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最美民居建築,被譽為國之瑰寶,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福建土樓,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利用未經燒焙的土並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用夾牆板夯築而成的兩層以上的房屋。它是我國圓士樓古民居的傑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它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佈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福建土樓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開平碉樓是中國社會不可多得的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王家大院是由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景區。王家大院的建築,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徵。且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院落呈雙“喜”字形,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反映了以山西晉中一帶為主的民情風俗;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皇城相府,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鬥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劉氏莊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之一。建於1958年10月;劉氏莊園為川西壩子建築風格。博物館的建築、館藏、泥塑、遺存是認識和研究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近代民居建築的重要實物,也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宏村,位於安徽省徽州黟縣東北部,整個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這裡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佈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蹟。藍天、白雲、粉牆黛瓦的徽州民居如同一幅水墨畫,美麗、靜謐。

西遞村,安徽黟縣南部古村落。西遞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牆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遊客如置身迷宮。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三百餘戶,人口一千多。

姜氏莊園,位於陝西省米脂縣劉家峁村,是陝北大財主姜耀祖於清光緒年間,歷時16年投巨資親自監修的私宅。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築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築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康百萬莊園,位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康百萬莊園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傳人康紹敬建造的府邸。“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康應魁家族的統稱,因慈禧太后的冊封而名揚天下。康氏家族前後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莊園從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頂。是一處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紀封建堡壘式建築。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古建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