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的燕國,什麼時候的事情?

飲馬多瑙河v

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念茲在茲的願望,就是光復數百年前已經滅亡的燕國。其實,慕容復所要“光復”的燕國其實並非一國,而是在兩晉年間,四個由慕容氏建立、以燕為國號的政權,即前燕、後燕、南燕和西燕,接下來我給大家逐一介紹。


前燕的興起和衰亡


慕容氏為鮮卑族大部,世居鮮卑山,魏晉年間遷至自遼西,再遷於遼東。八王之亂後,慕容部首領慕容廆打著“擁戴晉室”的旗號,長期與宇文部和段部戰鬥,並佔據遼東一代,自稱大單于。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子慕容皝繼位,四年後正式建國,自稱燕王,史稱前燕。


慕容皝建國後,先後擊敗勁敵後趙、扶余和高句麗,攻滅宇文部,成了遼東、遼西唯一的主宰。348年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即位後,前燕加速擴張,352年滅掉冉魏後佔據河北。同年,慕容儁稱帝並遷都鄴城。此時前燕進入全盛時期,疆域“南至汝穎,東盡青齊,西抵崤黽,北守雲中”,與前秦、東晉接壤。



公元360年,慕容儁去世後,慕容暐年幼繼位,由叔父慕容恪執政7年,此時的前燕國勢蒸蒸日上。然而等到慕容恪一死,由慕容皝之弟慕容評執政後則開始走向“下坡路”。公元369年,前秦大軍在丞相王猛的率領下,大舉進攻前燕,在潞川擊潰其主力。經此一役,燕國很快就歇了菜,慕容暐被秦軍俘虜,前燕至此滅亡。


後燕的興起和衰亡


淝水之戰後,前燕皇族成員慕容垂趁亂潛回河北,並於384年在滎陽復國,自稱燕王,史稱後燕。385年後燕遷都中山,386年慕容垂稱帝,392年消滅翟魏政權,394年又消滅同為慕容氏的西燕政權。此時,後燕疆域“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幾乎光復全部故土。



滅掉西燕後,後燕很快跟北魏發生了衝突。395年,病中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率軍8萬進攻北魏,結果在參合陂遭遇北魏伏軍,大敗虧輸,從此後燕一蹶不振。參合陂從此成了慕容氏心中永不能忘卻的痛,小說中姑蘇慕容家居住之地有“參合莊”,意在警示慕容氏後人不忘前恥。


參合陂大敗後,慕容垂羞愧而死,慕容寶接班。397年,北魏攻佔中山,後燕被一分為二,慕容寶逃往遼西故地,慕容垂之弟慕容德逃往河南。407年,權臣馮跋兄弟發動政變,做掉後燕末代皇帝慕容熙,擁戴慕容寶的養子慕容雲即位,慕容雲登基後恢復本姓高,後燕至此滅亡。


南燕的興起和衰亡


後燕都城中山被攻克後,後燕皇族慕容德逃奔河南,並於398年在滑臺自稱燕王,史稱南燕。399年,慕容德領兵外出之際,魏軍攻陷滑臺,慕容德在部下潘聰、沙門郎公素的勸說下,改收復滑臺為進軍東晉治下的山東,並佔領軍事要地廣固。



400年,慕容德在廣固稱帝,在北魏和東晉兩大政權夾縫中求生存,疆域盛時有今山東及河南兩省各一部。405年慕容德去世,侄兒慕容超即位後胡作非為,南燕的國勢開始由盛轉衰。409年,東晉權臣劉裕親率大軍討伐南燕,並於次年攻陷廣固。慕容超在城破後被俘後,由於拒絕投降被殺,同時遇害的還有親族數千人,南燕至此滅亡。


西燕的興起與衰亡


西燕的建立者慕容泓是慕容暐的弟弟,在384年於關東起兵,因為仍然擁戴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故自稱大將軍。6月,慕容泓被謀臣高蓋、宿勤崇所殺,其弟慕容衝被擁立接班。同年年底,慕容暐被前秦所殺。385年正月,慕容衝正式稱帝,不久又攻陷長安。然而攻陷長安後,慕容衝卻拒絕率部東返,將軍韓延利用軍心不滿殺掉慕容衝,改立非慕容氏的段隨為燕王。


就在這1年,西燕國君如走馬燈般更換,段隨、慕容凱、慕容瑤、慕容忠先後被擁立,然後很快被都被皇室慕容永所殺。386年,慕容永在殺掉慕容忠後自己稱帝,定都長子,疆域盛時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


慕容永雖然與慕容垂同為宗室,但慕容垂屬於親族,而慕容永屬於疏族,兩國間遂產生法統之爭,並因此戰事不斷。公元394年,後燕滅西燕,慕容永被殺,西燕滅亡。



慕容復生活在北宋神宗、哲宗年間(1067-1100年),此時距最後一個燕國政權-南燕滅亡已有近700年的歷史。700年前亡掉的國還有光復的可能嗎?或許有吧,比如說以色列,比如說西班牙,但可惜慕容復的燕國不在此列...


