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淡水資源

都知道中國五大淡水湖指五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分別是江西省的鄱陽湖、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蘇省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省的巢湖。簡單的來介紹一下:

江西的鄱陽湖大約3960平方公里,北亞熱帶季風氣候,不太明白的可以看看中學地理。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還是國家5A級景區,湖區有41個島嶼和七個自然保護區。除去第一的稱號並沒太多特點。

淺談中國淡水資源

鄱陽湖

湖南的洞庭湖,大約2579.2平方公里,大陸性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名字有很多說法。在《史記》、《周禮》、《爾雅》等古書上都有"雲夢"的記載。當時的雲夢澤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地理今釋》載:"東抵蘄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雲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說:"雲夢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為洞庭湖,因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淺談中國淡水資源

洞庭湖

江蘇的太湖大概2427.8平方公里,亞熱帶季風氣候,島嶼眾多,有50多個,其中18個島嶼有人居住。它的形成原因也同樣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大江淤積而導致;有人說地殼運動導致;有人說古代千年間持續暴雨;也有人說火山爆發,隕石撞擊……一個湖的形成硬是想象成一部科技電影,好像還是災難片。

淺談中國淡水資源

太湖

同在江蘇的洪澤湖,大概2096平方公里,溫帶季風氣候。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航運樞紐,又是漁業、特產品、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鬥金"的美譽。最大特點就是資源豐富,魚類蟹類近百種,蘆葦幾乎遍佈全湖。

淺談中國淡水資源

洪澤湖

安徽的巢湖,也是這裡面面積最小的一個了,1299.64平方公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宛如一面寶鏡鑲嵌在江淮大地,有"八百里湖天"之稱,為巢湖國家風景名勝區主體區域。

淺談中國淡水資源

巢湖

儘管淡水資源豐富,可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佔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水資源說多其實也不多,小鮮還是提倡節約用水,不為別人也要為幾十年後的自己考慮吧,畢竟誰也不想讓生活變成一部恐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