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著名主持人有很多,「金句之王」白巖松只有一個。

前些天,白巖松版「世界盃金句」新鮮出爐,全國球迷瘋狂打call——

「這麼說吧,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央視我松哥,人狠話不多。

經白老師提醒,我們驚奇的發現,在今天開幕的這屆俄羅斯世界盃上,「中國力量」真心很強大。

比如說,中國球迷的購票數量超過40000張

這是什麼概念?

世界排名第9……力壓英國、西班牙等足球強國。

咱連世界盃的門兒都沒進,球迷買起票來可不含糊。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再比如,中國企業的贊助費用,高達8.35億美元(53.5億人民幣)。

這是什麼概念?

總體佔比35%……是美國贊助商的2倍。

7家中國企業躋身「世界盃贊助商」行列,它們分別是:

萬達、VIVO、蒙牛、海信、帝牌男裝、指點藝境VR、雅迪。

等等!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了進來……

雅——迪——電動車???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是的,他們給國際足聯砸了2000萬美金(1.28億人民幣),然後成了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家「電動車兒」贊助商……

這幣撒得,也是沒誰了。

不僅如此,國產電梯還包下兩座世界盃球場,共計67臺電梯。

這可真是360度無死角的中國風。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中國的足去了,球沒有去。」

要知道,偉大的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早在2017年9月6日就已經被淘汰。

踩著中國隊「屍首」進入附加賽的,是敘利亞隊

沒錯,就是那個戰火連天的敘利亞……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MMP敘利亞都打成那個樣子了,還有人在踢足球???

心也太大了!

一查FIFA世界排名,不由得心服口服:敘利亞男足第73,中國男足第75。

中國足球改革這麼多年,到頭來還不如個敘利亞……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2002年韓日世界盃之後,中國男足再沒進過世界盃決賽圈。(那次還是因為日韓直接進入世界盃,讓亞洲區的競爭變小了很多...)

那次世界盃,面對巴西、土耳其、哥斯達黎加,中國隊一球未進、一分未得。

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屆國足太弱,一定要改革,一定要變強!

然後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遙想國足當年,海東還能跑」——早知道後面幾屆這麼不行,當年真該對你們好一點啊!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無獨有偶,國產電影也是這副德行。

2007年,《滿城盡帶黃金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請不要嘲笑這個「小獎」!

因為從那年開始,大陸電影連提名「小獎」的資格都沒有了。更別提什麼最佳外語片獎。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雖然《戰狼2》、《紅海行動》在愛國主義熱潮的助推下,票房口碑雙豐收,但這並不是常態。

我們平時去電影院看的國產電影,大多數都是這樣嬸兒的——

3.8分的《大鬧天竺》,3.9分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3.8分的《臥底巨星》,2.7分的《閨蜜2》,2.5分的《仙球大戰》……你喜歡的話這種「神作」還能數出來百八十個。

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國!產!爛!片!了!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奇怪的是,國產電影越來越「不行」,大陸票房卻越來越「行」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總額高達559.1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45% 。

就這,還是近來增長率最低的一年……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銀幕數量高達5.08萬塊,電影院幾乎「佔領」中國大地上的每個商圈。

《戰狼2》票房56.8億,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55位。

10億以上票房的大賣電影,手腳並用都數不過來。

僅2018年春節7天,全國票房一舉突破57個億,同比增長66.9%。

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體量下,不可一世的好萊塢大咖,紛紛跑來「伺候」中國觀眾。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復聯3》來中國宣傳

與此同時,國內的足球產業也在快速崛起。

2017年中超俱樂部平均分紅7400萬,此數字仍在逐年上漲。

廣州恆大2次稱霸亞冠聯賽,中國俱樂部在亞洲足壇舉足輕重。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然而那又怎麼樣呢?

在市場繁榮、資本擴張的大好基礎上,

「中國足球」、「國產電影」兄弟倆一個比一個喪氣。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我就想問問,它倆到底誰更喪……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先去看看鄰國的情況。


韓國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韓國紅魔的足球戰績,真是令人(主要是中國球迷)羨慕嫉妒恨(主要是恨)——

10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2002年還在自己家門口奪得殿軍(第4名)。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儘管韓國球員以「髒」著稱,韓國球迷以「瘋」聞名,但不能否認韓國男足在東亞地區的統治地位。

最可怕的,是他的「持久」

從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到現在,韓國男足連續9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橫跨32年之久!

