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前門生態農莊 後門汙水直排

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前門生態農莊 後門汙水直排

前門生態農莊,後門汙水直排!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

不妨設想某個週末,一家人驅車到遠離城市的生態農莊,體驗鄉村生活,品嚐農家美味。當我們身心舒暢地離開時,卻留下直接排到農田、河流的黑臭廢水,你將做何感想?

生態農莊未必“生態”,廢水油汙任意排放

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前門生態農莊 後門汙水直排

對此,農莊的工作人員不以為然地說:“廚房裡的汙水都是這麼排放的,一漲大水就沖走了。”

類似的汙染現象並非個例。一位環保部門的負責人坦言,當前農村環境汙染中,農家樂、農莊的廢水、廢氣、油煙、固體垃圾是重要的汙染源。“很多農莊為了利益最大化,都是直排汙染物。”

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前門生態農莊 後門汙水直排

曙光環保是湖南一家民間環保公益組織。今年,他們啟動了一項關於農家樂水汙染的調研。水項目總監譚永超介紹說,目前他的團隊成員實地考察了20多個農家樂,發現廁所汙水一般會經過化糞池處理,而餐廚廢水大部分“直排”。

4月,曙光環保對長沙周邊一家生態農莊出水口廢水樣品進行了抽樣送檢,檢測項目包括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磷、總氮、氨氮。根據檢測報告,如果比照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樣品多項指標嚴重超標。比如,化學需氧量為373毫克/升,是一級A標準的7倍多,是三級標準的3倍多。

“我汙染但我不治理”,環保只能靠“覺悟”?

旅遊旺季或週末節假日,一些農家樂、生態農莊人氣爆棚,經營者賺得盆滿缽滿。但說起環境保護,他們往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防治汙染基本上只能靠“覺悟”。

在採訪中,農家樂經營者普遍表現出兩種典型心態。一種心態是“法不責眾”。一位生態農莊老闆指著直排到村莊水渠的管道,毫不避諱地說:“汙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到水渠裡,在農村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沒有什麼影響。”

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前門生態農莊 後門汙水直排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對於農家樂的汙染問題缺乏約束和監管。一位地方環保局負責人說,過去農村環境整治注重“看得見的垃圾”,搞村莊、學校、道路的清潔工程,而在空氣、水、土壤汙染的“治本”方面重視不夠。按照規定,生態農莊建設應當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但當地在這塊基本上屬於空白。

相對而言,星級農莊在環保方面做得較好。在一家佔地面積80多畝、投資上千萬的五星級農莊,汙水淨化池、油煙淨化器等設施一應俱全,由專業的環保公司設計安裝。農莊老闆介紹說,評星級有明確的環保要求,所以他們進行了環評,修建了治汙設施。

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前門生態農莊 後門汙水直排

農家樂“多點開花”,環保還應“步步跟上”

湖南省人大環資委監督處處長劉帥說,目前,在長三角等發達地區以及大城市周邊,農家樂的汙染防治做得較好,可其他很多地方在這方面還很薄弱,應當進一步引起重視,加強管理。

劉帥認為,要因地制宜探索農村汙染治理模式,比如在人口分散的村莊建設人工溼地和化糞池的“升級版”。在農家樂的建設運營中,應在前端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末端聯合農業、旅遊等部門,加大環境執法力度。

衡陽縣環保局副局長王高良說,今年當地環保部門將農村環境整治作為重點,要求農家樂規範安裝油煙和汙水處理設施,推動建設適合農村地區的四格汙水淨化池、“人工溼地+氧化塘”等,基本要求是不能直排。如果農家樂達不到環保要求,將下發整改函,實施處罰。

聯繫方式:010-654200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