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風口飛翔

雷軍風口飛翔

文|朱曉培

“如果,有一天,你的生命裡沒有了金山,還有什麼可以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情?”

2007年10月,金山軟件在香港掛牌不久後,雷軍受邀參加《波士堂》。面對主持人最後拋出的這個問題,雷軍沒有直接回答。他說,下次有機會再談。

10年後的今天,小米成了雷軍新的標籤。

小米已經正式向香港遞交的招股書,同時向證監會遞交了CDR申請並獲得受理。一些人相信,IPO後短期內,小米市值可能破1000億美元。

同時,他還是“風口論”的提出者,也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

雷軍風口飛翔

百戰歸來再天使

很多人寫雷軍,都忘不了提一句2008年他40歲的那個晚上,把他描繪成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中年男人。但忽略了,當天陪他一起過生日的,大多是他的朋友,也是他投資的創業者。

但雷軍也說了,自己有錢。

在2004年,卓越網以7500萬美元出售給亞馬遜,外界估計,雷軍個人獲利上億元。當年,雷軍就投出了他的第一個天使項目,孫陶然的拉卡拉。

因為聯想也投過卓越,朱立南就給雷軍打電話,問他認不認識孫陶然?雷軍說認識啊。他對孫陶然讚不絕口,朱立南就說:既然你覺得這麼好,要不要一塊兒出點兒錢?最終,聯想投了100萬美元,雷軍50萬美元,孫陶然自己也掏了50萬美元。

孫陶然後來開玩笑說,雷軍當時只能硬著頭皮說好。但雷軍看項目,確實挺準的。

2005年前後,寫博客是中國互聯網最時髦的事情之一,李學凌就想做一個RSS博客訂閱產品。但雷軍說,寫博客的人不到5%,需要博客的人不到1%,做1%的市場幹什麼?市場太小就看不到錢的影子,得選肥的市場。

他提議做一個遊戲資訊網站,因為網遊是一個肥的市場。2005年,李學凌拿了雷軍100萬美元開始創業,公司有兩個主要業務:一個是遊戲資訊網站多玩網,另一個是RSS訂閱工具狗狗。

兩年後,狗狗被賣給了迅雷,而多玩做了一款群聊工具YY語音,奠定了今天歡聚時代直播王國的基礎。

據傳,多玩曾有幾次被收購的機會,一次是2008年初,巨人網絡曾開出5000萬美元的價格,李學凌無動於衷。還有一次是2010年,傳言有人出1.5億美元收購,李學凌心動了,但雷軍建議不要賣。

在李學凌的介紹下,在聯想做投資的俞永福,認識了做UC的何小鵬。俞永福覺得UC不錯,想投,但聯想卻沒有通過這個項目。他轉而找到了雷軍,希望他能以個人的名義投資。雷軍說:你去UC,我就投。最終,俞永福加入了UC,雷軍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了400萬元。

雖然雷軍總是強調,只投熟人和熟人的熟人,但他是把天使當作一份事業在乾的,很多家公司都有深度參與。

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身兼金山軟件、小米科技創始人、歡聚時代、順為基金、獵豹移動、UC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職位,會議日程經常被排到夜裡12點。億歐黃淵普就跟我感慨過,雷軍就是一個勞碌命。

他心裡憋著一股勁,想證明自己,即使沒有金山,他在別的領域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投資。

有一次,孫陶然說雷軍是,百戰歸來再天使。

而雷軍早期的這些投資經歷,也影響了後來小米的佈局。證監會公示的小米CDR招股說明書顯示,小米公司已累計投資了超210家生態鏈企業,其中超90家公司專注於發展和生產智能硬件產品。

雷軍風口飛翔

做風口的豬

金山軟件IPO的現場,雷軍讀了一封員工的信。信的內容是加入公司8年了,第一年就在傳上市,每年都傳,傳的連自己得爸爸都不信公司真的要上市了。

“我是以勤學苦幹出了名的。行業裡對我的最多美譽就是‘IT勞模’。”2010年7月,雷軍在清華創業者訓練營講課時這樣介紹自己。

劉韌在早期的採訪中也曾提到,走進大學的第一個晚上雷軍就去上自習。“在我(雷軍)的印象中,像聞一多等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學成名的,我當時也想利用大學的機會證明我的優秀。”

他每天早上七點鐘去教室佔座位,總要坐在最好的位置上聽課。他原本有午睡的習慣,但看到有同學不睡午覺看書的時候,怕自己落後,就把午睡的習慣改掉了。他把這種勤奮的習慣帶到了後來的工作中,在金山軟件時候總是工作到半夜,會趁著諸如坐電梯這樣的時間閉目養神。

