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美麗又健康,請這樣挑選高跟鞋

要想美麗又健康,請這樣挑選高跟鞋

“哎,穿了幾天高跟鞋,膝蓋又疼了”。“哎,穿了一天高跟鞋,腰痠背痛”。對於類似的哀嘆聲女性一定不陌生。還有功夫女星楊紫瓊,因長期穿尖頭鞋、高跟鞋,導致了明顯的拇外翻。在此,曾參軍提醒,高跟鞋讓女性變的“高挑”,但長期穿高跟鞋也會影響腳部健康。

要想美麗又健康,請這樣挑選高跟鞋

影響一:增加膝蓋的受力

膝蓋前方主要是一個由股骨和髕骨及相應的韌帶構成的關節,這個關節叫做髕股關節。曾參軍指出,在膝關節彎曲到30°以前髕骨和股骨是沒有接觸的,處於休息狀態,在30°以後才開始工作。因此,如果穿著高跟鞋,膝關節彎曲就會大於30°,這時髕骨和股骨就會工作。而髕骨和股骨表面軟骨的營養主要是靠休息時從滑液中獲取的,穿高跟鞋時,髕骨和股骨的休息時間就短了,獲取營養也就少了。而且,高跟鞋還大大增加行走時髕股關節所受到的壓力。

另外,鞋跟越高,膝蓋內側所受的力量也越大,長期穿高跟鞋,膝蓋內側的磨損自然更大,自然也會增加膝關節的磨損。

影響二:導致足部畸形

曾參軍舉例說,比如穿著高跟鞋,腳跟不易固定,鞋子擠壓摩擦及壓迫腳趾,影響腳趾伸展與活動,造成不適及疼痛,而且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拇趾因身體重量壓迫變形,造成拇外翻。又如,長期穿高跟鞋,身體的力量集中在腳掌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平分於整個腳掌,這種不良的行走姿勢造成足肌無力,進而發展為痙攣性平足症。再如,長期穿高跟鞋,還容易引起甲溝炎、雞眼、胼胝以及扁平足、錘狀趾、拇囊炎、小趾內翻等足部畸形。

要想美麗又健康,請這樣挑選高跟鞋

影響三:損害腰椎和頸椎

穿高跟鞋時,整個身體重心會前移,身體為了適應重心前移不得不做出調整,從而容易摔跤與崴腳。而且穿高跟鞋時,骨盆會代償性向前傾,腰椎和頸椎向前的弧度會增大,從而損傷腰椎和頸椎。

曾參軍支招:學會科學地挑選高跟鞋

招數一:穿高跟鞋前,請先做評估

招數二:挑對高跟鞋,45°才完美

一雙好鞋,足弓設計一定要合理,能夠承擔壓力的足弓可以讓高跟鞋接近如平底鞋般的舒適。因此,挑高跟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高跟鞋平放在地面,看鞋子的重心是否與鞋跟呈45°,因為45°可以讓整個腳掌受力均勻、舒適。

招數三:挑對高跟鞋,鞋尖1釐米翹起

鞋子跟高會導致腳往前衝,而微翹的鞋尖可以避免這種壓力,進而減少腳趾擠壓。高跟鞋放置在平地上,如果鞋尖翹起1釐米,那麼這就是一雙好鞋。當然,鞋尖也不是越翹越好,過翹的鞋也會讓腳趾感覺不舒服。

要想美麗又健康,請這樣挑選高跟鞋

招數四:挑對高跟鞋,防水臺3釐米以內

有人誤以為高跟鞋只要有防水臺,多高的跟都不怕。其實,防水臺高,雖然能緩解前腳掌的壓力,但同時帶來的負面作用就是“路感”很不明顯,尤其在上下樓梯及稍有不平的路面,容易造成意外傷害,很容易磕絆腳。另外,鞋底過薄或過硬,都會引起不適,適中的防水臺或增加防震鞋墊的設計,是可以減少足部損害的。一般防水臺最好不要超過3釐米。

招數五:挑對高跟鞋,粗跟優於細跟

有人認為,高跟鞋的細跟更迷人,但其支撐力遠遠不及粗跟強,細跟也更易引起小腿肌肉的痠痛。粗跟更穩,可防止走路摔跟頭和崴腳。

招數六:挑對高跟鞋,選鞋時間有講究

建議最好選擇在下午3點或4點以後去買鞋,因為一天下來,身體的淋巴液會積壓在下半身,這時選稍大半號或一號的鞋最合適。

溫馨提示:高跟鞋鞋跟最好不要高過5釐米

女性穿高跟鞋,最好選擇鞋形、鞋面適度寬鬆,鞋跟不高過5釐米,鞋底軟硬適中的鞋。因為美麗時尚的高跟鞋,同時也是傷人的“利器”。 曾參軍提醒,愛穿高跟鞋的女性,如果想美麗與健康的統一,請參考以上招數,可以免去一些麻煩和痛苦,穿出漂亮與健康。

要想美麗又健康,請這樣挑選高跟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