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乃至華夏五千年曆史上最為耀眼的傑作,我們知道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詩篇,但是同樣也有一部人他們知名度不高,僅有幾首詩或者一首詩傳世,僅此足以,而我們也會因為這一首詩的存在,去尋找這位詩人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他們依然可以熠熠生輝,流傳千古;下面洪都煙客就簡單的介紹幾位: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第一:紅杏尚書宋祁 《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一個“鬧”字,王國維稱道其“境界全出”。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而宋祁本人呢,也是北宋文學家,天聖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因為這首詩、這個鬧字卻讓我們記住了這位紅杏尚書!

第二:落寞才子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深受當時帝王唐武宗的喜愛,並傳世至今,如今國內的小學語文教材或讀本必定會出現這首詩,對一些亞洲國家,比如日本也是影響巨大的!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今天的寒山寺因這首詩的存在成為很多遊客到蘇州必去的地方,而張繼的形象也沒有隨著歷史的遠去被我們所遺忘!

第三:時代悲歌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我們知道兩宋之交湧現了很多愛國文人,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於國家的熱愛;本詩作者深切地關注著祖國的命運,對沉迷於歌舞生活,全然不想收復北方失地的南宋統治集團,予以辛辣的諷刺,表現了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當我們到達杭州的時候,去西湖遊玩的時候,想到這首詩就可以穿越歷史的隧道去思考那段歷史!

第四: 異域風情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美酒倒滿了華貴的酒杯,我正要暢飲的時候,馬上琵琶就會不停地響起,彷彿在催促我快點上前作戰。我在沙場上醉倒了請你不要笑,因為從古至今,前往戰場的人中有幾個人能平安歸來。

第五:真實呈現 張俞《蠶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一個住在鄉下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鎮裡去趕集並且出售蠶絲。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把手巾都浸溼了。因為她在集市中看到,全身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這樣直接反應現實生活的詩篇其實不是很多,而作者卻直接描寫,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和批判,詩人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因一首詩而流芳千古,這些詩人的才華當真了得!

古人喜歡強調文學要為社會服務、以詩言志,在歷史的長河中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詩人,就不再一一列舉啦,但是他們留下的很多作品依然值得今天的我們去思考和學習;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我們自己多去探索下,畢竟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是蘊藏在詩歌中的精神和品格是恆久不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