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饞貓陽林受傷了!

看這樣子真是委屈的不得了。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琳琳端著金牌羊蠍子來關心陽林,

誰知道陽林頓時悲痛欲絕。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原因是——

媽媽說了外傷之後不能吃“發物”,

會加重傷口的病情!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術後真的不能吃“發物”嗎?

節目組做了一個街頭調查,

看看市民朋友怎麼說。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無一例外,

大家都認為術後不能吃“發物”。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然而,

真的是如此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

什麼叫做“發物”。

“發物”一般是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者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具體“發物”可分為: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冷飲冷食、生冷瓜果、黃芩、梔子等寒性之品,對於虛寒體者就是發物,或可誘發腹痛腹瀉、影響腸胃功能,對年老陽氣不足的人也不利。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生薑、辣椒、花椒、羊肉、鹿茸、附片等熱性之品,對於陽熱體質者就是發物。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等等,

聽這意思,

“發物”還是因人而異的。

“發物”

“發物”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物,它們對於正常人而言,不能說是“發物”,只有對患相關疾病的人或特殊體質的人或食用過量時才能稱為“發物”。

其致病因人、因體質、因時節、因地域而異,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理性看待之,正確辨識體質特性、瞭解食物的性味歸經,才能真正做到規避“發物”,正確養生。

身體強壯之人大量進食紅棗後會出現牙痛。雖然紅棗養血補氣,但中醫講“氣有餘便是火”,過多攝入紅棗容易化熱生火,火勢上炎,就會導致牙痛。可見食物不可過量,過量也會成為“發物”。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專家說:發物會影響傷口癒合這種說法不成立

傷口癒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感染、傷口內存在異物、組織受壓缺血缺氧、自身不注意導致傷口開裂等。同時,患者營養的攝入、免疫力和年齡也是重要的因素,而有直接影響的往往並不是飲食。因此,吃“發物”會影響傷口癒合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西醫臨床醫學中沒有病人不能吃發物的概念,做過手術的病人除非醫生有明確要求,並沒有這方面的禁忌,多吃有營養的食物,能夠幫助病人快速恢復身體健康。與民間說法相反,魚蝦、羊肉等「發物」其實都是高蛋白食物,只要患者平時不過敏,是有利於傷口癒合的。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手術後如果恢復了正常飲食,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

不要迷戀高蛋白。

術後的飲食應該多樣化,注意營養平衡,不要只顧著高蛋白,饅頭、米飯等主食也要吃夠,否則吃多少蛋白粉也無濟於事。

2

不要迷戀魚湯雞湯。

乳白色的湯看起來很有營養,很「補」的樣子,其實是乳化的脂肪、調味料、嘌呤加上少量的氨基酸,營養還是都在肉裡。喝雞湯魚湯的話,記得把魚肉雞肉吃掉。

3

術後飲食要易消化。

術後的飲食,烹飪方法以燉、煮、蒸為主,少用油炸和燒烤。

4

不要迷戀喝粥。

相比其它食物,白粥確實好消化,但粥裡沒有什麼營養。 在手術後剛剛恢復飲食,胃腸功能還在恢復期的時候,喝白粥非常合適,但長期只喝粥來「養胃」,營養就會跟不上,一定要及時恢復多樣化的飲食。

“只要身體不是過敏性體質,病人可以不用考慮‘發物’的概念。”特別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該不該吃,要嚴格遵醫囑。

最後,來看看我們的美食達人帶來的金牌羊蠍子究竟是怎麼做的吧!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討論」|術後恢復可以吃“發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