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的福地

北京,我的福地

每个人的命运,都和TA生活的城市,纠缠在一起。

我的北京,从两个箱子开始。箱子收拾了一个月,火车做了一晚上。走出火车站,回头,只见大大的红色的“北京”二字悬挂眼前,这是我与这城市的初识。

不是每一个北漂的人,从一开始都对这个城市下了血誓,高考落败的自暴自弃,让我大笔一挥,报选了6座城市,而北京,是命运对我的安排。

家人在学校附近住了半月,给我以临时反悔的机会。我铺开了床单,将书本在床头摆下,选择开始与这座城市的故事。

01 北京,首都

对于来北京旅行的人来说,脚下踩的这片土地叫作“首都”,仅这一件事情,就足以让你兴奋许久。而对于即将在这里生活4年的人来说,“首都”二字的振奋效果,早已经被各种不安盖过。沙尘暴比台风洪水要更猛烈些?我会爱上这里冬天里的暖气,还是会适应不了这里干燥的空气?这个说话里带着er话音的地方,到底是北方人的豪爽,还是像传闻中的排外?

你敏感的神经,捕捉到的每一个信号都在验证你的假设,或是推翻你的假设。你撒入时间,细细的重新定义着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直到“首都”二字,渐渐淡去,“北京”二字,慢慢清晰。你和这座城市的关系,就在期间起了变化。

02 除了雾霾,这里有自由的空气

4年晃眼就过。来时便定下了与这座城市告别的日子,就在今天。今天,我换下了青涩的格子裙,穿上了干净的白衬衣,地铁搭乘着我向着密集的写字楼区出发,搭乘着我的命运,去与这座城的更深处交缠,家乡在身后拉起了越来越长的影子。

出了地铁站,我手里攥着简历,站在密集的写字楼宇之间,太阳的强光从天垂直砸下,到了几百米高空开始接力给大楼的玻璃互相折射,最后一束光折射到我身上。这一刻,我强烈感受到了我自己,身后的地铁斩断了我与这个世界曾经的全部联结。

我像被扯断了所有身上的线的木偶,只身站在城市中央,我用自己的力量重新抖动身体,抬头,展臂,呼吸到了一缕空气,叫作自由。

我几乎不认识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我与家乡的信息联结点只有我每天晚上打回去的一通电话,我和我的所有秘密,被这座城市的围墙守护着。这一刻,你觉得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你打了20多年的怪,终于解锁自由关卡。

你走进某座写字楼,按下某个楼层,电梯把你放到某个带有logo的门前,你和前台小姐点头微笑。在某个会议室里,你双手比划着你的想法,梦想从旁边的窗户悄悄钻出,升上了万米高空。

你开始重新布局你的人生。你选择谁可以进入你的生命,谁又该离开。你可以与一本正经的学士探讨经济命题,也可以与流浪歌手把酒言欢。你不断更改着你在名片上的Title,斜杠青年的斜杠无限度的被你添加。在这座城市,你要做的只有不断的出发,总有不同的风景在前面向你伸出手,你将你的手交给它,就被牵着翩翩起舞。

换一种成功的定义,你就可以再出发。你可以失败,但转身又奔入更大的可能性中。我以这座城市为起点,去往美国这个被称为更自由的国度,背包一背,又回来了这里。

自由,可以满足你最大程度的任性。任性,肆意,张扬,我只书写在这里。

03 不止是机会

几年后的某日午后,咖啡厅里,我的对面坐着一个女孩,她穿着干净的白衬衣,手里攥着简历,开口:我该留在北京,还是回去家乡?她低头,顿了一下,抬头,继续断断续续的讲述起她的家乡,她与北京的故事,她的梦想,她的担忧…看着她,我只是不断唤起了对曾经的自己的记忆。原来,真的,北京和家乡的抉择,曾拦在每一位到过这里的异乡人的面前。

留下的人有留下人的借口,回去的人有回去人的借口。我留下了,我的借口没有什么特别——

机会,可又不止是机会。

站在CBD,中关村,大望京…你用手指头,点数着一排排的写字楼,一个个的窗户…你点数出来的是数不完的机会。机会不止于此,3W咖啡厅里,天桥上,酒吧内…每个北漂的人都将眼睛锁定一处,并坚信那里有自己的未来。

在北京住的久了,你发现你曾经看到的机会,只不过是北京穿在外面的霓裳。北京真正带给你的机会,是蕴藏在城市中心的一股力量。

  • 思考的力量。朋友说,他认为AI将以最大程度取代传统工种。朋友说,他认为个人品牌中才蕴含最大的增值空间。在这个城市里,我常听人说“我认为”,说完就朝着他认为的方向去做了。这是一座思考密度更高的城市,你的大脑跟着城市的轮盘飞速转动,脚步也跟上。

  • 速度的力量。当春意才跳上枝头,北京的街头已零星点缀了几辆小黄车,路上跑的小黄车越来越多,渐渐跑向了周边的城市,而这里,又一次扮演了“起点”的角色。所有身在其中的人,日常里带着望远镜走路。

    你和这座城奔跑的速度,相互帮衬。

北京的力量,最终融为了你身体里的节奏。

04 更多的接触点

去年年末,我来这个城市已将近10年,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电视里偶尔扫过直升机俯拍城市的镜头,扫过的某栋楼的楼顶,扫过的某个胡同的一角,我竟能马上说出这栋楼的名字,这条胡同的名字。你和这座城的关系,又岂能还只说是过客?

我一次次从北京出发,又一次次回到这里。路上,我习惯带一本书,作伴我的旅途。看到白岩松的书里写着,他经过了东三环靠西的辅路,他行驶在了西直门的立交桥上,他在中央电视台里做直播。杨绛在梦中的北京寻找三里河。王小波小时候住在成方街,离北京的城墙很近。你跟随书中故事的脚步,是你同样走过的北京的路。

书里写的北京,是你的北京;新闻报道的北京,是你的北京;大阅兵走过的北京,是你的北京;Facebook进军的北京,是你的北京;所有与北京的连接点,都直接连接在你的身上。你与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链接。

逃离北上广近年的呼声越喊越高,这里有雾霾,这里有堵车,这里有压死人的房价。

每座城市都有陷阱,关键是哪座城市能赋予你跳脱的力量和成长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