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子弟在南北朝是如何逐漸進入權力中心的?有哪些代表人物?

袁青旺

在東晉時期門閥的勢力達到了頂峰,一件事物一旦達到了頂峰之後無論往什麼方向發展都是下坡路。劉宋王朝建立之後,門閥勢力被削弱,政治的中心出現了大量寒門子弟的身影。在南朝時期,門閥和寒門之間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最主要的標誌就是門閥和寒門子弟之間不準通婚,後來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衰弱,這種不準通婚的界線開始逐漸模糊。再次,隨著權力的流失,社會上已經產生了昨日卑細,今日便成士族的冒牌士族,由於這些人的大量存在,寒門子弟和世族子弟已經逐漸混合。

寒門庶族的勢力崛起

其主要標誌就是寒門子弟可以掌管朝廷機要。東晉時期,寒門子弟只能站在權力的邊緣辦一些雜活。自從劉宋王朝建立以後,寒門子弟開始逐漸從邊緣走向了權力的中心,真正觸碰到了一個國家事務決策的地方。有些實力強的寒門子弟因為皇帝的賞識而權力大增,成了實際上的宰相,成為了皇帝的智囊團。

典籤是劉宋時創設的一個官職,這個官職的主要任務本來是照顧皇子皇孫的飲食起居,以及幫助這些人批閱政務。但是由於當時劉宋王朝將所有的兵權從門閥士族手中收過來,把這些兵全都交給了皇子皇孫。隨著諸王的年齡日長,對權力的念頭也越來越強。大家爭權奪利,甚至出現了骨肉相殘的事件。隨著諸侯之間權力的紛爭,掌管諸侯事務的典籤的權力大增,權重藩君。寒門弟子不斷崛起,逐漸掌握了整個國家的軍政大權,成為了地主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品讀武器裝備

寒門子弟在南北朝地位逐漸上升,是拜軍事權力的復興所賜。


東晉是門閥士族的天下,但是當北府軍首領劉裕推翻東晉,建立南朝宋以後,蕭道成憑藉淮北流民,蕭衍憑藉襄陽流民,陳霸先憑藉嶺南越人先後建立了齊、梁、陳三朝。這象徵著南方軍事權力的復興。



他們都是靠軍事權力一時壓制士族,但政治、社會上無法擺脫士族的影響。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勢,南朝君主喜歡讓寒門子弟掌握實權,削弱士族的存在感。能辦到這一點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是士族自己越來越高冷,凡是幹實務的部門都不屑去,這樣雖然理論上他們高貴、權力屬於他們,但實權其實已經被寒門軍頭和寒門小吏掌握了,只是礙於士族掌權的傳統,自己沒有覺醒。等到軍頭覺醒了,士族政權東晉就被推翻了。



二是軍頭覺醒了,然後帶動小吏一起覺醒,他們會任命這些寒門小吏一些位低但是權重的官職,比如中書通事舍人(比士族擔任的中書舍人低得多,但掌握實際政權),制局監(比士族擔任的中領軍、中護軍低得多,但掌握實際軍權)。這樣士族雖然地位仍然崇高,但失去了實權。


南朝有名的寒人權貴有戴法興、阮佃夫、茹法亮、呂文顯等。


北朝則前期漢化不充分時寒門出身的家奴直接掌權,後期變身士族政權後,則是通過六鎮造反推翻士族政權的方式,鮮卑人及其家奴靠武力上位。



北朝的寒門權貴有和士開、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鳳等。


文史宴


見微而知著

南北朝寒門子弟代表人物—— 陳慶之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漢族,義興國山(今中國江蘇省宜興市)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後為武威將軍,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

相關經歷

  因出身寒門,長年不得重用,41歲始獨立領兵,戰鬥生涯只有15年,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後為武威將軍。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陳慶之性格謹慎,每次奉詔,都要洗沐拜受;生活儉樸,只穿素衣,而且不好絲竹;雖身為武將,但善撫士卒,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是一個剛柔並濟的文雅儒將。

早年經歷

陳慶之可能是個庶族讀書人或者小官吏(蕭衍後來在褒獎他的詔書中寫“本非將種,又非豪家”)的兒子。中國古代,尤其是兩晉南北朝那段時間,庶族(下級地主或者讀書人)和士族(高級地主或者讀書人)之間的分界線是相當嚴格的,庶族不大見得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且他的武藝很差:“射不穿札,馬非所便”,因此陳慶之的青少年,也許還包括中年,是以宮廷侍從的身份度過的。當時的皇帝是梁武帝蕭衍,陳慶之跟著皇帝先是下了二十幾年棋:“高祖性好棋,每從夜達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但他前半生的履歷除了這個就是空白了。

直到公元525年,陳慶之才有了生平第一次帶兵機會,那年他已經四十二歲了。而且那次帶兵是被任命為武威將軍和其他將領一起去迎接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投的,沒打成仗。隨即,蕭衍任命陳慶之為宣猛將軍、文德主帥領兵兩千護送豫章王蕭綜接管徐州。

北魏當然不可能丟掉徐州這塊戰略要地,派兩位宗室元延明、元彧領兵二萬,在陟口一帶紮下營寨準備進兵,陳慶之得到消息之後,逼近敵人營壘揮師直擊,這是他實實在在打的第一仗,很可能也是他所有戰鬥中實力比例與敵人最接近的一仗。戰鬥的結果,二元的兩萬人馬不過在一通鼓之間被陳慶之的兩千人馬擊潰敗逃。

率軍北伐

  北魏後期,朝政腐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大通二年,北魏發生內亂,有實力的諸如蕭寶寅、葛榮、爾朱榮等紛紛割據,而且爾朱榮大肆屠殺北魏皇室,沒實力的象北海王元顥,就只有象春秋時期那樣自託他國,藉助他國的力量去成為本國的皇帝。於是元顥以本朝大亂為由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助其稱帝。蕭衍為元顥的語言迷惑,又有試探北魏的想法,於是以元顥為魏王,並以陳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上洛陽稱帝。

  但就是這次敷衍,成就了陳慶之的赫赫聲名。元顥也沒打算真的打下洛陽,他出兵不久就稱帝不走了,給封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委任他自行戰鬥。於是在連綿的春雨之中,陳慶之帶領自己直屬的區區七千部隊,開始了神話一般的北伐之旅


大胖妞

九品中正制,又稱

九品官人法

,是

魏晉南北朝時期

重要的

選官

制度,是魏文帝

曹丕

採納吏部尚書

陳群

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

察舉制

,下啟隋唐之

科舉

,在中國古代

政治制度

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名的人都不願入朝為仕,比如陶淵明,竹林七賢。比較有名的也就聞雞起舞祖狄,殺胡令冉閔,其他的我也不知道。

詳情請見各種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