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緣堂」以玉識人,傳承千年中國人的智慧!

玉,是東方精神生動的物化體現,玉文化源遠流長:

“玉不琢不成器”的自強自律;

“寧為玉碎”的操守和氣節;

“化干戈為玉帛”的寬容和友愛;

“潤澤以溫”的奉獻仁愛,瑕不掩瑜”的中正價值。

「異緣堂」以玉識人,傳承千年中國人的智慧!

儒家 君子和韻

玉,是其外柔潤如仁愛;其內,則似君子般“錚錚傲骨‘’。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古人所謂“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無不是君子之氣的體現。

看似柔軟,內質剛強堅韌的玉,以其油潤細膩的質地,不張揚,不豔麗,不耀眼的含蓄,用一種“精光內蘊”的美,吸引了中國人幾千年。

佩玉於身,就像有個具有仁愛之心,生性溫和的君子時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著你,讓你的性情最終得以蛻變。

「異緣堂」以玉識人,傳承千年中國人的智慧!

道家 山林逍遙

道家,是出世的逍遙,與入世的自在。

懂得道家智慧的人,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

玉,的清靈活潑與厚重內斂,天然就有著道家從容的智慧。

陰陽合一的玉,既有著男性的堅韌不拔,粗獷豪放的陽剛之氣;又展現出女性的高貴典雅,溫柔善良的陰柔之美。

「異緣堂」以玉識人,傳承千年中國人的智慧!

佛家 達觀規謹

玉,在簡潔之中,求得至美。

一塊玉,卻也常常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正如佛家的般若禪境。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我們談佛系,求禪心,並不是從此停滯不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放緩、調試與平衡中,蓄積自己的能量。

「異緣堂」以玉識人,傳承千年中國人的智慧!

墨家 信諾

玉是一種信物,所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玉傳情,亦承信。

正如當年墨子講求的俠義精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縱使經歷雨雪與風霜,玉之質不改。鑽石的宣傳語“一顆永流傳”,玉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不以巧言惑人,在低調中,以真摯的品格展現其美。

一玉在懷,靜靜品味於囂煩塵世中自尊自重、不俗不諂、瀟灑達觀的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