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世界盃拉開序幕 美食觀眾商家缺一不可

中国式世界杯拉开序幕 美食观众商家缺一不可

中國式世界盃

近日,由中國選送的10萬隻湖北小龍蝦搭乘中歐班列抵達莫斯科,正式拉開“中國式世界盃”的序幕。

所謂中國式世界盃,即球賽雖然在國外舉辦,但是圍繞著比賽的一切,被中國元素裝點得如在國內比賽一般。要達到這種程度,中國美食、中國人、中國商家缺一不可,當然還要加上一點——沒有中國隊。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10萬隻湖北小龍蝦在國內加工成熟製品後,帶著麻辣、蒜香、十三香等多種風味,在武漢搭上了中歐班列。近日,這些在-18℃冷鏈車廂待了14天的小龍蝦,終於抵達了莫斯科,即將進駐莫斯科各大餐館、酒吧。屆時,消費者只要加熱5分鐘,就可以享受美味。

10萬隻小龍蝦多不多?從數量上看挺多的,但對比赴俄觀賽的中國人數,還真是不夠看。根據國際足聯的數據,中國地區售出4萬餘張票,再加上中國7家贊助商每家2萬張增票,樂觀估計,赴俄人數可以達到18萬人。到時候,大概要2個人分享1只小龍蝦了。

除了品嚐中國美食以外,球迷們購買的助威道具、旅遊紀念品,很可能也是中國製造。在義烏購網站上,截至6月12日的30天內,各國“14*21cm國旗”已經賣出60999993件、各國“8號國旗”商品銷量達到19690000件。

今年4月,專供世界盃的300萬對啦啦棒,30多萬支球迷扇,20多萬支手搖旗,20多萬頂帽子已經從溫州發貨出征俄羅斯。5月24日,最後2000件吉祥物在廣東東莞的工廠下線,2018俄羅斯世界盃全球範圍的吉祥物生產全部完成。此外,賽事場館的空調也將全是美的、格力的產品。

事實證明,白巖松說的那句話無比貼切——“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不過,在世界盃上看不到中國隊,球迷們應該已經習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