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从小混到全球IT教父,英伟达创始人——黄人勋。

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他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同时期创业,他成为全球最大显卡芯片公司,还被奉为“全球IT教父”,身价55亿美元。他让图形芯片使用,所有类型计算,并搭建人工智能系统,他要给10亿个摄像头装上图形芯片,解决全球问题。

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他出生于我国台湾台北,他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9岁时跟着父母移居美国,上学时他进入一所问题少年为主的寄宿学校,为适应环境,他学会了抽烟,每天打扫男厕所。

13岁时参加美国兵乓球锦标赛输得一塌糊,认为失败是因为不专注,后来他养成专注做事习惯,结果在两年后,青年组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夺得季军,第三名(中国人的天赋)。

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后于1993年创立NVIDIA。

但是相比兵乓球来说,他更加热爱“技术”,他在高中联考之后就立即从兵乓球中抽身出来,进入了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电子专业读书,这年他只有16岁。他在大学时候就想好了,将来立志成为全球的“图形皇帝”。

在1983年,黄仁勋20岁,当时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实验室的普通工程师时的他就向他的第一个女朋友Lori许诺,自己会在30岁时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就这这件事不久之后,Lori成为了他的妻子。果然黄仁勋快到自己30岁生日的一个月前,他与两位工程师一起创立了英伟达。

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还把上班第一天定在生日的那天,他立志要制造速度更快,画面感更真实的特质芯片,但推出的第一代芯片无人问津,为生存被迫裁掉70%的员工,一开始GPU只能处理图形显示任务,他让GPU和CPU一样承担大量计算任务,

黄仁勋是圈子里有名的工作狂,他曾经解释自己为何如此狂热: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的将来更好一些。

回顾黄仁勋的历史,总觉得这个答案另有原因——他的童年颇为坎坷。

1999年,英伟达推动了深度学习计算的发展,全球第一个图形处理器(GPU)。从那以后,GPU正式成为计算机中独立与CPU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计算单元。之后他提出吓人的【黄氏定律】“显卡芯片的性能,每6个月提升一倍”,进化速度相当于摩尔定律的3倍。

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然而,他占领了市场70%的份额,谷歌、特斯拉、阿里、华为等都用他的产品,有人问他“股价涨到100美元,你会怎么做?”他说“纹身吧”,结果股价超过200美元他纹身了公司LOGO。

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大多数超过 50 岁的 CEO 身上都不会有纹身,更不用说是将自己公司的 Logo 纹在身上了。但是出生于台湾的黄仁勋显然成为一个例外。对于创业者而言,他也是很罕见的联合创始人——创办 24 年后仍然在运营自己的公司。

小学时扫厕所,如今是“人工智能教父”,仅用十年站在了芯片塔尖

他既是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毕业于俄勒冈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也是令人敬畏的管理者——他善于鼓励、询问员工,同时又会经常在节假日给他们发送制造紧张感的邮件(不过是在他自己的节假日)。而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里,他还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他预判了一个全新的计算市场,由此也使他们提前很多年调整自己的定位。

这种预见性,连同公司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务表现,使得黄仁勋顺理成章地成为「2017 年『财富』年度商业人士」的明智人选。

【众创思维创客空间,专注分享关于创业、科技、营销、自媒体运营的知识和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