但他也越幹越疑惑。“在金山後期我就覺得不對了,當你堅信自己很強大的時候,像坦克車一樣,逢山開路,過河架橋,披荊斬棘。但是當你殺下來以後,遍體鱗傷,累得要死,你在想,別人成功咋就那麼容易?”雷軍曾這樣對《南方人物週刊》坦誠。

他覺得,自己不比別人笨,甚至還比別人勤奮,為什麼弄個企業就這麼磕磕絆絆不容易?為什麼別人弄個企業就挺容易。

金山的人,都有一身血戰的本領,但正是這種本領,讓他門見了誰都想打一仗但也侷限了思維。後來,馮鑫也感慨,“當你手裡有一個錘子的時候,你看誰都像釘子。”

從金山離職後的近3年,雷軍幾乎天天都在反思。2010年中,他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體會:

“過去金山的事,鮮有我沒有摻和的,二十二歲的金山沒有大成,有我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日夢醒才明白:要想大成,光靠勤奮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他得出五點體會:人慾即天理,更現實的人生觀;順勢而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顛覆創新,用真正的互聯網精神重新思考;廣結善緣,中國是人情社會;專注,少就是多。

雷軍說三年的反思讓自己受益良多,“雖然晚了,但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而他反思之後,也給自己的行動做出了規劃,主攻天使投資,少投幾個項目,投資後項目管理聚焦在兩三個項目上。於是有了前面天使投資人雷軍的故事。

同時,他也想明白了,“金山就像是在鹽鹼地裡種草。為什麼不在臺風口放風箏呢?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馬雲做阿里,好像很快就做成了最大的電商平臺。陳天橋搞遊戲,也搞成過中國的首富。但金山軟件,幹了二十多年,期間有那麼多歷史性的機遇,但金山好像沒有在對的時間做成對的事情。答案的關鍵是,要多一點點運氣。

所謂運氣,就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要順勢而為。他提出了風口論,認為創業要跟隨互聯網大勢。“創業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讓豬飛上天的颱風口。”一時間,眾多創業者紛紛以做“風口上的豬”為目標。

而2011年,雷軍和許達來成立順為基金,也是取自順勢而為。

雷軍風口飛翔

做小米

2010年4月6日,在北京四環的銀谷大廈裡,雷軍和幾個夥伴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他心裡揣了一個大抱負:辦一個ten billions company,就是100億美金的公司。

小米第一款手機上市的前昔,極客公園的大會上,張鵬問雷軍:為什麼做手機?雷軍說,想找一件自己喜歡幹、能幹、也覺得比較大的事情來做。手機就是這個事情。

到了8月16日發佈會的當天,現場播了一個短片,李學凌、傅盛、畢勝等一幫中國互聯網的風雲人物一起摔掉了手裡的蘋果手機,高呼:“我們要小米!”

就像蘋果發佈會上的喬布斯,雷軍也身著黑色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他帶著“一款頂級智能手機”,對著800多名聽眾講述小米誕生歷史,臺下有人忍不住喊了句,“雷布斯”。

2013年8月,雷軍找了包括馮鑫在內的5個“舊金山”人吃飯,他提到,小米要完成一次融資了,估值100億美元。

這幾個曾跟著雷軍一起摸爬滾打的兄弟,當時就震驚了:整個中國過百億美元市值(估值)的互聯網公司兩個手都數得過來,小米三年時間居然就做到了100億美元。

馮鑫也睡不著了,過了一週又去找雷軍吃飯。問他,你看我馮鑫到底哪有問題?為什麼我們做半天才做成這樣,小米就100億美金了。

雷軍說了三個點:你找的方向不夠大,你得找個人幫你,你對錢認識不深刻。很快,這三個建議又被很多創業者奉為創業寶典。

到2014年1月2日,雷軍在自己的公號上公佈了小米公司2013年的業績:銷售手機1870萬臺,增長160%,含稅銷售額316億元,增長150%。12月當月,銷售手機322.5萬臺。

這一年也是小米的巔峰時刻,估值達到了450億美元,約是一年前的5倍。

人們把小米當作了參照,與聯想比,與華為比。在一次採訪中,我問當時聯想手機負責人劉軍怎麼看人們的這種對比時,他認為沒有可比性:聯想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是實打實的,而估值是虛的。

