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黃岡中學,無人不知;20年後的衡水中學,呼風喚雨

提起黃岡中學,對於很多 80 後和 70 後高考考生,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0年前的黃岡中學,無人不知;20年後的衡水中學,呼風喚雨

百年黃岡

這所有著 114 年曆史的著名中學,位於湖北省經濟並不發達的黃岡市,憑藉著優質的管理和學科創新,先後有 700 多名學生保送至北大、清華等著名大學深造;參加各類中學生學科競賽,有 3000 多人次獲國家級獎勵,200 多人進入全國冬令營,100多人入選國家集訓隊,林強、庫超、王崧等15名學生在國際數、理、化奧林匹克競賽中共獲得19枚獎牌。

提起“黃岡試卷”,那時候,全國每一個學校的老師都知道,每次考試都用黃岡中學的試題。甚至有考生戲稱:“得黃岡試卷者,得天下!”

20年前的黃岡中學,無人不知;20年後的衡水中學,呼風喚雨

熟悉的黃岡試卷

由此可見黃岡中學的實力,在恢復高考制度後的 20 年間,無出其右。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很多著名企業都不乏“黃高人”(黃岡中學學生)。

但是現如今,黃岡中學卻走下神壇,不論是高考成績還是曾經引起為傲的奧林匹克競賽,黃岡中學的表現,都不及過去的輝煌。

而河北的衡水中學,異軍突起,取得了讓其他中學望而卻步的成績。

以清華大學錄取為例,2017年黃岡中學清華北大錄取僅15人左右;2017年衡水中學清華北大錄取175人,衡中超出黃高的十倍之多。

20年前的黃岡中學,無人不知;20年後的衡水中學,呼風喚雨

衡水中學傲人的成績

那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曾經的“行業舵主”日漸衰落呢?

根據媒體的報道及教育專家的研究分析,還有學校學生的陳述,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未加大對優質生源爭取力度。

學校管理層,自恃學校名聲在外,不再積極主動招收尖子生,而是以過去老眼光等待各縣市區送好的生源過來,等他們還沒有醒悟過來時,頂尖學生早已被招到華中師大一附中、武漢外國語學校、武漢二中等競爭對手那裡。

2、黃岡中學投資 3.5 個億(貸款為主),規劃面積達 500 畝的新校區,導致學校資金短缺,利息負擔大。相應給老師的福利待遇、薪水就少,導致好老師被諸如武漢等省會城市的中學挖走。

3、學校擴招政策實施後,中等成績的學生整量增加,影響了高考升學率,導致慕名前來的優質學生逐年減少。

20年前的黃岡中學,無人不知;20年後的衡水中學,呼風喚雨

優秀老師被挖走

4、20年前,基本都是全國卷,現在逐漸開始流行省獨立命題後,外加教育資源不均,各省高考成績呈現上升態勢。這其中難免有地方保護。而黃岡中學並未及時改革創新,仍故步自封。

5、並未嚴格堅持應試教育,更多的是人性化的管理。比如,每週五晚上是文藝時間,要學唱歌,跳舞。每週六是電影時間,操場大屏幕加教室小電影,趕上世界盃決賽還停課1天。

而反觀衡水中學,不僅收取河北各地優質學生,還嚴格要求學生,諸如挑燈夜讀,跑操讓學生帶上書本,吃飯時間15分鐘等一系列的半軍事化管理。

20年前的黃岡中學,無人不知;20年後的衡水中學,呼風喚雨

跑步都帶書本的衡水學子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