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委政法委幫扶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系列報道之一

讓貧困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這幾年,對於貧困群眾來說,好事接二連三,生活越來越好。”這是張家川縣幹部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切身感受。

自全省調整脫貧攻堅幫扶力量以來,省委政法委作為省直單位幫扶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的組長單位,認真履行組長單位職責,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溝通協調,完善整體規劃,落實扶貧政策,解決實際問題,推廣幫扶經驗,形成了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幫扶工作向縱深發展。

與此同時,省委政法委機關重點幫扶張家川縣劉堡鎮梨園村、鄭溝村、董家村、小灣村、李山村5個村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向5個村各派駐幫扶隊長1名,長期住在當地,掌握實際情況,協調各方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深入實施“一戶一策”扶貧計劃,努力讓貧困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省委政法委幫扶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馬世忠高度重視,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的措施辦法,先後協調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切塊資金1000萬元,落實扶貧民生項目建設財政切塊資金1500萬元,新增退耕還林種植烏龍頭任務5000畝,統籌推動各單位形成幫扶合力。

5月21日,馬世忠再次深入張家川縣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並在有關會議上要求各級幫扶單位清醒認識張家川縣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深入實施“一戶一策”扶貧計劃,聚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高精準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幫扶工作中,省委政法委機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於今年初帶頭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省委政法委機關5個支部與5個幫扶村支部結成對子,組織黨員幹部走訪慰問貧困戶、老黨員,聽民聲、訪民意,並同村支部班子成員一起共謀“拔窮根”“摘窮冒”的措施辦法,因地制宜發展富民產業。

與此同時,省委政法委機關組織幫扶責任人,深入幫扶村開展走訪入戶幫扶工作,重新核實情況,準確掌握實情,嚴格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他們聽取群眾意願訴求,逐一摸清了5個幫扶村的整體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並動員扶貧、衛計、社保、交通等部門齊抓共管,列出貧困戶幫扶計劃清單,共同制定了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基本醫療、道路交通、安全飲水等方面的幫扶措施,並積極推動這些措施落地見效。

梨園村位於劉堡鎮西梁山區,是一個深度貧困村。這裡自然條件差,由於山多川少、乾旱少雨、水土流失等原因,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

“要解決水土流失問題,就得對坡耕地進行‘精加工’。”劉堡鎮鎮長妥寶玉介紹說,“在省委政法委的幫扶下,經過實地勘察,梨園村決定把白家堡子灣以前的陡坡修建成梯田,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從去年10月開始,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陡坡地變成了梯田地。劉堡鎮通過省委政法委爭取的扶貧項目支持,免費為梨園村村民發放烏龍頭樹苗,把新開發的500畝梯田地全部種植成耐旱、耐凍、成活率高的烏龍頭。如今,新開發的梯田地仍散發著泥土的清香,吐露新芽的烏龍頭開始茁壯成長。

據介紹,烏龍頭樹可產藥、菜兩用的名貴野菜,經濟效益好。烏龍頭種植不僅僅在梨園村全面鋪開,而且在鄭溝、董家、李山、小灣等多個貧困村開始種植,將成為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

今年來,省委政法委爭取省林業廳的支持,在劉堡鎮新增退耕還林面積1600畝,其中在省委政法委機關幫扶的5個村共種植烏龍頭900畝,並新增22戶養殖戶,養殖牛羊120頭。

“這條路終於拓寬了、硬化了,去縣城方便多了!”劉堡鎮董家村通往米家村的一條新硬化的通組道路已經竣工通車。村民們三三兩兩地站在一起,討論這條路對村子帶來的新變化。

“這條路開通以後,我們的農產品就能及時運送到縣城交易。”董家村村民馬宏宏笑呵呵地說,“以前,我們通往縣城的路要走18公里,真是費時費力,現在只需要7公里就能到達,少了11公里路程,真是方便多啦!”

提起新修的道路,董家村黨支部書記李鳳祥顯得格外開心。他說,“以前的路是田間小路,出門很不方便。這兩年在省委政法委的幫扶下,不僅董家村通往米家村的這條路打通了,而且通向張莊公路的村路也即將達到通車條件。”

貧困村群眾出行難是困擾當地多年的實際問題。省委政法委協調落實800萬元農村道路建設資金,全部用於劉堡鎮修建村級道路。同時,在5個幫扶村實施亮化工程,協調到位資金80餘萬元,將安裝路燈180盞。

已搬進新房的董家村村民馬富忠回憶說:“以前,家裡經濟條件差,住的是老舊危房,一家三口就擠在一間小屋子裡。”

那時,馬富忠家是村裡典型的貧困戶。如今,在省委政法委的幫扶下,通過危房改造項目,馬富忠把老舊的土房子重建成了現在的磚房,並通過發展富民產業,現已成功脫貧。

一提起現在的生活,馬富忠的臉上掛滿幸福的笑容,稱讚國家的幫扶政策讓自己走出了貧窮的境況。

走進馬富忠現在的家,院子非常寬敞,地面打了地平,南面是兩間大臥室和一間客廳,牆壁鋪貼著白色的瓷磚,鋁合金窗戶和鐵門,整個院子顯得大氣而美觀。西面專門修了一間廚房和一間洗澡間。堂屋內電視、茶几、衣櫃、冰箱等生活設備一應俱全,嫣然一副城裡人生活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