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都是二月河先生的大作,都是在歷史的基礎是改編的電視劇,內容上都有杜撰成分,《雍正王朝》首播時間為1999年時間略早於《康熙王朝》,二者都是清宮戲正劇中的比較優秀作品,從評分上可以看出二者不分上下,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個人認為《康熙王朝》中最大的bug就是太皇太后全劇一直自稱為孝莊,包括底下的臣子也尊稱孝莊太后,有一點我們要明白孝莊是是太皇太后死後的諡號,在太皇太后活著的時候喊諡號,怕是活膩了。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還有就是歷史上蘇麻喇姑比康熙大了42歲,在影視劇中年齡卻相仿,甚至康熙還有點喜歡蘇麻。在收復臺灣時,鏡頭中是鄭經揮劍自刎,實際是當時鄭經已經死了,是其次子鄭克塽向清朝投降的。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在雍正王朝裡面也存在bug,眾所周知電視劇中雍正之所以能夠得到皇位,主要原因就是謀士鄔思道的鼎力相助,然而在歷史中鄔思道只是田文鏡的師爺,並沒有和雍正見過面。還有一集是康熙六十一年隆科多去找六叔問計,但是佟國維在康熙五十八年就死了。雖說都有不足之處但是相對於《康熙王朝》個人覺得《雍正王朝》更貼近正史的記載,更加客觀的敘述當年的歷史。


我們忽略歷史的因素,只說影視劇內容:

1、從內容上來說《康熙王朝》主要展現的是康熙一生的豐功偉績,13歲滅鰲拜正式親政,後來平三藩、收臺灣、親征準噶爾、大敗沙俄侵略軍,可謂是波瀾壯闊的一生,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中間也穿插著一些後宮零零星星的瑣事,有的認為後宮的事浪費劇情,其實我感覺恰恰是這些劇情使得康熙的形象更為豐滿,在乾清宮他是一國之君,號令天下,回到後宮他是丈夫是父親,尤其是他和藍齊兒在一起的時候,真的能感覺到一個父親對於女兒發自內心的寵愛,對於太子也是悉心教導,可是再愛兒女也沒有辦法畢竟是一國之君,凡事只能先考慮國然後才是家,在他身上第一是皇上,第二才是父親。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前半部分主要講的是九子奪嫡的歷史,從九子奪嫡中可以看出,真正為朝廷辦事的確實只有四爺和十三爺,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八爺黨只想著籠絡朝臣,根本沒有想過天下蒼生,在加上康熙已到暮年,經過兩立兩廢的太子事件,康熙身心交瘁,無力處理朝政,積攢了很多弊政,後半部分主要講的就是四爺登大位實施新政消滅八爺黨勵精圖治的故事。從故事情節來說各有側重,

《康熙王朝》戰爭場面多陣勢宏偉,感官上比較刺激觀眾,就像是海面的暴風雨一樣,讓你有直觀的感受,《雍正王朝》九子奪嫡拼的是智謀和心計,雖然表面看似平靜沒有波瀾,實則暗流洶湧,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從劇情起伏上來說個人覺得《雍正王朝》更勝一籌。

2、從演員演技上來說,兩部劇不分伯仲,陳道明老師演的康熙主要側重點在少年和中年康熙上,少年果敢中年穩重,尤其朝堂上怒斥群臣長鏡頭一氣呵成,把康熙的帝王之氣演的淋漓盡致。《雍正王朝》焦晃老爺子演的老年康熙我個人認為可以說是康熙本人了,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唐國強老師的雍正也是無可挑剔,有個鏡頭康熙讓弘曆騎著脖子寫字,四爺看到後退出來時照鏡子對著皇位正衣冠這一細節可謂是神來之筆,基本把四爺的心裡所想的東西全部告訴觀眾了。在演技方面二者算是打平吧!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3、從衣服裝飾上來說,個人感覺《康熙王朝》的服裝衣飾是優於《雍正王朝》的,包括皇上的上朝、出行、出征、休閒衣服裝飾都是相當華麗的。順便說一下《康熙王朝》的服裝設計就是容妃娘娘,個人覺得容妃超美的,非常有氣質。二者服裝的對比從基本的龍袍就可以看出來,總的來說《康熙王朝》的衣服裝飾比《雍正王朝》更加雍容華貴符合皇家氣質。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究竟誰更勝一籌?

4、最後一票個人感覺應該給《雍正王朝》,因為《雍正王朝》比較客觀講述了雍正的勵精圖治和勤政,現在的清宮戲基本把四爺置身於後宮了,在後宮各大嬪妃之間徘徊你情我愛的,其實雍正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勤勉的帝王,雍正在位13年在奏摺上的批字就達1000萬字,那麼一個勤勉的帝王經過現在清宮戲的演繹卻變成了一個多情纏綿於後宮的帝王,不知道四爺知道這樣會不會大口吐血。總的來說康熙奠定了清朝的基本版圖,通過武力消除了國內外動盪的隱患,但是康熙晚年心力交瘁積攢的弊政很多,雍正繼承大位後整頓吏治、建立軍機處、攤丁入地、改土歸流才使國庫充裕,才有了乾隆揮霍的資本,沒有雍正就沒有所謂的康乾盛世,奈何雍正的新政得罪了讀書人,以至於野史大肆抹黑雍正,什麼篡改詔書、進獻參湯弒父等等罪名都扣在雍正頭上,可憐四爺勤政的都累死了,卻沒有留下好名聲,為了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這一分給四爺,綜上《雍正王朝》更勝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