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知名大學最年輕終身正教授,毅然回國!只為中國在這個領域揚眉吐氣!

他30歲主持研發全球首個實時重複視頻檢測系統“UQLIPS”,獲得工業界極大反響並由此獲得澳洲大獎;他34歲獲得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終身正教授”,刷新該校百年校史上“最年輕”記錄;他走進電子科大學生中間,學生們驚歎“原來科學家也可以這麼帥!”,以“儒雅男神”形容他;他是科學男神,在世界最前沿的計算機科學及運用上探索,在成都紮下根來,左手科研右手創業,要打造一支世界聞名的人工智能研發團隊。他叫申恆濤,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教授,本期推送,就給你講述他的故事。

海外知名大學最年輕終身正教授,毅然回國!只為中國在這個領域揚眉吐氣!

天賦異稟,他一路“開掛”

18歲時,申恆濤就拿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獎學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始學習計算機。之後,完成博士學業後,2004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2011年,34歲的申恆濤已經連續破格完成了講師、高級講師、副教授的“三級跳”,向“教授”職稱發起衝擊。

按照昆士蘭大學的慣例,校長會在面試後親自打電話給通過考核的老師。申恆濤等了一晚都沒有接到電話,“我從來沒有覺得科研壓力大,特別是寫論文。但是這一次,真的覺得有點難,非自己能夠控制。”然而,當申恆濤回到辦公室時,同事們說“你的手機和電話一直在響”。回撥電話時,校長穩健從容的聲音傳來,原來他真的通過了,申恆濤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之一。他說:“說真的,我從未覺得科學是困難的,覺得只要用心就很簡單。”

一顆報國心:要打造中國頂尖科研團隊

在昆士蘭大學,申恆濤前景一片光明,他卻一直想為祖國做點什麼。2013年,他到電子科大考察,希望在這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的國內一流大學中建立大型的團隊,與大數據時代國內學術產業界同行。經此一行,他的人生轉了航向。

目前,申恆濤團隊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兩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10位核心成員全部來自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等海外知名大學(世界前200名)的博士,培養高水平研究生100多人,團隊現已經形成了一支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為帶頭人,海外歸國博士為學術骨幹和高素質研究生為後備力量的有活力的學術梯隊。通過學校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目前已引進11名國際知名專家擔任電子科技大學客座教授,這些知名專家對雙方學校及其國家間的國際交流與科研合作起到了良好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級中心城市,讓我們倍感振奮。除了優越的創業政策,成都還有一流的創新創業載體。”申恆濤信心滿滿地說,“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團隊在中國頂尖、在世界聞名,成為成都的一張科技創新名片!”

海外知名大學最年輕終身正教授,毅然回國!只為中國在這個領域揚眉吐氣!

分析市場,他決定轉化科研成果

在國外時,申恆濤密切關注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BAT、華為等優秀企業把中國的互聯網經濟推向新的高度。2015年,申恆濤和小夥伴們決意打通科研和市場的壁壘,創辦企業,轉化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他們註冊成立了成都悠然阿爾法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

海外知名大學最年輕終身正教授,毅然回國!只為中國在這個領域揚眉吐氣!

研發情感機器人,希望人工只能走進更多家庭

小布情感機器人,熒光綠的“身體”,黑色的臉上兩彎黃色的笑眼,萌萌的樣子惹人愛。在“2017海科會”現場,這個由申恆濤團隊自主開發的智能機器人吸睛無數,“現在的人工智能大多數還是基於語音互動,我們則是通過視覺交互,讓機器人可以通過識別人的表情、動作做出反應。”申恆濤介紹:“預計兩三年後,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將走進市民家庭,他們可以陪孩子看書、可以看護老人。”

公司創立一年多來,申恆濤們開發了幾款產品,除了小布機器人,還包括視問、安眼等。

“視問”是一個視覺問答系統,人們在手持手機或IPAD時,可以對物體進行實時識別,向系統發問並獲智能解答的整體解決方案。

“安眼”系統專注於智慧駕駛和安全領域,可以真正實現實時監控,並對突發事件及危險人物進行系統檢測。

在公司總的技術優勢描述上,申恆濤介紹,通過對複雜物體與行為進行準確和高效的識別,融合實時搜索、物體拍照識別、人臉識別、視覺知識圖譜庫、智能問答等技術,人們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可以快速地瞭解該物體的精準信息,“相當於瞬間完成‘人肉搜索’”,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解讀。

最後,電子科技大學也希望這些科技能夠儘快的走進生活,為更多的人謀取福利。

新聞小貼士:

申恆濤:1977年出生,教授、博導,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一等榮譽學士和博士學位。隨後加入昆士蘭大學擔任講師,高級講師,副教授,並於2011年底成為教授。他一直從事最前沿的計算機科學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多媒體搜索,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管理。 申恆濤教授引領了國際高維複雜大數據索引的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實時的近重複視頻內容搜索系統。累計發表了200多篇高水平同行評審論文,其中120多篇發表在CCF A類會議或期刊上,如ACM Multimedia,CVPR,AAAI,SIGMOD,VLDB,ICDE,TOIS,TIP,TPAMI,TKDE,VLDB Journal等, 並獲得了7個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包括A類頂級會議ACM Multimedia 2017 最佳論文獎和ACM SIGIR 2017 最佳論文-Honorable Mention獎。

部分內容來自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