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美民居建筑,被誉为国之瑰宝,看看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它是我国圆士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福建土楼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开平碉楼是中国社会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是由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院落呈双“喜”字形,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刘氏庄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建于1958年10月;刘氏庄园为川西坝子建筑风格。博物馆的建筑、馆藏、泥塑、遗存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四川军阀史、民俗学、近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


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黟县东北部,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这里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蓝天、白云、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如同一幅水墨画,美丽、静谧。

西递村,安徽黟县南部古村落。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刘家峁村,是陕北大财主姜耀祖于清光绪年间,历时16年投巨资亲自监修的私宅。姜氏庄园砖、木、石三雕艺术十分讲究,整座庄园无处不雕,无处不琢,大至整个建筑设计,小到各个微小装置,都有数不尽的“雕”艺术,这些都充分说明庄主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内涵,体现出独到匠心的建筑科技和历史艺术价值。


康百万庄园,位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建造的府邸。“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庄园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