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昨天是立夏,立夏這個日子裡有很多有趣的常識,今天波仔就科普給大家!

關於立夏的詩歌

燕子搭好了自己的家,歡快地歌唱;槐樹和柳樹成蔭,好一個乘涼之處,慢慢感覺到夏天的到來……

詩人陸游伯伯看著眼前初夏之景,拿起涼爽的單衣試試看合不合身以迎接夏天的到來。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相傳在古代,立夏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

原來這是為了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關於立夏的常識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45°時交立夏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前後。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炎暑將臨,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古代養生講究“順四時而適寒暑”,因此立夏時節,同樣要順應春夏交替。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立夏三候

立夏三候同樣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為我們描述了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立夏第一候:螻蟈鳴】立夏第一候,螻蟈鳴。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溼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立夏二侯: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溼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立夏三候,王瓜生】立夏第三候:王瓜生。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於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農耕活動

古諺有云:“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所以立夏時節,正是大江南北農民伯伯忙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

民間也有以立夏日的陰晴預測收成。有人說,“立夏吹東風,田禾收割豐;立夏吹北風,十個魚塘九個空。”

立夏時節正是小麥抽穗的關鍵時期,這時麥田裡會出現很多害蟲,如小麥蚜蟲等,它們會偷吃麥葉和麥穗。

農民伯伯為了確保小麥豐收,會及時噴灑農藥防害蟲。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民間習俗

立夏習俗不僅有好玩的遊戲,也有好吃的美味,同時滿足大人與小孩。

① 立夏吃雞蛋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

相傳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於是,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謂之“不飲立夏茶,一夏苦難熬”。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② 立夏鬥蛋

比起吃立夏蛋,孩子們立夏最愛玩鬥蛋的遊戲。人們將煮好的“立夏蛋”套上早已編制好的絲網袋,掛在孩子胸前。

孩子們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殼不破者勝。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③ 嘗三鮮

古時天子率公卿大夫在都城南郊舉行迎夏之禮,會以生肉、鮮果、五穀與茗茶祭祀古帝。後來便有立夏嘗新之舉。

立夏嘗三鮮的具體時鮮各地有不同的說法。不過一般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

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指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即海螺、河豚、鰣魚。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④ 立夏稱人

我國古代非常重視立夏節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因夏季五行為火,故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佩硃色玉佩,馬匹、車旗也都為硃紅色,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

南方地區流行立夏“稱人”,即立夏當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稱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稱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

昨天立夏,你給孩子編蛋兜、吃蛋、稱體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