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捨得智慧講堂》五大升級,“體驗”+“圈層”帶來哪些營銷新玩法?

文 | 雲酒團隊

6月12日,捨得與愛奇藝戰略合作發佈會在北京頤和安縵酒店舉行。隨著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正式簽署,使得這次基於大數據共享、線上優質資源整合展開的深度合作,有望成為白酒品牌與視頻平臺間關於互聯網+戰略的標杆案例。

在發佈會上,雙發宣佈將從加強文化IP的合作共建、深化財經圈層合作、加強愛奇藝頭部內容以及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進行合作。其中,捨得將利用愛奇藝平臺嫁接《捨得智慧講堂》,通過愛奇藝平臺的大數據資源,針對捨得酒的目標消費人群,做深度營銷,傳遞品牌價值,與愛奇藝共同打造行業IP示範效應。

《捨得智慧講堂》作為捨得打造的自建IP,自2017年正式上線以來,成為當代社會精英人士喜愛的欄目。2018年,捨得推出了《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實現了理念、版本、嘉賓、環節、互動五大升級。在《捨得智慧講堂》的打造中,捨得攜手鳳凰網,並聯合喜馬拉雅、愛奇藝等打造IP,彰顯了捨得在互聯網時代營銷的轉型提速。同時,捨得通過導入體驗營銷、圈層營銷、互動營銷等新模式,助力品牌升空、營銷打造和渠道構建。

作為捨得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要打造怎樣的“大IP”,又“透露”出捨得哪些營銷策略?

既看重短期IP,更追求長遠品牌

在《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捨得將品牌訴求定位為“傳播中國智慧”,其品牌核心主張是“中國智慧”。與“智慧人生·品味捨得”相比,品牌戰略已經從個人情懷,人生智慧升級為家國天下,中國智慧。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營銷分為“以產品驅動”、“以消費者驅動”、“以價值觀驅動”、“以自我實現驅動”四個層次。在後兩個層次,消費者變成了有獨立思想、心靈和精神的完整個體。企業是否被其認可,與其社會責任感及其所宣揚的價值觀息息相關。傳統的“交換”與“交易”被轉化為“互動”與“共鳴”,營銷的價值主張從功能與情感的差異化,升級為精神與價值觀的呼應。

根據上述理論,企業打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目的,在於折射出自身價值觀、人生觀,最終和消費者產生共鳴,這樣品牌才具備強大的穿透力、延展力。在《捨得智慧講堂》第一季中,捨得打造的億級IP,通過“匯聚中外名家的思想精髓,分享領袖群倫的捨得智慧”,使消費者認可捨得品牌的價值主張,併產生情感共鳴。這為第二季IP戰略升級,打下了基礎。

隨著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中國高鐵技術全球領先,中國方案越來越多走向世界。“中國智慧”受到高端人士的關注,他們希望對“中國智慧”進行更深入探討,捨得敏銳洞察這一趨勢,將IP內涵從個人情懷和智慧,上升到家國天下、中國智慧,滿足了消費者世界觀、價值觀“升級換代”需求。

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營銷公司總經理吳健致辭

而在第二季嘉賓中,特邀龍永圖、袁隆平、任志強等加盟,他們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發揮了“有舍有得”精神,最終推動了歷史的發展。這和捨得“中國智慧”品牌主張及內涵高度吻合,也傳遞出捨得家國天下,中國智慧的品牌主張。

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龍永圖做客舍得智慧講堂

捨得IP戰略升級還表明,捨得更注重品牌內涵和消費者的深度溝通。捨得定位打造“文化國酒”,傳遞的是中國傳統的家國文化,詮釋的是“中國智慧”,這既彰顯了捨得的品牌高度,也凸顯了捨得長遠打造品牌的耐心和決心。

“體驗”+“圈層”

營銷探索“新玩法”

