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美退伊核協議催髮油市“蝴蝶效應”

張敬偉:美退伊核協議催髮油市“蝴蝶效應”

敏感的石油市場,迅速對美國的決定做出回應。據財經網報道,5月7日尚處於美國夜盤時間的美國原油價格突現異動,在交投並不活躍的情況下,一舉突破70美元的“天花板”,繼而刷新4年新高至70.69美元。與此同時,伴隨著伊核協議被撤出,國際油價止跌回升。5月9日又大幅升至70.60美元/桶。中國原油期貨合約(SC原油)也在5月9日上午趁勢突破460元/桶,翻紅後漲幅持續擴大至逾1%,最高報466.4元/桶,刷新上市以來新高。

可以說,特朗普放飛了推升全球油價的那隻“蝴蝶”,催發全球油市的“蝴蝶效應”。全球原油市場也迎來了新的市場拐點——雖然OPEC為了挽回全球油價的頹勢,經過艱苦的談判實施減產政策。但是伊核多邊協議,給伊朗原油出口解了套,因而在減產協議上伊朗受限較少。伊朗趁機提高出口份額,從制裁前的日出口40萬桶提升至110萬桶左右。更強的制裁可能將在短期內讓伊朗石油出口降至制裁前的40萬桶。

伊朗石油出口或大幅減少

市場是最敏感的,伊朗出口原油量的減少,形成了市場應激反應。從邏輯上看,原油市場供應量減少,原油價格就會上升。當然,由於伊朗原油供應的總量指標是確定性的,原油市場的反應還算溫和。加之伊朗強調,美國製裁壓制的伊朗原油出口,可以找到不懼美國製裁的替代市場。而且,支持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強調可以彌補美國製裁伊朗帶來的原油空缺,這也安撫了市場情緒。

但是,特朗普帶來的不僅僅是推升全球油市的“蝴蝶效應”,而是更復雜的情勢變化。

一方面,從特朗普退出TPP、巴黎氣候協議再到伊核多邊協議,凸顯特朗普典型的單邊主義特點。當然,這也體現在特朗普對全球實施的關稅貿易壁壘上。總之,特朗普堅持的是“美國優先”,其他國家——不管是盟友、對手還是宿敵,特朗普都毫不留情。美國作為全球石油出口國,特別是全球最大的頁岩油輸出國,在原油市場也追求“美國優先”。危機時代的全球原油市場,陷入低迷狀態——由此也產生了許多陰謀論。其中之一,就是美國頁岩油衝擊全球原油市場,以實現美國的石油霸權。市場傳言是否屬實尚不得知,但是特朗普單邊主義的“美國優先”讓人充滿聯想。

“核競賽”恐在中東復燃

另一方面,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雖然伊朗表示繼續遵守協議,但是更強的制裁可能使伊朗恢復核計劃。果如此,沙特、以色列等核潛力國家也將進入核競賽。中東地區或將發生新的中東戰爭乃至核戰爭。戰爭來臨,中東原油市場將陷入混亂,全球原油市場將受到傳導。可怕的是,戰爭的威脅就在眼前,以色列對伊朗一直磨刀霍霍,沙特也在虎視眈眈。所以,美國退出伊核多邊協議可能帶來的中東戰爭,其實就是石油戰爭,引發的區域危機也是石油危機。

更可怕的是,伊朗遵守伊核多邊協議而被制裁,且美國還在繼續和主要貿易伙伴進行貿易戰,凸顯美國的單邊主義依然是進行時。在此情勢下,美國成為新經濟週期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危險因素。全球油價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危機週期全球需求降低所致,也是OPEC實施原油減產政策的主因。

伴隨著美國對伊朗的更強制裁,OPEC面臨著減產政策的調整。如何提升產量,也是重新的利益分配。而且,雖然美國在制裁伊朗之時,給予歐盟等盟友180天的豁免期,但是歐盟已經決心遵守伊核協議——即選擇和伊朗站在一邊。這樣,歐盟各國和市場主體也許會不理會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因此也存在這樣的可能,在美製裁下,伊朗原油出口不降反增。

在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後,全球原油市場和中東地緣政治形勢都將發生深刻變化。至於特朗普帶來的蝴蝶效應如何發展,值得關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