文史磚家

天龍八部中帥哥慕容復念念不忘,甚至拋棄美女表妹就算瘋了也要“復”的燕國是什麼樣的?原來“五胡亂華”時,慕容家族一口氣建了五個“燕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

晉惠帝司馬衷時候(294年),鮮卑慕容部落內遷到大棘城(遼寧錦州附近),之後潛心經營,招收流民,對內苦練“參合指”“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等武功,對外實行“事大”和“遠交近攻”策略,乘中原大亂,慕容部左右逢源。337年,慕容皝掃平周圍勢力,自稱燕王,史稱前燕。


據說鮮卑慕容部族的人膚色普遍比較白,也稱“白部鮮卑”,帥哥輩出,走在路上吸粉無數,348年某天,燕王慕容儁攬鏡自照、顧影自憐:“帥呆了!這麼帥不去外面走走對不起天下百姓”。於是,拉出20多萬兵馬進攻中原,消滅冉魏,定都鄴城,建國稱帝。

嚐到甜頭的燕國,準備向南進攻東晉,東晉桓溫得知消息後搶先一步帶大軍攻伐前燕,枋頭之戰後,皇叔吳王慕容垂被逼投奔前秦,前秦王猛率大軍進攻前燕,370年,前燕滅亡,皇室子弟全部被俘。

得益於符堅不殺降虜,慕容家子弟基本避免被殺的命運,等到淝水之戰前秦大敗,內部大亂時,慕容垂回到河北前燕故地,振臂一呼,應者雲集,遂重建大燕國,史稱後燕。

慕容垂還留在前秦的侄子輩們一看:“行啊叔,這招玩得漂亮”,於是有樣學樣,慕容泓慕容衝也扯起反旗,在長安周圍與符堅死磕,也搶有一塊地盤,建立西燕。西燕、後燕、後秦(姚萇)圍攻或車輪戰符堅,最後長安被西燕攻破。(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長安生活才過半年,西燕的將士們思鄉心切,想要回燕國故地看看祖宅祭掃祖墳,慕容衝不答應,被部下殺了,然後老二殺老大、老三殺老二砍了一段日子,386年6月,西燕大軍在慕容凱率領下東進,要回河北地區探親,將士們歸心似箭,一路上過關斬將,誰擋殺誰,閒時也不忘自家兄弟互捅一頓:你用一招“參合指”,我出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半招!這樣練下來,從陝西走到山西,老大已經輪了幾拔,換成慕容永了。到山西東邊一看,得,前面叔叔擋路,打又打不過,說理輩份低,西燕將士就以山西為據點駐紮在後燕旁邊。

慕容垂一看,幾位後輩小子學我造反竟也混出個名堂,本來想反正是自家人,就讓它呆在旁邊算了。沒想國內議論紛紛,說西邊那隻燕子才是正統,人家皇室嫡傳一脈;這邊的燕子輩份雖然高,無奈是旁支,不正統。嬸可忍叔不可忍,慕容垂一聽怒了。公元393年,後燕兵發西燕,第二年就滅了它。

後燕在收拾西燕時,北魏借前秦淝水戰敗的機會,把國土拓展到山西,這時它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在慕容部落自家比帥時聲援西燕,395年,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寶率兵進攻北魏,北魏拓跋珪一看,完了,喊幾嗓子惹來大禍。便積極備戰,堅壁清野,故意示弱,誘敵深入。慕容寶帶8萬兵將在北魏境內轉了五個月,愣是找不到對方大軍,眼看吃飯將要成問題,撤吧!直性子的慕容太子,說走就走,毫不含糊,大軍南撤來到參合陂時,舉目一看嚇破膽子:漫山遍野全是北魏軍隊。一場惡戰,近5萬燕軍投降,北魏俘虜了後燕文武將吏數千人,並將後燕降兵全部坑殺於參合陂,慕容寶等單騎逃回。(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396年三月,慕容垂親率大軍再次伐魏,果然是慕容家最帥,老皇出手,畢竟不凡,不久攻克平城,殺死北魏陳留公拓跋虔,拓跋珪退守陰山。大軍經過參合陂時,慕容垂吊祭陣亡將士並大哭一場,病情加重,只得退兵,10天后慕容垂病死,年七十一歲,慕容寶繼位。北魏反守為攻吊打後燕,取得河北大片疆土,後燕被切斷隔成一南一北。經過一場內亂,剩下的後燕分成兩個國家,即北燕和南燕。