在第二季節目中,捨得還將增設“行走版”節目,嘉賓將走出採訪間走進酒廠、深入車間、擁抱城市,以實現名人深度融入舍得消費場景,並展開圈層互動。這也恰恰體現了2018年捨得“體驗”加“圈層”的營銷創新。

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袁隆平做客舍得智慧講堂

所謂體驗營銷,是指企業通過讓目標顧客觀摩、聆聽、嘗試、試用等方式,使其親身體驗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從而促使顧客認知、喜好併購買的一種營銷方式。這種方式以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為目標,拉近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體驗營銷包含了認知體驗、購買體驗、使用體驗和價值體驗四個環節。

據瞭解,捨得將通過獨特的“行走”方式,讓參與其中的名人擁有“認知、使用、價值”的完整經歷。在捨得的規劃中,這些嘉賓將通過走進酒廠等形式,和消費者溝通,深度融入舍得消費場景,從而達到對捨得品牌的深度瞭解,並對家國天下、中國智慧品牌文化擁有切身體驗。

在營銷“去中心化”時代,圈層已經成為鏈接消費者的重要入口,其作用就是通過線上線下的高頻互動,把那些本來跟企業沒有任何關係的用戶轉化成弱關係用戶,把本來是弱關係的用戶轉化成強關係,以及強鏈接的超級用戶。對於捨得來說,這些名人都是所在圈層領袖,具備很強的號召力,自然將成為捨得品牌傳播的“意見領袖”。運用“體驗”加“圈層”,捨得通過意見領袖的口碑傳播,由用戶帶來用戶,從而奠定持續營銷的基礎。

除增設“行走版”,2018捨得還在線下深度合作鳳凰博鰲亞洲論壇酒會,以及將走進商學院等活動。捨得將通過上述活動,和一大批高端目標客戶進行體驗互動,使其成為產品“意見領袖”,並利用“意見領袖”圈層發聲的影響力、傳播力,和目標消費者深度溝通。這也將讓捨得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讓消費者對品牌保持更高的忠誠度。

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黏性互動“走心”

“單車道”拓寬“雙車道”

在現代營銷中,客戶黏性至關重要。現代企業必須摒棄“叫賣式”營銷,通過“口碑傳播”實現消費者黏性和互動。捨得第二季增設的“一舍一得”和“talk劇場”環節,就是通過黏性互動,實現“走心”營銷的最好方式。

名人為產品代言有幾種類型。其1.0版中名人往往只是產品廣告的“道具”,品牌主要藉助名人實現銷售;2.0版是名人以第三方出現為產品站臺背書,名人在其中只是起到“引流”功能;而捨得在《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中,採取的是“走心”營銷。

五大升級,《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大IP”透露哪些營銷策略?

所謂“走心”,是名人成為捨得與消費者情感交流的“橋樑”。通過“贈書”、“簽名”、“組合禮包”、“回饋消費者”幾大環節,用戶不僅獲贈捨得產品,還通過名人代言的價值觀,進一步感受捨得品牌和文化,真正對品牌“走心”。捨得也將通過鎖定這種高“黏性”的用戶,獲得知名度,更獲得美譽度。

從“單車道”拓寬為“雙車道”,是因為捨得意識到,互聯網時代,每一位消費者都有表達和受尊重的機會與權利,誰為消費者提供了這種平臺,誰就可能率先脫穎而出。一旦消費者產生價值認同,就會“愛屋及烏”喜歡上品牌。而在酒類行業,類似捨得和消費者“雙車道”深度互動的平臺和IP,並不多見,這很可能成為2018年酒業的一大營銷看點。

《捨得智慧大講堂》第二季的推出,表明捨得打造“文化國酒”已經營銷變陣。無論是品牌戰略升級、圈層營銷佈局,還是雙向溝通設計,捨得都在努力求新求變,這也正呼應了公司“顛覆營銷”的主題,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只有敢於“顛覆”者,才可能贏得未來。

關於文化國酒捨得全新升級,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