雷軍風口飛翔

困難和補課

“在智能手機行業裡,我們已經成功登頂中國市場份額第一。”他提出小米手機目標發貨量是8000萬臺到1億臺。

從這篇公號文章的名字裡,人們就能讀到雷軍藏不住的驕傲:《去別人連夢想都未曾抵達的地方》。

此時,市面上已經有一些質疑的聲音:小米的明天能不能持續快速發展?但雷軍很有信心,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IT老兵,見過無數企業的榮辱興衰。科技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只要你不進取,都會遇到波折,這是行業規律。無論小米的未來如何,小米模式一定可以持續。

但結果有些打臉。2015年全年,小米的銷量只有7000萬臺,未達到預期目標。

而到了2016年,更是連續幾個季度的數字都不好,全球出貨量跌出了前五。負面報道很多,甚至還有評論說,“世界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售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的,小米前途堪憂。”

一年多里,那個曾經豪氣慢慢的“雷軍”公號只更新了寥寥數次,《我要用創新推動變革》,《我在不的不是第一,是大家的愛》,《我在乎的是小米持續進步》,《2016年開心就好》,《相信和堅持夢想的力量》。

後來,雷軍說,這期間一直在“補課”。

從2016年開始,小米的全員動員會就提了兩個字:補課,包括組織結構對標,尊重行業規律,向同行學習。在手機部、供應鏈、小米網銷售團隊分別組建專門的參謀規劃協調部門,一年裡從0開始建立起超過100人的協同團隊。

到2017年Q2,小米手機出貨2316萬臺,環比增長70%,重返世界前五。雷軍激動地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在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的,除了小米,只有小米能夠創造這樣的奇蹟”。

這期間的小米高管戰略研討會上,他們總結出了一個有四個問題的是PPT。其中一個問題是:過去兩年,小米到底遇到什麼困難?

“我們究竟遇到了什麼問題?如果不搞清楚我們自身的問題,其實很容易亂決策,尤其是企業遇到壓力的時候。我跟一些企業家交流的時候說到四個字:守正出奇。”雷軍說,遇到問題的時候,都希望用奇招來逆轉,其實這是錯的。遇到困難一定是某個基本功出了問題,因此,守正比出奇更重要。只有守正了,立住之後再想奇招怎麼勝出。

他們總結出:小米的第一個困難,是線上市場遭遇惡性競爭。第二個困難,專注線上,但錯過了縣鄉市場的線下換機潮。電商其實只佔商品零售總額的10%,到今天為止90%的人買東西還是在線下買,所以小米最痛苦的是如何高效率做線下。第三個困難,高速成長帶來的管理挑戰。

2018年3月27日,小米全面屏手機Mix2s發佈會上,雷軍再次表示:2017,是小米逆勢成長的一年,成功扭轉了過去幾年的頹勢,重回舞臺中央。這一年,營收破千億,也是全球第一個成立七年就營收過千億的製造業公司。

早在2009年2月,雷軍寫了一篇博客《互聯網創業的葵花寶典》,口訣就是“專注、極致、快和口碑”。後來,他重新改寫,換成了《用互聯網思想武裝自己》又發了一遍。正式提出創業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並且又在後面加了一個態度誠意,就是性價比——更高的配置,更低的價格。

現在,雷軍說的更多的是“厚道”。他說,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為什麼奮鬥

金山上市的那天,雷軍曾說,自己的心情非常的平靜。因為,終於可以不再回答金山什麼時候上市這個爛問題了。

但隨著小米快速成長,“小米什麼時候上市?”又成為人們熱衷談論的話題。

在遞交招股書後,雷軍發了一封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他寫道:今天,小米走到了歷史性的重要節點。面向未來,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業生態有著極具想象力的遠大前景。

在香港那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兩家超大的智能硬件體驗店。一個是IFC的蘋果旗艦店,另一個就是旺角的小米之家。

如果不出意外,小米會在7月就會正式登陸港交所。

此時,距離他想明白,不能光靠像坦克車一樣,逢山開路,過河架橋,還得要迎風飛翔,已經過去了整整8年。

雷軍說,自己是一個成就驅動型的人,這樣的人,能夠忍受各種痛苦,然後前行。有人曾問他,是不是因為你沒有幹成一個像馬化騰那樣的公司,你憋屈。他當時說是,但後來想了一下,其實不是,“我就是想做一件偉大的事情。享受驕傲自豪的感覺。”

而在那次《波士堂》的對話上,雷軍還現場背誦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的那首詩。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