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众议堂|美学者暗示未来中美空间冲突难免 中国应未雨绸缪

察哈尔众议堂|美学者暗示未来中美空间冲突难免 中国应未雨绸缪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斯蒂芬·比德尔和伊万·奥尔里奇在哈佛大学《国际安全》学报第46卷第1期联合署名发表的《西太平洋地区的未来战争》一文。在文中作者基于2040年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潜在战争的战略背景分析,评估了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强点和弱点,探讨了美国“空海一体战”应对中国A2/AD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美国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议。在笔者看来,虽然该文作者观点并不能代表美国官方,但是却反映出一个趋势,那就是不论爱好和平的人们有多么不愿意,太空冲突时代确实正在到来。

在文中作者认为,未来中国A2/AD能力的弱点在于对美军航母之类的机动目标探测范围过小。中国的主要探测手段是雷达,地面雷达包括常规雷达和超视距地面雷达,前者探测距离受到地球曲率限制,后者探测距离远但只能用于早期预警。预警机活动范围大,但是如果离己方海岸线太远就可能遭受敌方反辐射导弹攻击。天基海洋监视雷达作用距离远,可有效探测海上目标,但可能受到反卫星武器的威胁。作者估计,如果到时中国海洋监视卫星被摧毁,那么中国A2/AD将极难超出400~600千米。其在文末提出的建议中,就包括了“发展反卫星武器,打击中国天基海洋监视系统”这一条。

笔者认为,此次美方学者针对中国A2/AD能力所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美学者同时在文章中指出,美国“空海一体战”(ASB)的关键也在于目标探测能力。中国的陆基机动式导弹将是美军优先探测、打击目标,由于随着中国防空反导能力的提升,美国的隐身飞机可能无法随意进入中国大陆,所以采用卫星监视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也易遭到中国反卫星武器的攻击。

顺着文中观点向下推测,笔者认为未来中美双方对于卫星能力都会非常依赖,而只要美国不放弃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那么中国A2/AD能力与美国“空海一体战”必然是一对解不开的冤家。由于在太空先下手为强的一方会具有战略优势,所以未来在太空爆发冲突将不是幻想,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有必要未雨绸缪。

首先中国应该具备较强的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即对太空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分类,确定其性质和其他重要参数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对方向我航天器发动攻击的先兆,或者在我航天器在被攻击后以最短的时间确定始作俑者,以便有的放矢采取应对或反制措施。

其次,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反卫星技术。反卫星技术是指用以攻击、破坏、干扰敌方卫星等航天器的空间技术。主要有共轨式反卫星技术、上升式动能杀伤器、定向能反卫星技术等。由于空间系统对美军非常重要,中国如果具备可靠的反卫星技术就可以与美国形成互慑,使其不敢轻易挑起太空争端。目前中国应该已经掌握了上升式反卫技术。据外媒报道,中国在2007年使用上升式动能反卫导弹成功击毁了位于863公里高度的已经失效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在随后的2010年、2013年1月、2016年9月,中国又接连进行了多次反卫星导弹实验和中段反导实验。未来中国对于共轨式反卫技术和定向能反卫技术也应该加紧研发。

中国应该提高自身太空产业的“抗打”能力和恢复能力。采取一些被动措施可以降低在敌方打击下我方太空产业的损失,如增强卫星机动变轨能力、对卫星整体结构进行强化或对关键部位采取保护措施,或者采用微型卫星技术实现小卫星之间互为冗余、互为备份等。另外中国的“快舟”系列、“长征11号”火箭等都具备在最短数小时内发射卫星的能力,在未来此类技术有助于中国在空间冲突发生以后,及时重建和恢复己方受损的太空能力。

(图片源于网络)

注:“察哈尔众议堂”是察哈尔学会公共外交群与国际关系群出品的思想产品,旨在接纳广大公共外交爱好者的独立思想言论,使之助力公共外交走入“草根”群体中,广纳百川,百花齐放。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加入,共同为公共外交事业建言献策!

还没入群?没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