409年,東晉劉裕北伐,第二年,攻克南燕都城廣固,南燕滅亡,439年,換手後的馮跋北燕被北魏消滅。至此,鮮卑慕容氏建立的五個燕國全部進入歷史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總共不足百年的鮮卑燕國,更替並存就有五個國家,慕容氏百折不回之志令人欽佩。慕容復兩代矢志復興的燕國應該是前燕,因前燕在史書上還有另一個專屬名字“慕容燕”。慕容復崇拜景仰的祖先,應該也有慕容垂,他是鮮卑慕容最為傑出的人才,史書評價他:“慕容垂才略過人,卒能恢復燕祚,不可謂非一世雄,其獨擇子不明,失之於太子寶,反以段後所言為營私”。


南方鵬

西晉後期,慕容部落開始強大起來,其首領慕容皝在337年自稱燕王,定都龍城(今天遼寧朝陽),這就是十六國中的“前燕”。“皝”字讀huang,是這位慕容氏的開國君主自己創造的字,慕容世家的皇帝夢就是從這裡發端的。西晉末的形勢,一邊是當權的司馬家內鬥不已(“八王之亂”),一邊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即所謂“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只是一個形容,但胡人確實已經成為北方的主角,作為胡人的鮮卑慕容部落,慕容皝時期主要地盤在今天東北遼寧,主要對手開始是高句麗(主要地盤在今吉林省)和同屬鮮卑人的宇文部落,統一東北之後則是中原的後趙政權。

慕容皝沒有看到進攻中原的那一天,但他有好幾個兒子,最有名的是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這也是慕容氏最輝煌的一代。慕容儁擊敗了冉閔,佔據了中原地區,將都城遷到鄴城(今河南安陽),並在353年稱帝。前燕至此到達了它的巔峰,和東晉、前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被皇帝夢衝昏了頭腦的慕容家族,352年,前燕進攻冉閔,十戰皆敗,最終是慕容恪將冉閔引到平地上,用連環馬打敗,尤其是在家族掌舵者慕容恪去世後,前燕迅速走向滅亡。

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秦備受重用,在經歷亂世後仍沒有放棄家族的皇帝夢,脫離前秦自立,386年在中山(今河北定州)稱帝,建立“後燕”。後燕一度控制華北、東北地區,但同時鮮卑人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權逐漸成為其最大的威脅。但很快,409年,後燕在內亂中滅亡。

十六國時期,慕容家族建立的政權還有兩個,西燕與南燕。西燕是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與慕容衝所建;南燕的建立者慕容德是慕容皝的兒子,慕容德在治國方面還是頗有才能,因此南燕比後燕延續了更長時間。

歷史上的慕容家族,作為鮮卑人入主中原,在經歷了慕容恪、慕容垂一代人的輝煌後走向衰落,融合到漢族的血脈中。小說和影視劇中風流倜儻的慕容公子,文才武略,本來應該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卻因為沉浸在祖先的榮光裡迷失了自我,正如慕容家族的其他子弟。其實,南燕之後的慕容氏,在歷史上也一直能人輩出,如隋的慕容三藏、北宋的慕容延釗,關鍵是他們已經拋棄了所謂“皇帝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國家人文歷史

東晉時候的事。慕容廆首入《晉書》載記,其子慕容皝於東晉鹹康三年(337年)首稱燕王;至東晉義熙六年(410年)南燕滅國,慕容氏最後一個帝王慕容超被押至建康斬首。慕容氏雄峙朔方的榮耀,燕子塢念茲在茲的大燕,不過維持了73載(410-337=73)光陰而已。

《天龍八部》結局,經推算約為1093年末(北宋元祐八年),諸燕最後的血脈慕容復神智已亂,在世上活著只如同行屍走肉罷了。

得國是怎樣一種榮耀?亡國又是怎樣一種恥辱?竟在慕容家的心裡一直鐫刻了683年之久?

從此世間再無慕容皇族、再無大燕皇帝之璽、再無其直系兒孫貼身收藏的大燕皇帝世系譜表了!




