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17性别塑造

如果爱17性别塑造

一个是在幻像中建立和认同自我,一个是在幻像中不停的追求完满的自我,而在实际的现实世界中,是没有这个完美完满充分的自我的存在的。

镜像中只是一个虚幻,但是呢,拉康实际上是在解释一种机制,就是人是怎么样的来建构自我的?

由于这样一种几乎是本能的生命状态吧,我们于是就不经意的把它带入到了我们的文化活动中来,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我们以各种各样的变相的镜像,来满足我们建构自我的这种要求。

于是电影就出现了。所以拉康就说,我们痴迷的看电影,看这个男明星也好,那个女偶像也罢,成为粉丝,激动得死去活来,花了时间花了钱,明知道等到电影完了,灯亮了,一切都没有了。但是,还是要去看,而且陶醉其中,这一切都来自于最早的镜像机制。

这是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解释。

所以,这样呢,女性主义根据这两位的理论于是就发现了,当然这不仅是女性主义,几乎所有研究电影理论的人都发现了,他们认为,电影是建构人及社会意义的工具。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追寻所谓的某一种人格,其实最终是追求某一种价值,某一种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社会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电影充当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建构工具。正因为这样,银幕上超现实的形象,那个极度的英雄也好,美女也罢,才能令普通的观众,普通人那么的痴迷,让人自愿的为它掏腰包。

所以可以这样说,超现实的银幕形象(英雄、偶像)对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培养。

于是,社会性别心理就利用这个来分析了,我们在前面解释了,弗洛伊德和拉康都解释了人和银幕的关系,主要是在生命的深处是怎么回事,那么社会性别研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男人和女人在这个中间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弗洛伊德公开承认,他的主要研究是针对男性,他不能解释女性的问题,比如他提出来的所谓的“恋母情结”,后来就有人问他,女孩子的成长怎么解释呢?

她和她妈的关系也没有乱伦的问题,一个女孩长大后还可以和她妈妈勾肩搭背的一样很好,甚至是一块躺在一个床上睡觉,但是儿子长大后就不可以这样了,弗洛伊德后来想来想去,他说他解释不了这个问题。

因为没法解释,社会说的都是男人,思考、关注的是男人,社会从来不考虑女人。

所以,他说他无法解释。但是,他还是想解释一下的,于是他后来强行的搞出来一个“恋父情结”,虽然有这么一个概念,但这是很别扭的,最终是无法解释女人的心理,就是从逻辑上说不通。

那么,弗洛伊德根据他自己的这样一个体系,他等于承认人类的社会是一个父权的社会,连整个精神分析学说解释的对象只能是男性。

而到了拉康之后,他公然的宣布,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父权的社会。拉康对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父权,甚至是男权建构起来的象征体系。

所谓象征体系是,人生下来是一个生物本能。我们有身体,但是人活的不是身体,活的是象征物,是人气,是名啊利啊,活的是美国的自由主义呢,还是我们中国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挣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天的中国这些思想似乎更司空见惯。

但是,真的是这样子吗,今天中国的富人们,享受黄金享受美女的人,不走读书之道的人有多少,他们也一样可以得到这些,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选择读书?

这只能说明人的追求,还有黄金和美女之外的,另外的值得人们去追求的一些价值。

所有的这些东西,政治、文化、伦理、地位、名誉,这就是拉康所说的象征秩序在我们的社会存在着。我们生下来之后,带着我们的血肉之躯,我们是要进入这个社会的,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本性,来适应顺从融合到这个社会里,从而得到爱,温暖,保护与荣耀,我们在这个社会里去活着,演算出自己的人生,去“做人”。

所以,拉康指出这个社会是一个象征体系,而这个象征体系的模式,是父权主宰。他说的很明白,于是,整个的社会,包括他讲的人格的形成,主角都是男人的故事。

那么,搞性别研究的人就提出这个问题了,女人也是人,女人也存在社会上,那女人在现有的这种体制下,如何演出,那又是怎么回事?还有和男人的关系是怎么回事?男人面对女人的这种事物的存在,他又怎么把自己的主体人格建构起来,又是如何把父权人格建立起来的?

那么,根据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解释,社会性别分析就做出来了一些分析。

具体的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阉割威胁”或者“阉割恐惧”的观念。

阉割威胁或阉割恐惧都是来自于心理学,是由精神分析学派他们指出的。弗洛伊德说男孩和女孩有一个性征的区别,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婴儿就有一个性欲或性快感,他说,人类最根本的一种快乐是一种性的快乐,而且人从婴儿时期就有了,这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

拉康也讲了,孩子早期和母亲分离,他意识到他的经验是痛苦的,就是说由于这个性征的区别,男孩子会发现女孩子是一个缺乏男性性征的事物。那么,男孩会认为这是一种被阉割的结果。就是他认为女孩子原来是男孩,最后经过阉割以后变成这样了,那么,为什么女孩会被阉割?

他认为是一种来自父权的惩罚。

就是来自社会理性的,对你的生命本能的一种惩罚,社会和人的本能之间是有巨大的鸿沟的。我们不能完成以一个本能之人进入社会,那是不行的,比如说你对母亲的关系,这是不允许的。

于是在你进入社会之前,你要先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阉割恐惧对男孩来说,是他成长的第一步。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a5298190f3b

來源: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