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請立新君!太后:王爺不當,我乃新君!她還真就垂簾聽政了

1875年1月12日的晚上,夜已經深了,但養心殿內依舊燈火通明,這一夜註定了無人入眠,因為同治皇帝的遺體還在養心殿放著,但沒有人關係這具已經僵硬的屍體,此刻人們更關心大清帝國下一任帝王會是誰。當然大部分人都只是看客,他們焦急地等待著,因為今天晚上就會塵埃落定,一雙雙期盼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養心殿內的那撥人,殿內靜悄悄鴉雀無聲,雖然裡頭已經塞滿了29個大清政要。

大臣:請立新君!太后:王爺不當,我乃新君!她還真就垂簾聽政了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沒有進入養心殿,他就是恭親王奕訢,作為新君候選人之一,奕訢不敢進入養心殿,殿外的小太監請奕訢進殿,奕訢卻顫顫巍巍對小太監說:“此刻我得迴避,不宜入內。”很明顯他在避嫌,之所以避嫌是因為他渴望繼承大統,他不想給裡頭的人留下口實,裡頭的29位裁判正在商討自己的未來,而奕訢只能乾等著,這可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作為。不過幸運的是,他最終還是進去了,可能這種等待太難熬了。

大臣:請立新君!太后:王爺不當,我乃新君!她還真就垂簾聽政了

慈禧坐於高位,掃視著群臣,她確定此刻她已經完全控制了局勢,只見大臣們一個個只知道請慈禧速立新君,但卻無人敢提候選人,因為他們都在等慈禧的態度。慈禧見氣氛預熱的差不多了,便開啟今晚的高潮:“國不可一日無君,你們看誰來當合適啊?”此言一出,全場一片死寂。大臣們心裡都在等待著慈禧的答案,慈禧則看著跪在地上的恭親王奕訢說:“恭親王忠孝仁義,有明君之才,你來當如何?”

大臣:請立新君!太后:王爺不當,我乃新君!她還真就垂簾聽政了

奕訢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問,驚得全身汗毛豎起,他知道這是慈禧在試探他,以他對慈禧的瞭解,慈禧不可能真心推舉他做帝國新君。但奕訢對帝位還是心存渴望的,畢竟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沒有誰不會對其動心。但是現在時機不對,大臣們不出聲,自個如果答應下來也是孤掌難鳴,如果拒絕慈禧肯定會借坡下驢,斷了自己的皇帝之夢。奕訢不做聲,只是一個勁地磕頭抽泣,以表示自己的皇帝駕崩的哀悼。

大臣:請立新君!太后:王爺不當,我乃新君!她還真就垂簾聽政了

奕訢以為他不回答,就會讓慈禧陷入兩難,其實慈禧早就把他的沉默當作一種默認,默認奕訢沒有當皇帝之心。雖然奕訢既沒有表示拒絕,也沒有表示接受,但慈禧在奕訢的沉默中幫奕訢選擇了拒絕,老辣的慈禧甚至都沒有用言語來幫奕訢表達他拒絕的意思,慈禧直接轉向醇親王奕譞:“恭親王沒有帝王之心,我看就讓你的兒子繼承大統吧。”這話算是把慈禧的心思和盤托出了,列席的群臣心中頓時恍然大悟。

大臣:請立新君!太后:王爺不當,我乃新君!她還真就垂簾聽政了

醇親王之子載湉,時年四歲,慈禧立小載湉為皇帝,擺明了是要告訴大臣和各位王爺,既然恭親王不想當這個皇帝,那就別怪我垂簾聽政了。你奕譞不當家作主,就別攔著我慈禧做帝國的主人。當然,慈禧還是給出了一番解釋:“文宗皇帝也沒有別的兒子了,如今叔叔們不肯做主,那就讓晚輩來接這份重任吧,反正晚輩們年紀尚小,還可以教育,頂多我這個老婆子多費點心,好好教養小皇帝。今天就這麼定了吧,別再改了,大夥都聽我的。”慈禧的確夠老辣,大清皇室衰微,已經沒有人可以和她抗衡了,她就看中了這一點,才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公開表示自己要垂簾聽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