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會亮相:是評獎,也是探尋創作的方向

6月13日,由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劉和平作為主席的第二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會亮相,與媒體見面。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亮相:是评奖,也是探寻创作的方向

左起:海外電視劇單元評委李·梅森、斯蒂芬·朗·米切爾,中國電視劇單元評委趙立新,白玉蘭評委會主席劉和平,中國電視劇單元評委高群書、徐帆、徐紀周 視覺中國 圖

今年是國產劇誕生60週年,中國電視劇單元的角逐受到相當的關注,高群書、徐紀周、趙立新、徐帆等評委的壓力也是不小。今年有包括《白鹿原》《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我的前半生》等在內的13部作品參加白玉蘭各大獎項的角逐。

對於本屆評審標準,評委分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寫出過《北平無戰事》《大明王朝1566》,獲得過多項編劇大獎的評委會主席劉和平簡單直接,表示“思想進步、技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作品”就是標準答案,同時讓劉和平感到欣慰的是,“從創作到生產,(國產劇)都較以往更自覺地成熟了。這種成熟就是新的進步。”

而導演高群書則認為,對於電視劇的評審標準有三點。第一,好的電視劇表達有獨特性,並且直指人心,讓觀眾有共鳴。第二,技術也是關鍵,攝影、服化道、表演必須達到一定高度,精度。第三,無論是民間反饋,還是網絡抽樣來看,必須要有好的社會影響。他覺得國產劇仍有不小的進步空間。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亮相:是评奖,也是探寻创作的方向

高群書 視覺中國 圖

高群書在評委裡較為特別,他作為電視劇導演出身,曾拍過《征服》等口碑上佳的劇作,後又轉型為電影導演,拍出《風聲》《千鈞一髮》這樣的力作。高群書感嘆說,儘管技術越來越高端,他卻開始懷念起年輕時看的《渴望》,其中原因可能是由於資本大量進入,“創作和表達這兩年易受到阻礙”。拿坐在身邊的編劇劉和平舉例,高群書說:“《北平無戰事》的劇本他寫了7年,我是因此又燃起了對電視劇的慾望。”但遺憾的是,現在能用7年打磨一個劇本的情況太少,很多導演和演員都很認真,但更多停留在“行活”層面。

演員趙立新對高群書的觀點較為認同,他提到最關鍵的評審標準在於是否真誠,不虛假,以及畫面上的藝術美感。同樣身為演員的徐帆更感性一些,她表示今年所看到的劇作都很吸引她,多數作品都同樣製作精良,還要進行比較選擇,“對我來說,是很難的。”但徐帆覺得,即便難,這個選擇還是有意義,每年白玉蘭大獎仍舊是對過去一年真正在行業裡深耕內容的從業者的極大肯定和鼓勵,這種鼓勵可以讓國產劇不斷上臺階。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亮相:是评奖,也是探寻创作的方向

徐帆 視覺中國 圖

每年白玉蘭獎從入圍名單到獲獎作品,都很少將收視率或討論度作為主要參考標準,依舊保持著藝術審美上的堅持和探索,例如去年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的《好傢伙》。

評委會主席劉和平指出,“實際上國產劇的真正發展只有40年,能到今天這個程度,是敘事藝術敘事文學的一大步。”相比海外優秀電視劇,國產劇講長故事的能力是一大優勢,這得益於悠久的戲曲傳統。當然,期待有所改變的地方也有,比如,有價值突破、美學突破、尺度突破的作品並非每年都有。他幽默地表示,國產劇優勢就是地大物博、人多、錢多,套路化也是進步路上的過程之一。

“評獎不僅僅是評價,而是在倡導,通過這個獎項通過評選,選出一些很少的好東西,讓大家看到他們的努力,他們的辛苦才能得到褒獎或得到發揚光大,儘管可能是鳳毛麟角,但就要像從大海撈針一樣撈出來,讓大家都看到。”高群書說。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亮相:是评奖,也是探寻创作的方向

趙立新和劉和平(右) 視覺中國 圖

在見面會結束後的採訪中,有關這兩年提到的高頻詞“現實主義題材”,劉和平再次重申了自己對國產劇謹慎中的樂觀,“現實主義就是關注當下的生活,但藝術作品是在用美學的眼光看世界,看完今年片子我發現,現在結合得可以,既關注了當下的人,也還是堅持藝術創作原則,用美學的眼光在構建作品。中國電視劇還是在逐漸成熟。”這種成熟也在他自己的新作中有所體現,由於主要時代是北魏時代,主角們屬於鮮卑族,劉和平透露,更多使用了西片的感覺,“《冰與火之歌》能表現什麼,我們也可以表現什麼。”

劉和平也提到劇本對國產劇的重要性,“劇本就是整個劇的最大公約數。公約數找不到,戲也好不了。”也因此,好劇作對編劇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光是要懂得如何敘事,你還真正要懂得整個拍攝過程”,他提倡編劇要從一開始構建到選導演演員再到後期都全程參與。

除了不斷被問問題的國產劇評委,談到評獎意義,紀錄片單元評委松江哲明倒希望參賽片創作者們應當看淡這層紙,只要是真實反映發生的事情,入圍的作品都值得關注,而是否得獎,只是評委與劇作之間的緣分了。實際上紀錄片這兩年在國內也發展迅速,早就不是小眾藝術領域,此次紀錄片單元入圍作品中的《生門》就曾在網絡上引起過熱議。國內紀錄片評審彭輝曾參加過十幾年的國內紀錄片評獎,這一兩年他也感受到了這種發展,他客觀總結國內外紀錄片之間的差距,“國外的張力比較大,國內的題材範圍窄一些,這個可能是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