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路遙說過,:‘’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所以他寫了一本激奮人心的書——《平凡的世界》。作為一個當代土生土長的農村作家,他筆下的每個角色都會帶著憨厚老實的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一書,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便是“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是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是的,不管是從小成績優異,但因為家庭條件而只能輟學的孫少安,還是懷有一顆遠大抱負,卻懷才不遇,而只能選擇在煤礦裡受苦的孫少平,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敢說敢做的爽朗女孩田曉霞。雖然他們的生活在那個年代,已經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但是他們不甘於平凡,敢於在自己不平凡的世界裡,創造出一個不平凡的自己。

孫世安這輩子最大的夢想,便是讓鄉親們對老孫家刮目相看。為一輩子窮吃窮喝的老父老母們,建起幾口有門面的大青窯。為此,他向公社借了錢,冒著巨大的危險,建立了一個規模不大的磚廠,不幸的是,一場大火毀了一切。起先他也極度沮喪,但終究要面對現實,經過理智的思考之後,他決定重新開業,這個過程中當然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和阻礙,但都沒能讓她束手就縛,還是越挫越勇,經過他們夫婦不斷的拼搏,不懈的努力,他的磚廠開業了,而且越做越大,生意也越來越紅火,成了一個小老闆。是的,你努力了就可能會成功,但你不努力,你就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成功——永遠只會留給刻苦奮鬥的人。人的一生中當然會面臨著許多未知的冒險。而你是否具有戰勝它的決心,就決定著你是否能夠成功。失敗乃成功之母,你今天所做的一切,一定是為將來的那個“成功”做鋪墊。

看完了孫少安的創業史,再看看孫少平的漂泊史。

孫少平則和哥哥孫少安不同,他的理想是走出農村,到外面的大城市看看,趁著年輕到處闖蕩一番,也不枉白活一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便是他的真實寫照。他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文弱書生,到後來成為一個掏炭工人,期間,他當過臨時工,小工,也被人嘲笑過,但他還是依照著自己的一份初心,走到最後,成為一名煤炭工人。孫少平的執著信念,深深的打動著我。因為他有的,正是我所沒有的。它就像遨遊在藍天白雲中的雄鷹,支撐著他的唯一信念,支撐著他的唯一信念便是他要飛往更高的地方。

這本書鼓舞了多少鬥志昂揚的熱血青年,“平凡”不再成為放棄的藉口,正因為“平凡”,才要創造“不平凡”,“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辛苦中,才能使人成熟起來”。(桂橋中學八年級125班 吳丹;指導老師:吳慶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