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中的“場”,每日優鮮、神州專車、拼多多都有一個共同點

新零售中的“場”,每日優鮮、神州專車、拼多多都有一個共同點

從羅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無聲那本大作《場景革命》開始," 場景 " 這個概念開始流行。用戶在什麼情況下會消費,會主動去掏錢,不用太多的利益誘惑,太多的銷售技巧,零售的目的就能夠實現,這時候,大家發現場景尤為重要。

前段時間新零售的領頭羊每日優鮮的合夥人許曉輝分享 " 新消費時代的品牌營銷 ",講到當下新零售時代的品牌,新零售包含的三大要素:人、貨、場,其實也是在講場景。

一位消費者,在對的時間,到了一個對的場景,於是就有了新零售。

今天我們重點探討新零售中 " 場 " 的重要性,先來看幾個案例:

滴滴順風成,最近一直都在輿論的風口上,出了不少的事,被很多人詬病,網上有大量的文章在分享背後的原因。我是一直不認同的,直到有一天,在一次論壇上,有位嘉賓分析,滴滴順風車為何會出那麼多事?就是因為它給人營造的場景出了問題。

小轎車裡,本來就是狹小的空間,會讓人產生各種瞎想,而滴滴順風車給大家的印象,大概有這麼幾個關鍵詞,交友、巧遇、免單等,如果關注滴滴順風車的人,應該會印象深刻。比如 " 早晚都是你的,第一次見面,幹嘛面單?……反正早晚連我都要成為你的 " 好文案,同等類似的海報文案畫風還有很多。

滴滴順風車給人們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場景呢?其實滴滴順風車是想打造一種社交性的乘車理念,這個想法很偉大,也很有價值,只是跑偏了。

說到這裡,就很明顯了,暗含曖昧,很多人都在給滴滴順風車出主意,其實症結很簡單,場景。

和滴滴順風車相反,神州專車也是在營造一個場景,它的場景就比較簡單,就是安全,在長期的宣傳中,一直在強調安全。

神州專車曾經有這麼一個廣告,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位美女坐上神州專車,很疲憊,但她發現司機非常帥,於是就各種瞎想,但司機一直都很專業,所有的禮貌用語,幫提行李,開車門等等。直到下車的時候,這位美女拉著行李,突然聽到司機喊她,於是非常高興,回頭一看,司機說 " 您的手機拉車上了 ",然後回頭開上車走了,最後一句廣告語 " 神州專車,除了安全,什麼都不會發生 "。

這也是營造了一種場景,安全的乘車場景。

你的產品營造一種什麼樣的場景,就會吸引來什麼樣的人,這就是新零售中 " 場 " 的要義。

2017 年的共享模式無疑是新零售最早的實踐者,每一個共享經濟體都鎖定了一個場景,但很多都失敗了。共享單車、共享雨傘、無人貨架等等,每一個都是強需求。但在落地的時候,運營過程中,每一家打造的場景都不一樣。

到目前這個階段,很多公司的辦公室裡基本就剩下每日優鮮和餓了麼的貨架了,但這兩家的貨架和冰櫃營造的場景完全不同。

可以說餓了麼在無人貨架這塊的運營完全處於劣勢,比如,在調查中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公司餓了麼的冰櫃都是沒插電源的,而每日優鮮的基本都是插了電的,在夏季的辦公室裡,什麼最受歡迎,一定是各種冰鎮的飲料和奶製品。

我們這裡說的 " 場 " 不僅僅指具體的消費場景,還有你給用戶留下什麼樣的場景形象。

餓了麼,餓了的時候找它,填飽肚子的狀態。每日優鮮,不僅僅是解決溫飽,更重要的是讓你吃的新鮮。

上一週的文章裡分析了拼多多的社交電商成功模式,拼多多也是營造了一個 " 場 "。談用戶需求的時候,我們一直說,不是說產品一定要多便宜,而是讓用戶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和好友一起購物,模式一點不新鮮,所有人都很熟悉,千年以來的傳統經濟模式,不都是約三兩好友一起去集市,去商城等地方購物。

這次拼多多把這種 " 場 " 移到了線上,社交購物,社交電商,激發用戶主動約好友一起來買。拼團成功,用戶和他的朋友都會覺得是佔了便宜,因為就是比自己買便宜。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就是對比的力量。

好的 " 場 ",一定是給用戶一種心理暗示,滿足用戶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無論是神州專車的安全,每日優鮮的新鮮,拼多多的和好友一起購物,都在營造一種高於當下場景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