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村落藍皮書》獲智庫最佳研究報告一等獎!

5月19日,由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和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聯合主辦的“2017CTTI智庫最佳實踐案例(BPA)發佈暨智庫評價系統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申報的《中國傳統村落藍皮書·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調查報告(2017)》項目獲“2017 CTTI-BPA智庫最佳實踐獎”之智庫最佳研究報告獎一等獎。

《中國傳統村落藍皮書》獲智庫最佳研究報告一等獎!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調查報告(2017)》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傳統村落及其文化遺存與保護現狀的藍皮書。報告以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多年田野考察為基礎,以某一區域範圍內傳統村落的建築藝術、生態環境、生產生活、教育狀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多個方面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全面調研,涵蓋範圍廣泛,涉及內容眾多,相對系統、完整與客觀地總結了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與問題。

報告指出,雖然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各界都在關注傳統村落的保護,但是現狀仍舊不容樂觀,具體表現為:城市化、城鎮化導致“空心村”日益嚴重,對新農村建設的曲解導致傳統村落加速消亡,過度商業開發下傳統村落急劇衰弱,現有法律、法規對傳統村落保護存在不足,村民改善居住條件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的矛盾突出,等等。報告認為,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應遵循原生性、整體性、可持續性、活態性四個原則,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相關建議對策。這對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