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能成為有錢人?

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有錢人總是那麼有錢?

而有錢人可能在想,怎麼樣才能讓我更有錢?

富人們的財富在不斷增長,對於理財的需求比普通人更強,在保證財富安全的同時,他們希望能夠把手中的錢變成一種工具,利用它去繼續提高自身的財富水平。

富人們如何去分配自己的財產?其實除了股票、債券、保險等,近年來,富人們更鐘愛的是進行海外投資。

據貝恩公司發佈的《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高淨值人士中擁有境外配置的人群佔比由2011年的約19%上升至2017年的56%。

你為什麼不能成為有錢人?

國內有60%的中國高淨值人群將海外房產投資作為最主要的標的,平均擁有2-3套海外房產,有的甚至擁有4套及以上房產。

為什麼富人都愛海外投資?很大一個程度是在於分散風險,俗話說得好,錢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捕捉境外的投資機會,讓錢滾錢,海外投資正好成了富人們一舉兩得的好選擇。

你為什麼不能成為有錢人?

看萬達老大王健林,從2012年的5月開始,就已經開始大肆進行境外投資項目,截止去年8月,據統計,萬達以及王健林的個人海外投資已經高達2500億人民幣。海外資產配置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高淨值人群的選擇。

高淨值人群增長拉動海外投資發展

波士頓諮詢公司給出過一組數據:2016年中國高淨值家庭數量已經超過210萬,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的規模穩居世界第二,達到126萬億人民幣,約為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7倍。

“過去10年,中國的個人和高淨值人士財富以約20%的年化增長迅速積累,增速傲視全球。預計到2021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將繼續穩步增長,規模達到220萬億人民幣,持續令全球矚目。”

——波士頓諮詢公司 全球首席執行官Rich Lesser

過去十年,中國市場獨特的宏觀環境和經濟形勢造就了這批中國高淨值人群。他們的年齡集中度高,多為上個世紀50-60年代出生,大部分財富為創辦企業或投資所得,這群人大部分具有企業家創富精神,自主性強、追逐高收益也是現如今這群中國高淨值人群的共性特徵。

私人銀行的客戶數量和資產總量都在高速成長。《投資時報》曾對全國各大銀行2016年年報作出對比分析,在私人銀行領域,有四家銀行拔得頭籌。

你為什麼不能成為有錢人?

越有錢越努力,掌握著社會大部分財富的精英們從不懈怠,這似乎也成了存在於高淨值人群的一個普遍定律。這些創一代掌管著龐大的家族企業和鉅額的財富,不斷保值傳承,成為了富人圈社交中的常熱話題。

私人銀行、家族信託、家族財富傳承工作室等對這些有錢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可以說,很大一部分理財方式中,私人銀行幫助高淨值人群做到了有效的資產升值。

海外私人銀行 漲知識

國內高淨值人群紛紛扎堆海外投資,除了收益率本身之外,國外私人銀行的存在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因素。對比起現如今國內私人銀行的五流服務、三流產品,那麼國外私人銀行絕對稱得上是一流服務、二流產品。

西方銀行業對私銀的分類是這樣的:

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要求客戶資產在200萬美元以上;

家族傳承工作室(Family Office)要求客戶資產在8000萬美元以上

目前全球最頂尖的三大私人銀行,你可能聽過如雷貫耳的瑞士瑞銀集團(UBS),美國的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以及美國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你為什麼不能成為有錢人?

國外私人提行提供了真正的投顧團隊。私人銀行部與投資銀行部緊密結合,利用投行在幫助大型企業解決問題上的優勢,協同私人銀行管理財務的融合模式,為企業家客戶提供融資、財顧、稅收管理、企業經營權、股權等服務,也就是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不單可以做個人財富管理,也可以做企業財務顧問!

