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殉國,左良玉為何見死不救?一槍不放,80萬大軍跪地投降

有網友問:在李自成大軍突向北京的時候,為什麼手握大軍的左良玉見死不救?看著崇禎皇帝在景山自殺。畢竟駐軍武昌的左良玉號稱有80萬大軍。

崇禎皇帝殉國,左良玉為何見死不救?一槍不放,80萬大軍跪地投降

左良玉這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非常奮進的,在遼東戰場多年,雖然談不上多大功勞,但是,勤勉努力,敢於戰鬥。後來在1632年,帶領明朝昌平京軍到關內鎮壓農民軍。

左良玉在山西,河南多次打敗農民軍,從一個副將逐漸成為了一個總兵。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也就是1634年,左良玉就開始大肆收編投降的農民軍,逐漸擴大自己的實力,並且開始逐漸驕橫。

崇禎皇帝殉國,左良玉為何見死不救?一槍不放,80萬大軍跪地投降

隨著,盧象升,祖寬,曹文詔等等在關內作戰的大將逐漸死去,一貫保存實力的,左良玉開始迅速做大,開始不聽調遣,包括督軍楊嗣昌的命令都不服從,到了最後為了讓他出戰,在1642年的朱仙鎮大戰開戰前,先付了左良玉50萬,結果一開戰,左良玉就首先奔逃,導致明軍慘敗。

但是明朝朝廷已經拿左良玉沒有辦法了,畢竟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人可用,左良玉的20多萬軍隊都是自己招募的,又不服從朝廷,只服從左良玉一人。現在的左良玉要地盤,要爵位,要糧餉,就是不出戰。

崇禎皇帝殉國,左良玉為何見死不救?一槍不放,80萬大軍跪地投降

因為,左良玉知道這個部隊就是他全部的本錢,他絕不會輕易拿去損失的。自然,左良玉也絕不會跑去北京護駕的,左良玉要當武昌王,要朝廷允許左良玉家族世代據守和擁有武昌以及附近地區。

崇禎死後,更加沒有權勢,左良玉更加不放在眼裡的福王繼位,為了拉攏左良玉,讓其駐守長江上游,加封太子太傅。 左良玉是當時南明最大的軍事集團,按理說新建立的南明政權,怎麼說也得由他來操縱吧!但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新建的南明政權,卻讓江北四鎮給操縱了。

崇禎皇帝殉國,左良玉為何見死不救?一槍不放,80萬大軍跪地投降

左良玉就找了一個藉口,在崇禎皇帝剛死,李自成大軍向湖北開來,清軍從北方壓下的關鍵時刻,反而集合所有部隊和人員,號稱80萬東進南京,要是奪權奪利。結果這位,多智謀,善於帶兵,左右手都能射箭,文字方面是半文盲的左良玉就在路上病逝了。

總體來說,左良玉就是勇於虐民,怯於大戰。因此,也得到了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的評價。他的兒子左夢庚更是厲害,直接一槍不放,80萬大軍向1萬清軍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