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平復帖

《平復帖》為晉代書法大家陸機所寫,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

作者用禿筆寫於麻紙之上,墨色微綠。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國家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文物之一。

民國時期由張伯駒以巨金購得。張氏夫婦於1956年將《平復帖》捐獻國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高逸圖

為唐代孫位作品,孫位的真跡流傳至今的僅此一件,他尤其擅長畫人物和龍。此圖為《竹林七賢圖》殘卷。圖中所剩四賢,一為好老莊學說,而性格[介然不群]的山濤,旁有童子將琴奉上。一為[不修威儀,善發談端]的王戎,旁有童子抱書卷。一為寫《酒德頌》的劉伶,回顧欲吐,旁有童子持唾壺跪接。一為飲酒放浪,慣作青白眼的阮藉,旁有童子奉上方鬥。

四賢的面容、體態、表情各不相同,並以侍童、器物作補充,豐富其個性特徵。人物著重眼神刻畫,得顧愷之[傳神阿堵]之妙。線條細勁流暢,如行雲流水,兼有張僧繇[骨氣奇偉]的特色。畫風在六朝的基礎上更趨工緻精巧。而點綴的木石已用皴梁,則開啟了五代畫法的先路。是書畫中的瑰寶。

此件無作者款印,由宋徽宗題名《孫位高逸圖》。畫上鈐有北宋[宣和]、[雙龍]、[睿思東閣]印,南宋[政和]、[宣和]、[御書]印,以及清梁清標和清內府諸藏印。另有六印不能辨認。《宣和畫譜》、《石渠寶笈》等書著錄。

《高逸圖》的裝裱保留了北宋的形式。原來屬於清宮舊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洛神賦圖

和《清明上河圖》、《五牛圖》一樣屬於十大傳世名畫。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宋摹)本,現已失。《洛神賦》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描繪的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

在現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現在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原屬圓明園珍品,現分別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神仙起居法帖

書於後漢乾祜元年(948年,楊凝式時年76歲),當屬其晚年代表作。帖上鈐有[紹興]、[永興軍節度使之印]、[趙孟頫印]、[項墨鑑賞章]、[士奇之印]、[陳定平生真賞]以及[石渠寶笈]等鑑藏印。

此帖內容為古代醫學健身的按摩方法,文體近似口訣。全文為:“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祜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

在書法上,楊凝式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學王羲之、王獻之且都有所成績。他的傳世作品只有四件,分別是楷書《韭花帖》、行書《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草書《夏熱帖》和草書《神仙起居法》。就這麼寥寥幾件作品,卻能堅實地奠定他永遠的位置。他的書寫內容大多是健身養生、風花雪月、美食珍饈、神仙道士之類。《神仙起居法》藏於故宮博物院。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馮承素摹《蘭亭序》

《蘭亭序》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目前他的真跡早已失傳,現在流傳的都是他的臨摹本。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清明上河圖

此畫出世不久就被認為是絕世珍品,它的第一個藏家是宋徽宗。“清明上河圖”五個字就是他用標誌性的“瘦金體”親自題寫,並鈐上了雙龍小印。

這件享譽古今中外的傳世傑作,在問世以後的800多年裡,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鑑賞家把玩欣賞,是後世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飄零,幾經戰火,歷盡劫難……它曾經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歷經劫難,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

對《清明上河圖》的理解乃至真偽之說迄今為止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不妨礙大家對它的重視和追捧,歷代文人也喜歡臨摹。目前主要有三個版本,大陸、臺灣和流失到美國的,各自都說自己的才是真跡。其實,經過多年的考證大陸的才是最可靠的真跡。

這些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書畫,還不快來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