私人銀行業務實際上是非常依賴高素質的私人銀行客戶經理為客戶提供服務,而這些客戶經理是需要時間去沉澱和積累。比如瑞士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經理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階層在退休後被銀行聘請,或者是直接被銀行挖過去。正是通過這種手段積累了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從而真正給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

國外的私人銀行家還會建議富豪們大量購置保險,甚至會建議及安排富豪們轉移財產去其他國家進行合理的稅務規劃。例如其富豪們情有獨鍾的塞浦路斯,是非全球徵稅國家,無財產稅、遺產稅、贈予稅,企業所得稅也是歐洲最低(12.5%)。只要以200萬歐元購房,就可以獲得它的護照,免收海外收益稅、淨資產稅等多種稅收,一年省下幾百萬甚至幾千萬!

除了一般的投顧工作以外,後代教育、遺產分配規劃、資產基金設立等管家式的服務也是私人銀行的重要服務之一。

你為什麼不能成為有錢人?

與國內私人銀行對比,國外私銀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核心產品。在國內私人銀行的投資內容主要集中在購買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等,不會出現跨平臺購買產品的情況(說白了就是農業銀行的客戶經理為了自身業績不會讓你去建設銀行購買收益率更好、風險程度與你更匹配的產品)。而國外的私人銀行則早已實現了跨平臺的資產配置。在境外,瑞銀的私人銀行會因摩根的產品收益表現更優秀,而給客戶推薦購買美國摩根的產品。

在這一點上,綜合對比國內外私銀服務,可以總結如下:

國內:

國內私人銀行客戶如果想向海外適當配置資產,只能通過QDII的渠道,且大部分只限於投資香港市場和少量歐美市場。在外匯管制限制下,境內私人銀行也無法對客戶的境外資產實現一體化服務。

例如:境內的私人銀行無法處理客戶境外的房產,因此需要私人銀行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聯手境內外團隊進行打理。

國外:

高淨值人群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的投資市場(不管亞洲、歐洲還是美洲,哪個市場表現優秀就可以選擇哪裡),可以有更多的私人定製性產品(基金、信託等),還有更多國內所沒有的金融創新性產品!

國內私人銀行 翹楚

但實際是,國內快速增長的高淨值人群,不可能100%完全扎堆海外私銀開戶投資。而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除了國外的私人銀行機構進駐國內外,中國各類機構也已紛紛全面佈局私人銀行業務,尤其以國有商業銀行旗下的私人銀行目前管理的資產規模最大。

目前私人銀行領域經營較好得兩大銀行類金融機構分別是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2017年由財富管理研究機構 Scorpio Partnership 發佈的《全球私人銀行基準報告》全球私人銀行排名中,招商銀行的排名為第15位,中國工商銀行排名22位。

私人銀行業務正在國內崛起,而國內私銀的翹楚必屬招商銀行私人銀行無疑。招商銀行為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高端客戶提供私人銀行服務。現已在全球主要城市設立了超過50傢俬人銀行中心。

招行私銀方向的發力點有三項:

1、構建全國唯一的投資顧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服務體系;

2、“1+N”專家團隊(一位私人銀行客戶經理+投資顧問和產品專家團隊);

3、開放式的產品平臺(招行私銀不同風險屬性、不同資產類別、不同投資策略的產品超過3000個)。

在《青年招行說——聽他們講是什麼成就了招行》中招商銀行總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王箐說:“小到買鑽石、藝術品、安排體檢,大到外海置業、子女留學、購買私人飛機,私人銀行客戶經理都要有所涉獵。”

可見在符合高淨值人群的理財需求上,招行是走在了更多數國內銀行的前列。去年年底,招行製作了一個以番茄炒蛋為主題的暖心視頻,刷爆朋友圈。暫且不說視頻內容,但我們應該可以遇見,不久的將來也許會有一條關於海外投資的暖心視頻,再度刷爆你我朋友圈了。

私人銀行之所以能牢牢牽住有錢人的心,最重要的是它能提供普通銀行所沒有的各種新式財富增值服務!

讓有錢人獲得更多更好的投資渠道,真正做到滾雪球似的錢生錢,而現代有錢人同樣非常注重投資在子女教育上,私人銀行在海外留學這塊同樣可以提供優質服務,富不過三代,已經不存在。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