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擊“洋垃圾”走私 前5月海關偵辦走私案1613起

  前5月海關立案偵辦走私案件1613起  重拳打擊“洋垃圾”走私  本報記者 顧陽  隨著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峰一聲令下,廣東分署及天津、上海、南京等25個直屬海關在全國17個省(區、市)同步收網,一舉打掉涉嫌“洋垃圾”走私的犯罪團伙39個。  5月22日凌晨的這一幕,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洋垃圾”走私的再次關注。作為近年來全國海關最大規模的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當天共查獲廢礦渣、廢五金等各類走私廢物13.7萬噸,查證走私廢塑料、廢礦渣、廢五金共60.65萬噸,抓獲犯罪嫌疑人137名。  今年以來,全國海關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組織開展“國門利劍2018”聯合專項行動,對洋垃圾、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農產品、重點涉稅商品、毒品槍支等走私,實施專項打擊和集中整治,取得積極戰果。據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海關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1613起,其中立案偵辦涉稅走私犯罪案件716起,案值138億元;立案偵辦非涉稅走私犯罪案件897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介紹,今年以來全國海關已針對“洋垃圾”走私開展了3輪高密度、集群式、全鏈條的集中打擊,全力封堵攔截“洋垃圾”走私入境,共立案偵辦走私廢物犯罪案件248起,查證各類涉案廢物95.58萬噸。  “走私進口禁止類固體廢物屬於違法犯罪行為,進口限制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同樣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履行報批、申領、備案等相應手續,合法進口、合法使用。”張廣志提醒廣大進出口企業,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已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上述固廢物從今年元月1日起已被禁止進口。  糧食、凍品、食糖等農產品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而這些領域也正是海關打擊走私的重點內容之一。  5月12日,濟南海關立案偵辦一起海上偷運走私白糖進境案,涉案走私白糖6000餘噸。經查,犯罪嫌疑人受走私團伙僱傭,關閉船舶定位識別系統,通過海上偷運方式運至非設關碼頭。一週後,廣州海關在珠江口水域查獲一起涉嫌走私白糖進境案,涉案走私團伙偽造隨船運輸單證,安排涉案貨船通過公海偷運方式從珠江口水域走私進境。現場抓獲涉案人員10名,查獲涉案白糖1600噸。  據統計,前5個月,全國海關立案偵辦凍品走私案件104起,案值39.43億元,查證凍品2.3萬噸;立案偵辦食糖走私犯罪案件25起,案值3.16億元,查證涉案食糖5.07萬噸。張廣志表示,糧食、凍品等農產品走私事關國計民生,在衝擊國內糧食市場、影響農民收益的同時,危及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影響國家糧食戰略安全,而未經檢疫的農產品流入市場,還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