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六代戰機曝光,佈局科幻,美軍慌亂

2005年12月,第一架F22戰鬥機在美國猶他州正式服役,從此,美國成為了世界上首個擁有五代機的國家,而發展至今,美國的F35以及中國的殲20以及俄羅斯蘇57等五代機也陸續服役。

中國第六代戰機曝光,佈局科幻,美軍慌亂

空中優勢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早在1921年,意大利軍事學家杜黑就創立了“空權論”,主張空軍力量是發動進攻的尖刀!在第六代戰機的研發上,美軍在2014年就率先發布了發佈六代戰機計劃,按照計劃美軍將在2030年完成。而中國的殲31按照服役一代、研究一代、預研一代的原則,也已經在研究階段。並且此前央視就六代戰機進行了曝光。

中國第六代戰機曝光,佈局科幻,美軍慌亂

六代戰機想象圖

 殲20總師楊偉分析到:戰機的升級換代,並不只是技術的疊加,戰機每升一代,難度就要高很多很多,而要想研製出六代機,就必須要突破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瓶頸”:第一,作為戰鬥機的心臟,六代機的先決條件在於發動機。新一代戰機已基本確定採用變循環發動機,因為對未來戰機而言,巨大的氣流速度和高度適應範圍比單純增加它的推重更有意義;第二,對於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戰機來說,航程和航速的關係就像魚和熊掌的關係——不可兼得。如果要追求高速,就必須克服巨大的阻力和高昂的油耗,從而帶來航程上的嚴重不足。而下一代戰機有望同時兼顧2馬赫以上的超巡航能力和相對省油的亞音速巡航能力,並提高發動機的效率,從而遠遠超越五代機的作戰半徑;第三,作為戰鬥機的“大腦”,六代機對航電系統的要求也勢必更加苛刻;第四,以往戰機的氣動加熱將產生嚴重的紅外信號,而隨著現代機載紅外傳感技術大幅升級,過高的速度將更加不利於紅外隱身;第五,隱身、機動和結構這三項指標是一款戰鬥機外形設計的限制條件,它們對戰機的要求卻往往是矛盾的,以往的戰機總會不可避免的有不同程度的顧此失彼,新一代戰機能否將這些因素進行有機結合,也是六代機所面臨的重大技術難題;第六,隨著六代機飛行速度的大幅增加,飛機本身和駕駛員的G值承受能力也將是個大難題,畢竟是有人駕駛的戰鬥機,飛機和飛行員的安全都至關重要;第七,未來的隱身技術,不能只對雷達隱身,一種“隱身皮膚”的概念提出,第六代戰機將在任何環境下對各種探測手段隱身,甚至戰機從人們上空飛過,人們的肉眼甚至看不見。

中國第六代戰機曝光,佈局科幻,美軍慌亂

想在六代戰機上實現彎道超車,,從經濟實力以及技術儲備的角度分析,中美兩國研發的六代戰機更有可能獲得成功,且通過對F-22和殲-20的研發速度比較,中國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裝備先進六代戰機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