慕容氏之燕史上稱為“諸燕”,計有五:前燕、西燕、後燕、北燕及南燕。



前燕

按《晉書》,以慕容廆太康六年(285年)稱公,至慕容皝稱王,慕容儁稱帝,慕容暐於海西公太和五年(370年)亡於前秦,立國85年。

西燕

淝水之戰後,短暫一統北方的前秦分崩離析,羌胡獨立,戰火再起。慕容泓進向長安,改年燕興(384年),旋被殺,繼立慕容衝、段隨、慕容顗、慕容瑤、慕容忠等無一善終,皆被殺。及慕容永立,方才告別了血腥的皇位爭鬥。慕容永率眾入山西,定都長子,於太元十九年(394年)因法統之爭滅於後燕,立國10年。

後燕

淝水之戰後,慕容垂幾與慕容泓、慕容衝等同時起兵,掃平前燕故地,滅西燕,全盛之時,疆域比之前燕有過之而無不及。慕容垂稱帝於孝武帝太元八年(384年),參合陂大敗於拓跋珪,慕容垂死後,後燕在猛虎出籠般的北魏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慕容寶逃歸龍城(今遼寧朝陽),見弒於蘭汗,慕容盛殺壯汗而收拾殘局,被殺,傳於慕容熙,又被殺,亡於高雲(慕容雲,慕容寶養子,高句驪之支庶),時當安帝義熙三年(407年),立國24年。



北燕

嚴格說來並非慕容燕,但因其通盤篡自後燕,略附此處。

高雲滅後燕,被殺,馮跋上位,傳國29年(407-436年),滅於北魏。

南燕

後燕逃歸故都龍城後,范陽王慕容德尚鎮鄴城。慕容德殺慕容麟,拓展山東,攻下廣固後稱帝,時為隆安四年(400年)。至慕容超二世,劉裕氣吞萬里入廣固,俘而斬之,時為義熙六年(即410年)。

慕容超是慕容家最後的帝王,帶著最後的榮耀和尊嚴而死:

裕數之以不降之狀,超神色自若,一無所言,惟以母託劉敬宣而已。

從此慕容氏再無一人稱王或稱帝,浩如煙海的故紙堆中再也覓不到那個生龍活虎的鮮卑慕容!




最後,略解釋為何說《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謝幕終場應為1093年?

倒數第二章北宋太皇太后高氏駕崩,查趙煦詞條可知,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趙煦開始親政,宋哲宗元祐八年,即為1093年。

太皇太后高氏即高滔滔,再查“高滔滔”詞條,可知她於1093年9月去世。

按《天龍》書中所述,趙煦親政後,亢奮無比,馬不停蹄地貶斥大臣,重行新法。消息傳到遼國上京,耶律洪基大起興兵南侵之念。蕭峰不願領兵,被遼帝囚禁,阿紫遠赴中原,請得武林豪傑營救姐夫。少林、丐幫等門派,段譽、虛竹等結義弟兄皆逢斯盛會,但萬無一失的營救計劃竟在雁門關被蕭峰親手終結。

蕭峰脅迫耶律洪基退兵後,忠義不能兩全,又早有隨阿朱而去之心,其時已對世間全無留戀,當下拾起遼帝折箭而誓的斷箭插進心臟,當場氣絕。

段譽與群豪分手,回到大理,在京城城郊之外、離天龍寺尚有六十餘里之處,遇到慕容復人生的最後謝場——當然,對慕容復而言,這正是他及夢中的理想國大燕的粉墨登場:

朕既興復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

從阿紫請救兵到段譽回大理這段時間,相當於從雲南到北京來回兩趟,對武林高手而言,赤足間以馬匹,最多不超過半年時間。考慮到眾人都心繫蕭峰的原因,三個月應該比較接近。高氏駕崩在9月,只要是三月之內,都在1093年。




關於慕容氏的結局:

從大棘城的風雲到燕子塢的輓歌,應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呢?

諸位如有興趣,敬請移步至本人的回答《如何評價慕容氏?》之處,裡面有更詳盡的回答。

慕容復的結局也算求仁得仁吧,各花入各眼,佛說此不過是鏡花水月,而世人堅信這是花好月圓。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王事情


這裡所指的燕國,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慕容鮮卑在北方建立的政權。公元337年慕容皝在棘城自稱“燕王”,史稱“前燕”。後被氐人建立的前秦所滅。

公元383年前秦與東晉大戰於淝水,前秦大敗。北部的邊民乘機發動了叛亂。同年11月,投降前秦的鮮卑將領慕容垂以安撫北部邊民為名,脫離苻堅北上。12月到達安陽,正好遇上丁零人翟斌起義反秦。慕容垂聯合翟斌會攻前秦鄴城,並密令慕容農起兵響應。

慕容垂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立慕容寶為太子,封官拜爵,建立燕國,史稱後燕。但鄴城久攻不下,直到公元385年7月,苻堅死,前燕鄴城守將苻丕才率兵撤出鄴城,返回長安,燕軍進佔鄴城。隨後,慕容垂定都於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