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陽小腸經之精簡解析(上)

手太陽小腸經,丙火

左右共38穴,一側順序排列為: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穀、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1 起於小指外側端(少澤),沿著手外側至腕部,出於踝(尺骨莖突)內

2 沿著尺骨下面邊緣直上,出肘後內側兩骨之間,再向上沿著上臂外側後緣,出於肩關節後

3 繞行肩胛部,與足太陽經交會於肩上,並與督脈的大椎相會後

4 向前進入缺盆部,聯絡心脈,沿著食道,通過橫膈,到達胃部,入屬於小腸

5 其支脈,從缺盆沿著頸部,上達面頰至目外眥,又折回耳中(聽宮)

6 其頰部支脈,從頰部別出於上行於目眶下,又抵於鼻旁,至目內眥(睛明),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

多血少氣

未時旺

是動病:嗌痛(咽部),頜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耳聾目黃,頰腫,頸,頦,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

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

手太陽小腸丙火

井:少澤穴,金

滎:前谷穴,水

俞:後溪穴,木——虛則補之

經:陽谷穴,火

合:小海穴,土——實則瀉之

原:腕骨穴——可補可瀉

手太陽小腸經之精簡解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