在這漫長的32年裡,世界足壇風雲變幻,強隊起落,黑馬狂奔。

連意大利、荷蘭這樣的傳統強隊,今年也只能待在家裡看別人踢球。

而韓國隊,依然堅挺。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電影方面,韓國文藝片這兩年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存在感陡增。

上個月,李滄東的《燃燒》在戛納拿下史上最高評分3.8分(滿分4分),捧得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另外,韓國導演金基德、樸贊鬱、奉俊昊、洪尚秀,也都戰績顯赫,成為歐洲三大電影節親兒子。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金基德獲得2012年金獅獎的《聖殤》

此外,奉俊昊的《漢江怪物》、《雪國列車》,延相昊的《釜山行》,李俊益的《素媛》,金成洙的《流感》,金秉宇的《恐怖直播》、楊宇錫的《辯護人》等一眾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好電影,雖然少受歐美大獎青睞,卻在亞洲影壇地位非凡。

相比之下,大陸電影雖然輝煌過,但除了「第五代」的老黃曆,現如今只有賈樟柯一人發揮穩定。

就這,《天註定》還不讓在國內公映。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日本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日本連續6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也是「持久」得不得了。

從小我們看《足球小將》,就知道日本足球和巴西足球頗有淵源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在動畫世界裡,日本足球賊啦厲害,少年隊一度奪得世界冠軍。

大空翼的師父、日本隊教練羅伯特,就是一個巴西足球人。

回想當年,日本人從巴西學習足球經驗,重金聘請巴西教練,重金勾引巴西球員(改國籍加入日本國家隊)……一系列操作搞下來,日本男足成為東亞地區唯一可與韓國爭鋒的一流球隊。

中國也做了同樣的事。我們重金聘請意大利教練,裡皮、卡佩羅、卡納瓦羅入主中超,然後——

意大利隊直接廢了。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開玩笑了,當然是個段子……

電影方面,雖然黑澤明、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是「老黃曆」,但架不住人家後繼有人啊。

資深影迷裝X專用的是枝裕和,上個月剛剛在戛納電影節捧得金棕櫚大獎,讓日本電影時隔28年再次閃耀蔚藍海岸。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另外,現在迎面向我們走來的是「日本國際名導代表團」,他們是——

拿獎拿到手軟已經開始賣潮牌的北野武,代表作《菊次郎的夏天》;

純愛電影的開山鼻祖巖井俊二,代表作《情書》;

把喜劇電影拍得無比深刻的三谷幸喜,代表作《爆肚風雲》;

超級鬼才中島哲也,代表作《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20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導演瀧田洋二郎,代表作《入殮師》。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這陣容,高出現在的國產導演多少個段位,想想就扎心。

要不,咱把畢志飛派過去當臥底吧!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伊朗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嚴格來說伊朗不是我們的鄰國,但同屬亞洲。

說起伊朗足球,嘖嘖,全亞洲第一的存在

5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最近2次連續。

雖然數字看起來沒有日韓威風,但人家世界排名高啊——伊朗第37,韓國第57,日本第61。

按理說,就伊朗國內那個亂七八糟的政治環境,足球、電影根本沒有土壤,應該是兩堆廢柴才對。

可偏偏人家這兩項都發展得不錯。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2014年,伊朗電影《越位》摘得柏林銀熊獎。影片講了一個伊朗女球迷越過重重阻礙溜進球場看球賽的故事……

只能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方面,韓國一次沒中,日本30年來只有一次,而伊朗在過去的6年連中2次。

2012年,《一次別離》;2017年,《推銷員》,都出自法哈蒂之手。

就這,還沒算上2年前剛去世的阿巴斯大師。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韓國、日本、伊朗,這三個「小國」加起來只有2.57億人口,還沒到中國人的5分之1 。

我們舉國發展足球事業,出臺《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結果亞洲沒衝出去,富豪球員養了一大批。

我們大力發展電影產業,頒佈《電影產業促進法》,結果好電影沒拍出幾部,影視大佬一個個腦滿腸肥。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曾經,中國球迷是憤怒的,中國影迷是狂躁的。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球迷不會再為國足砸電視,影迷也不會再為國產電影生悶氣。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失望久了,也就習慣了。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所幸,還有一批電影人在繼續努力。

請記住以下這些名字。開創中國電影的下一個黃金時代的功臣,很可能出自其中——

《江湖兒女》賈樟柯

《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

《冥王星時刻》章明

《死魂靈》王兵

《路過未來》李睿珺

《嘉年華》文晏

《米花之味》彭飛

這7位中國電影導演,在最近2年成功入圍戛納、威尼斯。

他們,是我們的希望。

如此看來,中國足球VS國產電影,好像還是國足更喪……

中國足球vs中國電影:誰更喪?

我們是最苛刻的觀眾,罵足球,罵電影,二十年如一日。

我們是最寬容的觀眾,罵了二十年,依然不離不棄。

中國球迷和中國男足,中國影迷和國產電影,真是兩對兒莫名其妙的冤家。

但有生之年,你若雄起,我必為你,吶喊搖旗。

文/鄧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