水利扶貧二期工程(椏上萬噸水廠)、思南第九中學整體搬遷工程徵地拆遷已基本完成,全鎮電網升級穩步推進,貧困村通訊信號全覆蓋。“四改一化一道”等因戶施策項目向非貧困戶延伸,群眾受惠面進一步拓寬。

抓易地扶貧搬遷硬仗,推進困難戶遷居發展。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宣傳力度,對符合搬遷的農戶多渠道、多措施進行再次動員,2017年279人已全部簽定搬遷協議並上交自籌資金,2018年鎖定跨區域搬遷202戶900人,全部簽定搬遷協議。積極與易地搬遷就業中心對接,瞭解社區管理和後續服務,打消搬遷對象顧慮,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抓住房教育醫療,紮緊脫貧攻堅保障網。圍繞基本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居住問題,保障其基本住房條件,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97戶。認真落實“三免兩補”政策,精準兌現教育資助資金和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讓更多貧困學生受益。全面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深入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實現所有貧困人口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

據悉,2017年,許家壩鎮完成生產總值6。61億元,同比增長15%以上;財政總收入970萬元,同比增長13%以上,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1.08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250萬元。銀行存款額達4.92億元、貸款額達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萬元

如今,走進思南縣許家壩鎮,無論是扶貧產業、基礎設施還是社會風氣,皆讓人眼前一亮,各項工作亦是可圈可點。一個充滿魅力的示範小城鎮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